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的历史作用 曲静涛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30

注释的历史作用

 

曲静涛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  大连  116029)

 

    书籍是历史传承的主要途径,然而书并不都是原本传播,因各种原因存在许多错误,贻误后世,危害性很大。历朝历代都会有一批注释家,对前人文献校对整理,并注明解释,引导读者正确利用历史书籍。使注释成为甄别文献真伪,辩证谬误,沟通时空的工具,又兼有辑佚存异功能,同时又是学者阐释学术思想,争鸣历史疑难的舞台。这一特殊文献类型依附于文献之中,对历史书籍中字词或内容上的错误加以诠释,尽可能还原始文献本义,成为人们读书的有利工具。

关键词  注释  历史作用

 

不论古今,人们都相信书,以书上历史为真实。事实上千百年来,也只靠书籍这种文献载体系统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全面史料,是历史传承主要途径。然而在漫长历史发展中,书并不都是原原本本传播,因各种原因会存在着许多错误,不仅给人们利用文献带来不便,而且误导人们对历史产生错误认识与理解,形成不公正的评价,危害性很大。于是从汉代以后,历朝历代都会涌现一批熟知历史的语言文字大师整理文献,对前人文献校对注释,为后人提供一个尽可能准确、通畅、利用方便的文献使用环境,引导读者正确利用书。注释就成为一种甄别文献真伪,辩证谬误,沟通时空的特殊文献类型。它依附于一定文献之中,对文献中难以读懂的字词或内容上的错误,加以诠释注明,尽可能还原始文献本义,成为人们读书离不开的工具。

 

一、注释是历代学者诠释文献的文字记载

注释的历史作用,不能只关注其对原文献一字一词正误真伪的解释,而应该把它放在历史文献发展长河中,对历史文化传承、文献保存、文献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等加以整体评价。凡须要做注释的文字都有一定缘由。要么字词有误,或古今字音不同,字词意义有分歧;要么文中的地名、人名、事物名称常人不晓;要么内容有误或事实不正确等。需要订正甄别并做以解释说明,使当时的人们能看得懂,能正确地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了解其要表述的意义,使文献发挥应有作用。注释工作对历史文献的整理、保存、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其功用绝不可轻视。

举一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开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这叙述孔子家世与出身。从字面看,孔子是宋微子之后,是叔梁纥与颜氏女非正常婚姻所生,是“私生子”。这是“白纸黑字”写的。在那些特殊年代中,一些人就凭这些字面意义来贬低孔子,企图达到否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目的。如果仅从文字来理解文意,就误解了历史史实。因为句中“野合”一词并非今日之意义。历史上学者们早已做出注释。如唐人司马贞和张守节为此做过解释。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对“野合”一句注释说:“《家语》云:‘梁纥娶鲁之施女,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征在从父命为婚。’其文甚明。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古云野合,谓不合礼仪。故《论语》云:‘野哉由也。’又‘先进于礼乐,野人也’,皆言野者不合礼耳。”1从而可见大师们的注释文字对原文理解起了多么大的作用。没有他们注明与解释,后人就弄不懂“野合”一词的古义,就会怀疑孔圣人的出身了。

另如,《荀子・荣辱》开篇:“�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这段话讲的是人如何处世,可非常晦涩难懂。但经过注释家们的解释说明就容易懂了。在“�泄”词下,唐杨�注:“泄,与‘�’同,�也。”今人杨柳桥注:“�,即‘骄’之异文。”“恭俭”词下,杨柳桥引杨�《非十二子》篇注:“‘俭然,自卑谦之貌。’《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恭)也。’共、俭同义。”“�”字下,杨�注:“�,当为‘屏’,却也。”“五兵”词下杨柳桥注:“《国语・越语》云:‘兵者,凶器也。’五兵,五种兵器,解见《儒教》篇。”“刺”字下,杨柳桥引汉高诱《淮南子》注:“刺,锋也。”“薄薄”词下,杨�注为:“谓旁薄广大之貌。”“危足”词下,杨�注为“侧足也。”“凡”字下,杨�注:“皆也。”在“小涂则殆”句下,杨柳桥引高诱《淮南子》注:“‘殆,畏也。’谓互相警惧也。”“若云不使”句下,杨�解释为:“虽欲不为谨敬,若有物制而不使之者。《儒行》曰:‘道涂不争险易之利。’”杨柳桥还对这句话的韵律情况予以注明:“《广雅》:‘云,有也。’四句,殆,使,为韵。”2这样详尽的解释,读者们读起来就不会有麻烦了。

