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环境下书后索引发展研究(邱均平、杨 强)
发布时间:2018-09-26  浏览次数:50

数字出版环境下书后索引发展研究

 

邱均平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430072

 

    数字出版环境下,书后索引数字化是书后索引的发展趋势。数字化书后索引将会超过纸质书后索引的比重,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纸质书后索引依然是书后索引的基础工作。本研究认为,需要分层次有序推进书后索引工作的数字化发展,并对书后索引工作的发展提出了确定优先编制的书后索引类型、发展书后索引产业链、重视书后索引研究和实践的国际交流等三种策略。

关键词  数字出版   书后索引   发展策略

 

A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Book Index in the Environ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Qiu Junpin, Yang Qiang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 430072)

AbstractIn the environ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the digital index is the trend of back-of-the-book index. The proportion of digital index of back-of-the-book will be more than the paper index, but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paper index is still a basis work. This study argues that we need promote the index digital hierarchically, and we also put forward three ways to develop it, which are to determine the priority type to compile the index, to develop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back-of-the-book index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dex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Keywords: Digital PublishingBack-of-the-book IndexBook IndexDevelopment Strategy

 

引言

索引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有效工具。目前索引事业初步形成传统索引(除书后索引)、数据库索引、网络信息检索工具鼎力的格局,这些索引工具得到用户的广泛采纳使用。但是作为索引普及教育关键的书后索引却是我国索引发展的薄弱环节,普通中文图书96.9% 缺少书后索引;与之相比,在西方,书后索引编制的好坏通常作为评判图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例如美国目前95%的学术图书和50%的普通图书都有书后索引[[1]-[5]]。这一现象主要是我国学术著作数量多,手工索引费时费力成本高等原因导致的。现在出版环境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出版的流程和产品数字化,技术和内容实现融合,有效的缓解了这些难题,为书后索引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在传统出版环境向数字出版环境转变的背景下,探索我国书后索引的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书后索引概述

1.1 数字出版环境

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的出版环境正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已经受到业界和学界的普遍认可。例如,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数字出版已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的主要方向,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

与之呼应,2012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经《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2]2号)文件批准,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50308S[[7]-[8]]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设置“数字出版”(专业代码:050307T,取代旧代码050308S为新闻传播学类特设专业[[9]]。随后开设数字出版专业的高等学校不断增加[[10]-[11]]。如表1所示。

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数字出版本科专业的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发文字号

20111所)

武汉大学

050308S

教高[2012]2

20124所)

中南大学

050307T

教高[2013]4

北京印刷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20135所)

金陵科技学院

050307T

教高[2014]1

浙江传媒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传媒学院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教育部官方网站《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文件

1.1.1数字出版概念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的出版业态,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出政发〔20107号)认为: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12]]。该定义包含了学界关于数字出版定义的过程数字化、成果数字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内容出版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因此本文采纳此定义[[13]-[14]]

电子图书是数字出版内容的一种。按照来源划分,电子图书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以纸质图书为代表的传统书籍的内容数字化;第二类是从产生到出版整个流程采用数字化方式的原生电子图书。

1.1.2数字出版现状

1)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数字出版被认为是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各级地方机构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使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6]

2)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历年报告显示,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从2010年的1051.7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540.35亿元,年均增长约31.2%,从全行业的占比由8%提升到13.9%,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新闻出版产业的新的增长点。如图1所示。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情况

3)出版内容逐渐融入社会生活。截止2013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络广告、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网络游戏、手机出版等各种数字出版内容逐渐渗透日常生活[[15]]

4)信息技术支撑数字出版发展。数字出版是数字出版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数字出版的发展不能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

因此,一方面,数字出版作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信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电子图书、互联网期刊等媒体的出版量不断扩大,数字出版产业占新闻出版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数字出版是出版产业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现阶段,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依然较小,传统图书依然会长期存在。2013年数字出版产业占比依然只有13.9%,实现“‘十二五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出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出的25%”的目标压力较大[6]。实际上,现阶段第一类电子图书依然较少,第二类电子图书占比较低,但是发展迅速。

1.2书后索引概念及作用

书后索引可以向用户提供多种有效的信息检索手段,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

1.2.1书后索引的概念

索引是指向文献或文献集合中的概念、语词及其他项目等的信息检索工具,由一系列款目及参照组成,索引款目不按照文献或文献集合自身的次序排列,而是按照字顺的或其他可检的顺序编排[[16]]

书后索引,又称为图书内容索引,是文献内容索引的一种。著名索引学家张琪玉认为:书后索引是作为某种书刊的组成部分(不管它是否作为一种独立的著作出现),摘记书刊中的知识单元或事项为条目,表明出处,并按一定次序编排,以方便查检该书刊内容的附属性资料。从定义可以看出,书后索引具有单元性、有序性、定位性和附属性基本特征[[17]]。本文所指书后索引主要是指学术著作索引和工具书索引。

单元性。索引项是书后索引单元性的体现。某文献所讨论的各个局部主题和概念,或文献中所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机构等项目是书中的知识单元或信息单元,构成索引项。

