中国索引学会(The China Society of Indexers,简称CSI),1991年12月24日在上海成立,是索引研究和编纂领域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一级学会)。学会以“求实、开拓、创新、奉献”为办会宗旨和会员活动准则,旨在促进索引理论研究,繁荣索引编辑出版,培训索引编纂人才,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学会积极推动索引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与发展,实现索引信息网络化、智能化、泛在化、大众化。
学会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业务挂靠单位为复旦大学,秘书处设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于2023年10月由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分别在2024年和2025年新增部分理事。现共有副理事长以上负责人18人,常务理事41人,理事127人。
目前学会共有个人会员1800余人、团体会员119家,主要来自全国教育、文博和出版系统,单位包括各高校图书馆和教学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通志馆、史志办公室、出版社、数据库公司、网络科技公司等。
学会下设“学术研究”“编辑出版”“教育培训”“数字人文”“对外交流”“数据索引”“标准化”“学术评价、规范与数据伦理”和“红色文献索引”九个专业委员会。为密切学会与会员间的关系,学会建立了15个省、市、自治区一级地方中心,负责本地区会员发展、业务培训、科普推广等工作,推动索引“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近年来学会致力于推进索引与数据库事业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学会提出并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三项国家标准:GB/T22466-2008《索引编制规则(总则)》(2023年修订)、GB/T 36070-2018《地方志索引编制规则》和GB/T 41210-2021《学位论文内容索引编制规则》,推动索引工作的标准化建设。
学会的国际化亦在稳步推进。学会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德国等国家的索引组织保持密切联系,是国际索引联盟成员之一。
学会先后筹划编纂出版了《索引研究论丛》(已出版《索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论索引和索引法》、《索引工作自动化》、《索引技术和索引标准》、《报纸索引和新闻数据库》等专辑)。2003年至2015年共出版会刊《中国索引》(内刊)52期。自2016年1月起,《中国索引》改出集刊,每年两辑,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后于2021年起改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刊既传承了原《中国索引》(季刊)固守学术、开放包容的办刊理念,又有所超越,成为探索具有“中国索引学”独特品格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