 

二、注释是历史学家辨别史实真伪的平台

文献是用文字符号汇集成的信息集合体,其中一个符号出现谬误,就会影响信息准确传递。有谬误就会有注释家出现。学者们以通俗文字将错误订正,所做的解释文字就构成通往古今时空的桥梁,为文献使用减少了许多麻烦。这种效能功德无量,怎么褒奖都不会过度。

张舜徽先生在《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讲述了后汉大经学家郑玄生平事迹中的一段故事。由于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出现文字失误,使后人对郑玄误解一千多年,蒙受了不白之冤。据《后汉书・郑玄传》载,郑玄在《诫子书》中说:“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奉手,有所授焉。”这是郑玄晚年一次病重时写给儿子益思信中的话。叙述他少时辞掉乡啬夫职务,游学于西北、河北、中原一带,结交学者,受到帮助之事。郑玄不独学问精深,德行也高尚,为当时和后世人所推崇。晋人袁宏在其《后汉纪》卷二十九中说过:“郑玄造次颠沛,非礼不动。”其与郑玄年代较近,应该了解些他的事迹,因此评价必有根据,可信程度高。可今本《后汉书》中却有“不为父母昆弟所容”记载,使历代学者不解,坚信记载文字有误。于是苦苦寻找证据,以订正传本之伪。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阮元在山东任学政,亲往郑玄故里考察,拜谒祠墓,重加修治。在积沙中发现了金承安五年重刻唐万岁通天使承节所撰碑文,根据碑文校勘《后汉书・郑玄传》,发现碑文所载与书中不同。书中“不为父母昆弟所容”一句,而碑文中没有“不”字。据此他订正了《后汉书》中的错误,还在《小仓浪笔谈》中,记载这次重大发现经过。后来阮元门生陈�从黄丕烈处得到元刊本《后汉书》,从中又找出一个证据。陈氏在《简庄缀文》卷三之本《后汉书跋》中介绍说,元本《后汉书・郑康成传》中该句话中无“不”字。与史承节所撰郑公碑合。而且赞成阮元的说法,是校书者妄加的。这一有力证据,使人们对《后汉书》中之错误确信无疑3。更重要的是还原了郑玄本来面目,消除历史误解。这些校正的经过及其结果都留在相关文献中,成为永恒的历史依据,给后人正确评价郑玄提供参考。可见注释家功劳很大,用他们辛勤劳动架构了甄别史实真假的平台。

 

三、注释的语言沟通作用

解释文献中难解难读字词的音义是注释家们做注初衷和原始目的。因为时代和地域的原因,现存文献不一定会被当代人当地人读懂读通。为方便使用,于是在文献出现并流通的初期,就会有学者为文献中无法读懂的字词做以注明解释,出现了为原文献注释的文字。