有序性。书后索引将知识单元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使信息有序化,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按索引的编排和组织方式可分为字顺索引、分类索引、分类-字顺索引等。

定位性。表明索引出处,指明索引标目或副标目所识别的某一概念或事项在图书中的具体位置(例如页码、区段、文献号或条目编号等)。在纸质图书中,通过查阅索引出处,用户可以快捷地定位到图书正文对应内容。

附属性。书后索引属于二次文献,是对原图书内容的加工组织,是图书的附属部分。因此,书后索引并不是必然的不可或缺的图书内容组成部分,对一部著作来说,是否必要,需要判断书后索引是否有价值。

从图书的载体来看,书后索引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以纸质图书为代表的传统书籍的书后索引;第二类是纸质图书数字化或者数字化图书的书后索引。

1.2.2书后索引现状

欧美国家书后索引工作是其索引实践和索引普及的出发点[2]。出于索引事业发展的需要,成立了索引学会。索引学会作为行业组织,承担着广泛沟通联系学术界、出版界、政府机构、商业机构的索引工作者,举办定期索引培训的工作。因此,欧美国家书后索引工作比较发达。我国的近代索引理论方法来源于欧美国家,在20世界20-30年代完成了从古代索引向近代索引的过渡,然而我国的书后索引普及率依然很低,是我国索引事业的薄弱环节[[18]]

数字出版环境对书后索引的影响

数字出版对书后索引造成一定的冲击,对书后索引发展来说,从整体上看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挑战;具体来看,对两种类型的书后索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2.1对书后索引格局的影响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索引辅助软件的开发,通过改变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格局,也将逐步改变书后索引的格局。从长期来看,与图书格局趋势一致,数字化书后索引比重将逐渐增多,传统纸质书后索引比重逐渐减少。但是在一定时期范围内,纸质图书依然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学术著作,因此纸质图书的书后索引编制依然是索引工作的基础;对纸质图书等存量资源数字化这部分的书后索引数字化是索引工作的关键;而原生电子图书的书后索引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可能要探讨存在的必要性问题。

2.2对书后索引规模的影响

数字出版环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书后索引编制的时间和成本问题,即使是纸质图书的出版也有数字化技术的参与,特别是数字出版内容存储在网络或电子设备中,减少了市场流通成本、印刷成本和员工成本等。因此,对于那些具备书后索引可以提升价值的图书而言,增加书后索引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书后索引的规模将会扩大。

2.3对书后索引工作人员的影响

索引辅助软件提高了索引的自动化程度,导致索引工作只需要按照索引标准即可高效完成,以往需要索引专业知识才能够完成的索引工作,现在门槛大大降低,对专业的索引工作者的生存带来挑战,导致索引工作更多的由兼职人员来承担。

2.4对书后索引标准的影响

索引编制规则(总则)(GB/T 22466-2008)声称适用于任何类型文献的索引,包括人工编制和计算机编制的各种类型的索引。实际上,关于计算机编制的索引只是人工编制的索引的数字化形式,并没有考虑数字阅读的自身特性。纸质图书是三维立体形态,用户可以迅速地从索引页与正文之间翻阅,也可以根据索引出处方便地翻到对应页码;但是电子设备的屏幕是一个二维平面,书后索引难以体现检索的易用性,也不容易直接翻阅到索引出处对应页码。因此,至少书后索引的索引出处需要创新,简单的方法是将其中标目的出处转变为对网页和相应段落的动态链接[2]

书后索引发展策略研究

已有学者为了书后索引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措施。例如,积极争取行政部门支持、加大书后索引宣传普及、大力培训索引工作者、制定索引标准规范、加强国家学术交流等。但是纵观我国书后索引工作实践,很多措施难以落实,书后索引工作依然普及率很低。笔者认为,由于有些措施过于宏观、忽视市场经济力量、不区分各项措施的先后主次是导致我国书后索引工作现状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采取先易后难、先示范后普及的原则分层次有序推进书后索引工作的发展。

3.1书后索引结构创新策略

索引创新是索引学研究新时期的方向,索引原理、索引方法、索引技术、索引形式、索引选题、索引应用都是索引创新的内容[[19]]

纸质图书书后索引按照索引编制规则(总则)编制即可。书后索引数字化是数字出版环境书后索引的发展方向,也是需要进行索引创新的内容。书后索引数字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按照索引编制规则(总则)(GB/T 22466-2008)进行索引数字化。主要内容是将传统图书已有的索引按照索引规则数字化以及将数字化的图书按照索引规则生成数字索引。这是书后索引数字化的基本内容,能够大范围实现这一层次的书后索引数字化,那么书后索引工作就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提高。