首先,注释对古今与地域间语言文字的差异起沟通作用,为文献跨时空交流与使用搭建桥梁,为当代人利用古代文献提供方便。在解释文献中古字古音时,训诂学是注释学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就是顺释故言,将那些音义难明的字词,注明哪些是古字,为今字某某;哪些为古语,今语为何等,使其文通字顺,将先哲学者的著述思想和学术精华昭然于世,为今人所知用。晚清人陈沣在《东塾读书记》中说:“盖时有古今,犹地之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同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相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4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和文字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演化方式多达几十种。其中最显著是语义范围的扩大或缩小。今人齐佩�在《训诂学概论》中曾举“道”字为例,来说明语义扩大问题。“道”字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所行道也。”就是路。意义很专指。后来扩大为道路、引导、道德、道理、礼乐、说道等多意义。在语法中既起名词作用,又可用于动词。《论语》中用了八十多个“道”字,就有多种意义5。同部文献中一个“道”字竟有多种歧义,若不经过学者们的注释,现今读者很难理解。因此,注释的桥梁与翻译作用得到了学术界重视。注释家们用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认真做好每个字词解释,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其次,昭明字词意义,理顺文章脉络,展现作者思想。历史典籍中的古文古语、冷僻文字、方言俗语,都是现代读者使用文献的障碍。阅读起来晦涩难懂,十分不便。经过注释家们注明解释,讲清某字某词在文中的正确意义,读者就会很顺利地读懂从而理解全文。使古代文献充分发挥其所记载的历史信息作用,为当今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注文中引用的大量历史事实和印证资料与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文字信息,通过注文保存下来。如《管子》一书文字难懂,而且文中穿插众多比喻和典故,离我们今天读者所能理解程度相差很远。可是我们通过唐尹知章(或唐房玄龄)的注释,读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版法》开篇:“版法第七,(选择政要,载之于版,以为常法。――注文,下同。)凡将立事,(立经国之事。)正彼天植。(谓顺天道以种植,必令得其正。)风雨无违,(君道不亏,则风雨无违也。)远近高下,各得其嗣。(高下犹多少也,谓君子赋税。因其远近之别,以多少只差,轻重合宜,故可嗣之。以常行嗣续也。)三经既饬,君乃有国。(三经,谓上天植风雨高下。是三者既以饬整,故君可以有国也。)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令不行,民心乃外。(有外叛之心也。)外之有徒,祸乃始牙。(徒,谓党与也。外叛者有党与,祸由是生。故曰始牙。)众之所忿,置不能图。(众忿难犯,故必置之,谁能图之。)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凡人之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须观之。)废所恶,必计其所穷。(蜂�有毒,故必计其所穷,知困兽犹斗,其所终将何为也。)庆勉敦敬以显之,(人有敦敬,则庆勉以显之也。)富禄有功以劝之,(人之有功,则富贵以劝之。)爵贵有名以休之。(贤者有名,则爵贵以休之。)……”6通过详尽注释和句义串讲,文中主体思想便一清二楚地显现在读者面前,为理解原文献提供了极大方便。

第三,正读音,纠讹误,还原文献本来面貌。这是注释家为文献做注之初衷。各民族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符号都遵循着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词汇意义由多义到具体专指,书写方式也由繁杂到规范的规律不断发展。语言文字的阶段性,形成现存文字多形、多义、多音现象。不论拼音文字还是表意文字,都存在这些问题。尤其是我们民族使用的表意文字,读音部分特征不明显,表意部分不精确,特别是造字的不同阶段及其不同方法所产生的差异,使之不能望字确音义。古时候人们根据需要以义造型或以形定义,可造字没有严格的规范可循,形成文字混乱。在文字出现初期,成型字远不够使用,于是就出现替代现象。一个字除本义外,还会有引申义假借义。同时代和相近时代,同地域和相近语言区域的人们读起来问题不大,可文献形成并投入使用后就会满天下经久流传,各时代各地域的人们利用起来就会出现许多障碍。其中优秀文献成为经典,世世代代流传不息。可文献中的障碍影响人们阅读。特别是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谬误,更影响人们对文献利用,使人们不能正确地甚至错误地理解作者创作思想,失去原始文献记载的历史真实性,因而丧失其意义。因此,正读音纠讹误是注释工作首要任务。

正读音,在注释文字中极为常见。为字正音,一是由于一些冷僻字,不为时人常用,读不准音,解不准义,注释家便标注其音义。再是一字多音,现时读者无从把握其正确读音,注释家便根据文意将某字注上应读之字音,以引导读者准确理解文意。三是容易混淆的形近或音似之字,注释家指明正误,帮助读者走出迷茫。汉许慎《说文解字》就是为通行汉字做注的结果,开创编写字书文献类型的先河。在其他类型文献中,注释家都没有忽略为字正音的工作。如唐孔颖达等人作《毛诗正义》中《周南・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七胥反。鸠,九尤反。洲,音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毛如字,郑呼报反。逑,音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初金反。差,初宜反,又初佳反。荇,衡猛反,本亦作�,沈有并反。左右,王申毛如字;郑上音佐,下音佑。……)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乐之音洛,又音岳。或云协韵宜五教反。)”对多音字注得都很详尽。这种方法唐陆德明采用较早。他在《经典释文・序表》中说:“文字音训,今古不同。前儒作音,多不依注,注者自读,亦未兼通。今之所撰,微加斟酌。若典籍常用,会理合时,便既遵承,标之于首。”7他提倡的方法为后人正确注音和诵读音注,提供很好范例。古代汉语中许多不常用字的音义,都是通过文献中注释文字保存和流传下来。

纠讹误,在注释中占有很大比例。这是校雠学和训诂学的结果。古文献在传写和翻刻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见现象。如今本《礼记・王制》中有关虞、夏、殷、周四代养老制度的一段记载文字中,把“虞痒,在国之四郊。”误之为“在国之西郊。”8《汉书》中将孔安国家献《古文尚书》之事误为“安国献之”。9前者一笔之差,后者一字之差,可一笔一字的差误便改变了历史真实性。若没有校雠学家予以纠正,将会贻误千古。历史上一些卷帙浩大的书籍,传写和翻刻都很艰难,增减一笔一字都很常见。而且会出现文字脱落现象,脱漏几字,十几字,几十字的情况都有。近人章钰曾用各种宋本校订《资治通鉴》,校出了“脱、误、衍、倒四者,盖在万字以上。关系史事为尤大。”如《资治通鉴・秦纪》:“齐人隆技击”,“齐”字上脱“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计55个字。10缺的部分正是有一定思想内容和文献价值的政论。注释家把脱漏文字补在原文之后,并说明原委,保证了文献完整性,便于后人利用。像《资治通鉴》这样在文化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史书,出现这样情况会影响历史典籍的文献价值。不认真进行校勘,不对这些讹误进行注释,是不能起到史书昭明历史的愿望。

 

四、注释辑佚存异的特殊功能

存佚文异文是注释一种特殊功能,不但丰富文献使用内容,增加被注文字的鉴别依据,更重要是通过注释辑录并保全原有文献的不同面貌及其存在状况,提升了文献使用价值。文献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散佚、脱漏,甚至出现异文。每当新型载体出现并被人们接受后,旧文献形式就会退出历史舞台,造成文献内容的遗失。于是注释家们在对文献作注时,广引博征,用众多文献资料来训释某字某词,或文中人物、事件、地理知识等真伪正误。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被注释家征引过的文献淘汰了,亡佚了,可该书的许多内容却被保留在其他文献注释文字中。这就出现奇迹,许多已失传的文献,其内容通过各种文献的注释保留下来。甚至被后人汇集在一起,再现了原始文献之面貌。

存异文,是指注释中记录着所征引的不同版本资料,保存了同一资料源的不同文本。以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为例,在编写过程中,他兼采各种版本和各种异文,以及众家学说,增加了所释文字的学术性。如《诗经》中几个词的释文:“卷耳:眷勉反,苓耳也。《广雅》云:�耳也。郭(璞)云:亦曰胡�,江南呼常�。《草木疏》云:幽州人谓之爵耳。”“��:音浮;�,本亦作苡,音以。��,马�也。又名车前。《郭诗》云:直曰车前,瞿曰��。郭璞云:江东呼为虾�衣。《草木疏》云:幽州人谓之牛舌,又名当道,其子治妇人生难。《本草》云:一名牛遗,一名胜�。《山海经》及《周书》、王会皆云:�苡,木也,实似李,食之宜子,出于西戎。《卫氏传》及许慎并同此。王肃亦同。王基巳有驳,难也。”11等。在一部文献中的某个具体词汇下,集中了当时能够征引到的同源知识,颇为壮观。不仅为后世读者选择答案提供了方便,更重要是将不同注家在不同文献中所论述的同一类知识汇集在一起,并得以保存。极大丰富了我们民族语言文字及其史料。

存佚文,是指某些历史文献现在已经遗失,可被各代注释家们做注时引用过,其文献基本内容较完整地保存在被注文献的注释中,后人可通过相关注文了解亡佚之书的大概情况。最有代表性的是陆德明编写《经典释文》时,博采众书,就他所见到本子尽量征引,兼收各种异文,使许多已亡佚之珍贵文献资料靠《经典释文》保存下来。这对训诂、校勘、目录学等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例如《庄子》释文中引向秀、司马彪等注,《尔雅》引刘歆、樊光、孙炎等注等12