第二层次:索引项、索引出处的创新,增加索引项的频次属性,增加索引出处的地址链接,提升索引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分析作用。现有索引的索引项只具有索引页码,索引数字化后可以给索引项增加频次。第二层次使书后索引成为一种定量研究方法,能够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和过渡状态的全文本分析,深化了对学术著作的知识单元的分析粒度,使索引从个人的信息积累过程变成群体的信息分析过程,势必扩大索引在学术界的地位,扩大索引的影响力。索引出处的创新更符合用户数字阅读行为,有利于用户采纳书后索引。

第三层次:增加索引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索引项是图书的知识单元或信息单元,按照一定的次序,将这些知识单元或信息单元组成松散的整体。在纸质出版环境下,为了简洁直观,纸张页面呈现方式有限;但是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完全可以用更丰富的方式体现索引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3.2书后索引工作发展策略

3.2.1确定优先编制书后索引类型

图书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内部不同学科类型不同的等级层次有所不同。因此对不同的图书应当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侯汉清教授曾提倡可以把博士论文书后索引作为突破口,表明其也认识到了书后索引分级普及推广的现实价值。目前,有4类图书应当优先编制书后索引。

1)由教育部等国家部门承担出版经费的规划学术著作必须编辑书后索引;翻译的国外学术著作本身有索引的要保留;

2)划定具有某种资格的学术著作必须具有书后索引;需要某种评审资格的学术著作必须具有书后索引。

3)数字出版的学术著作必须具有数字书后索引。

4)从幼儿园到高等学校不同层次的教科书必须具有书后索引。

3.2.2发展书后索引产业链

已有学者认识到了出版行政部门在推广索引当中的重要作用,建议行政部门强制推广索引。这一解决策略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市场作用的关键作用。著者、出版商、技术服务商、索引工作者、用户都是书后索引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维护产业链主体的利益。索引学会应当积极使学会由学术团体向行业组织转变,协助书后索引产业链的构建,研究书后索引产业链模式,邀请产业链上中下游人员成为学会会员,开展索引工作者培训,为书后索引编制提供服务。

3.2.3重视书后索引实践的国际交流

由于我国的书后索引发展薄弱,有必要加强和近代索引起源地的欧美国家加强交流合作。书后索引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欧美国家在书后索引普及教育、面向用户的书后索引服务以及书后索引数字化实践应当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

结论与展望

4.1结论

出版环境正在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变,已经受到学界和业界的普遍认可。在这一背景下,对书后索引来说,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挑战。从长期来看,书后索引数字化是书后索引的发展趋势,数字化书后索引将会超过纸质书后索引的比重,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纸质书后索引依然是书后索引的基础工作。对于那些具备书后索引可以提升价值的图书而言,增加书后索引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书后索引的规模将会扩大。索引门槛降低,索引工作者更多的由兼职人员来承担。数字出版内容的索引标准需要创新。

考虑到我国书后索引过于薄弱,有必要采取先易后难、先示范后普及的原则分层次有序推进书后索引工作的发展。书后索引数字化按照索引结构创新的三个层次逐步发展。对于书后索引工作的发展提出了确定优先编制书后索引类型、发展书后索引产业链、重视书后索引实践的国际交流三种策略。

4.2展望

由于我国书后索引实践普及率低,向用户推广普及书后索引的价值是首要的问题。今后书后索引的研究有必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图书抽样调查的方法了解用户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的数字阅读的行为习惯、出版商对书后索引的看法,从而发现推动书后索引普及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琪玉中国索引事业:当前格局与问题[J].中国索引,20054):9-13.

[2] 戴立群.英国图书索引的发展现状——兼论中国索引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索引,20064):52-57.

[3] 周柏康对书后索引现状的一次调查.[J].中国索引,20044):13-15.

[4] 周祖达.普及我国图书索引的编制刻不容缓[J].20062):7-8.

[5] 康艳.图书内容索引编制系统(BIS)设计探讨[J].20081):27-35.

[6] 新闻出版总署.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J].中国出版,20119):18-21.

[7]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2014-08-0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45/201202/131148.html.

[8]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我院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EB/OL].[2014-08-03]. http://sim.whu.edu.cn/board/show_board_news.php?board_news_id=2154.

[9]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EB/OL].[2014-07-19].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82/201210/xxgk_143152.html.

[10]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2014-07-19].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72/201403/xxgk_166213.html.

[11] 科学网教育部新增1874个本科专业 撤销26[EB/OL] .[2014-07-1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3/290808.shtm.

[12] 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2014-07-19].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778072.htm.

[13] 吴江文. 2009 年数字出版研究综述[J].中国出版,20103):35-38.

[14] 黎娟数字出版概念研究[J].新闻传播,20118):116-118.

[1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R].[2014-07-20].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P020140305346585959798.pdf.

[16] 中国索引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22466-2008 索引编制规则(总则)[EB/R].[2014-07-20]. http://www.cnindex.fudan.edu.cn/zgsy/2009n2/CPRS2008.htm.

[17] 刘炜.“数字索引学要旨.[J].中国索引,20104):8-13.

[18] 张琪玉.张琪玉索引学文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6:16-20.

[19] 张琪玉索引面向21世纪[J].中国索引,20032):3-11.

 

邱均平  教授,博导,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