对于那些保存下来的文献,在长期流传中也难免面貌全然。传写或刊刻过程中,会出现脱文、衍文和错文现象。增衍和错刻之文,校雠家、训诂家可以甄别考证,判定正误。而脱文漏字就难以订正。但在各种注释文字所征引的原始文献资料中,保存了许多文献因各种原因脱漏的文字。如郭璞注《尔雅》,在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在《经典释文・释训》中的“皋皋,��,刺素食也。”词下,注文中出现的“��”二字为今本所无。可见郭注在宋代已有脱漏。另如《经典释文》的《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以下有“父母得其显誉也者册强而仕行步不逮县车致仕”二十字,是今本所无文字,显然脱落了13

后世学者利用前人注释文字资料,将失传文献内容辑录出来,重新整理,以恢复原书面貌,称之“辑佚”。这是注释文献对文化事业的贡献。清章学诚在《校雠通义・补郑篇》中说:“昔王应麟以《易学》独传王弼,《尚书》止存‘伪孔传’,乃采郑玄《易》注、《书》注之见于群书者,为《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又以四家之诗,独《毛传》不亡,乃采三家诗说之见于群书者,为《三家诗考》。嗣后好古之士,踵其成法,往往缀辑逸文,搜罗略遍。”14王应麟把郑玄在各种书中对《易》、《书》的注搜集在一起,辑出《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以打破《易》、《书》只一家之传的局面。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也丰富了民族文化财富。章学诚认为搜集佚书始于南宋王应麟的观点得到后世大多学者赞同。独近人叶德辉有些异议,他在《书林清话》卷八中有“辑刻古书不始于王应麟”语,说:“古书散佚,复从他书所引搜辑成书,世皆以为自宋王应麟辑三家诗始,不知其前即已有之。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中,有《跋慎汉公所藏相鹤经后》云:‘按《隋经籍志》、《唐艺文志》,《相鹤经》皆一卷。今完书逸矣,特马总《意林》及李善《文选注》、鲍照《舞鹤赋》钞出大略,今真静陈尊师所书即此也。而流俗误录著故相国舒王集中,且多舛午。今此本皆精善,又笔势婉雅,有昔贤风概,殊可珍也。’据此,则辑佚之书,当以此经为鼻祖。”15显然两种说法分歧在辑佚时间先后上。而古书辑佚来源于各家注释文字这一点是肯定的。

 

五、注释也是学者阐释学术思想争鸣历史疑难的舞台

在注释人物、事件或与某段历史有关联的文字中,注家往往会谈自己的看法,用一些文字来表明自己态度,很具学术价值。特别是某些学者对注释内容有独家发现时,会阐明自己观点和论据,以期证明正确程度。以《吕氏春秋》卷十五《慎大览第三》开篇为例:“一曰。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纷纷分分,其情难得。干辛任威,凌轹诸侯,以及兆民,贤良郁怨,杀彼龙逢,以服群凶。众庶泯泯,皆有远志,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大臣同患,弗周而畔。桀愈自贤,矜过善非,主道重塞,国人大崩。汤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宁,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汤由亲自射伊尹。”

“纷纷分分”何义?高诱注:“纷纷,�乱也。分分,恐恨也。其情难得知也。”俞樾注:“分分当作忿忿。《老子》五十六章‘解其分’,王弼注曰:‘除争原也’,顾欢本‘分’作‘忿’,即其例矣。”吴承仕注:“分分无恐恨之义。分纷音同,以同音叠字为句,古书亦少此例。疑分分当作介介,注恐恨当作怨恨,介介犹耿耿也。耿耿不忘,有怨恨之义。《汉书・陈汤传》‘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颜注:‘介然犹耿耿’,此以怨恨释介介,与彼同意。”陈奇猷注:“王念孙校本改分分为介介,注恐恨为怨恨。”

关于“汤射伊尹”这段事迹,高诱注曰:“恐夏不信伊尹,故由扬言而亲自射伊尹,示伊尹有罪而亡,令夏信之也。”毕沅注曰:“梁伯子云:旷,空也,或云是犷之讹,言其猛不可附也。古猛切。”卢云:“旷夏似言间夏。汤令伊尹为间于夏,而恐其不信,故亲射之。诸子书有言尹与末喜比而亡夏者,此出战国荒唐之言。观此下云‘若告我旷夏尽如诗’,又云‘往视旷夏,听于末嬉’云云,亦即此意。是明明以伊尹为间谍也。”梁玉绳注曰:“犷字似胜。《汉书・叙传》言‘犷秦’,《后汉书・段�传》言‘犷敌’。”陶鸿庆注曰:“书传无以‘亲自’连文者,由亲自射伊尹,尤为不辞。据高注,疑高所见正文本作汤扬言自射伊尹,故注云然。传写夺扬言二字。浅人依注文以臆补之耳。汤果自射伊尹,何以使夏闻知,而伊尹安得亡乎?”吴承仕注曰:“《广雅》,旷,大也。旷、皇声亦相近。殷人称夏为旷夏,犹周人称殷为大商、大国殷矣。”16

从例中可见,同一“纷纷分分”句,同一“汤射伊尹”事,各注家有各自的理解与看法,这些理解与看法,又都有一定缘由,他们在注释中畅所欲言,充分表现了注释家们的扎实学风,也证明了注释文献形式对于阐明注家学术观点的适用性。

利用注释文字阐述学术观点,由来已久。注释家在注文中都毫不掩饰地表明自己的看法与理解。由于对某些问题会有些不同的看法,出现分歧,因而产生出一定的学派。不同学派学者们,在自己的注释实践中,利用注释文字对文中字词或内容的争议,表达自己学术观点。在笺注《毛诗》上,郑玄同王肃之间的论争,以至于相互攻讦,在注释学史上颇有影响,也是较早的一次学术论战。《毛诗》是《诗经》的注释著作。相传作者是毛公,毛公又为何人,史上一直有争议,一说为大毛公毛亨,另说是小毛公毛苌。故名《毛诗故训传》。汉郑玄为其注释解义,以发自己见解,自命这种文体曰“笺”。笺,《说文》曰:“表识书也。”郑氏以此来说明自己对《毛传》有所发明,有所独见。他在《六艺论》中说:“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能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当时传诵《诗经》的有鲁、齐、韩三家,师徒口口相授,内容及其解释上有差异,而且各有所长。郑玄兼习三家,以鲁诗代表的《毛诗》为主而笺之。同时不废三家之说。自从郑笺在世通行以后,三家原书不再有人诵习阅读,逐而废之。之后不久,魏太常王肃不赞同郑玄对《毛诗》的笺注。郑氏所笺内容与《毛传》有些不同的地方,王肃就以顺述《毛诗》旨义为由而攻击郑玄,其著作有:《毛诗注》、《毛诗驳议》、《毛诗奏事》、《毛诗问难》等。不过这些书都已佚失,其是非得失现已无从判断。作为学术之争,必各有所长,于是当时学《诗》者,便出现郑说或王说之分,对后世影响很大。南北朝时,出现了南学北学两派。北学宗郑,南学主王。至唐孔颖达奉敕作《诗》义疏,用郑玄的《毛诗笺》,守疏不破注之例,此后各家学说便废止了。宋以后又出现了争议,这是正常之事。如此这般,各代学者都有用传注形式来阐明自己见解,参加学术争鸣。清代这种论争的学术氛围更盛,清初以惠栋为始祖的吴派与戴震为首领的皖派之争,持续了多年。承袭惠栋学说的有江声、余肖客、王鸣盛、钱大昕、汪中等。继承戴震学说的有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卢文�、俞樾、孙冶让等学说也与此派接近。

总之,注释因其有不同的功用,被各时代文人所重视,成为学者治学的工具。学人们在学习经文时,总离不开历代儒者的注释文字,或以注释文字为基础编辑成的各种学术成果。周而复始,历代传承。我们民族文化和语言文字,就在这种对经典文献不断地诵咏、学习、训诂、校正、勘误、释义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16

2  杨柳桥.荀子诂释[M.济南:齐鲁书社,1985

3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108

4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45

5  齐佩�.训诂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

6  戴望.管子校正[M//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32

7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82.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6355

8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112

9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105

10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120

11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82.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6355

12 13 黄焯.关于《经典释文》[M//陆宗达.训诂研究(第一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18

14 15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298

16  许维�.吕氏春秋[M.北京:中国书店,1985

 

曲静涛  1951年生,1976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供职于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职称。多年来从事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文献检索学、索引学方面等学科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40多篇,参编学术著作1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