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文献的形式、功用及研究意义 曲静涛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73

注释文献的形式、功用及研究意义

 

曲静涛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  辽宁大连  116029

 

    注释是历代学者逐步创造并完善的文献形式。依附于一定的文献,对文献的某些字词及内容作以画龙点睛般的说明,使人们对存在时空差异的文献得以深刻和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升华原始文献的利用价值。注释文献有一定的特殊性,没有固定形态,没有固定内容,是对原始文献中某些疑义进行的注明和诠释。不同形式的注释文字称呼不同,功能又有区别。要研究注释文献的特点、规律,制定相应的规范,为正确、准确、科学地使用历史文献,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服务。

关键词  注释  注释形式  注释功用  研究意义

 

注释,是历代学者在长期的文献著述和研究过程中,逐步创造出来并日臻完善的一种文献载体形式。这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类型。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固定的内容,总依附于一定的文献,分散在正文之中,对文献中某些字词及内容的疑义作以画龙点睛般的注明与诠释。这种说明作用非同小可,它可使原有文献字词得到通畅的解释,模糊不清的内容得到辨正,错误之处得到甄别。能使人们对存在时空差异的文献有深刻和充分地认识与理解,升华原始文献的利用价值,其作用与影响有时远远超过文献原有文字。可注释形式有时代差别,注释文字又有优劣正误之分。由于朝代更迭、学派争执、注者学识、科学发展程度等众多原因影响,许多注释文字存有多义和谬误。这些不准确的文献信息为后世文献的传承造成障碍,尤其是谬误会误导后人对历史文献的理解与使用,形成很大的危害性。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对待这种历史文献,研究它的形式、特点、规律,以达到正确、准确和科学地利用注释文字,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服务,为开发和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服务,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光大中华文化服务。

 

一、注释文献形式的特殊性

什么是注释?凡是能看懂书的人,都会指着书中的注释条文来回答。注释在文献中存在很普遍。越是内容比较深,专业程度比较高的书籍,所含有的注释条文越多。尤其是学者们对前人遗留历史文献的解读、研究,注释文字占有相当多的比重。它像一个个老师,向读者说明某字的音或义,解释某词的含义,说明某典故的来历,指出某事物的正误等等。在现代出版的文献中,注释文字都排列在相对规范的位置。而古籍中注释文字都散存于正文文字之中。字里行间夹印着些字体略小,单行或双行排列的文字,注明和解释上一字或一词或一句话的音义。这些文字就是注释。

什么时候开始有注释,从哪部文献开始有注释,现已无从查考。但从现有文献记载可以看到,早在春秋孔夫子时代就已经开始进行文献整理工作,有了注释文体的著述。《史记・孔子世家》中载孔子“序《书传》”。又说“《书传》《礼记》自孔氏”。“传”、“记”都是古代注释形式的一种体例。故章炳麟在《国故论衡・明解故上》说:“明孔子序《尚书》兼录其传,故下生得通其文。”从而可见,注释在我国文献发展史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它随着文献载体和文献书写形式的发展而发展,已经成为文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离开注释文字,不论什么文献都不会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二、注释的类型、形式及功能

注释到底是什么样的文献,人们如何来认识,在一些重要的工具书中这样表述:

《汉语大词典(1990年版)》:“注释:①解释字句的文字。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累,总会是同。’唐刘知几《史通・补注》:‘既而史传小书,人物杂记……文言美辞,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廖仲恺集〉前言》:‘文中的外国地名、人名,与现在通用的译名颇不一致,为保存原貌,未加改动,其中重要的作了简略注释。’②用文字解释字句。《隋书・文学传・潘徽》:‘总会旧辙,创立新意,声别相从,即随注释。’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用事,今本多差误,各为注释之。’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朱子)天文历律度数,无不究悉,仍好为文,工于诗,工于笔札,如《楚辞》、韩文,亦皆注释。’”

《辞海(1979年版)》:“注释:亦称‘注解’。对文章中语汇、内容、引文出处等所作的说明。一般用比较小的字体排印。排印于全片末尾的称作‘篇末注’,排印于书页地脚的称‘脚注’或‘面末注’,穿插排印于正文中间的称‘夹注’。”

《辞源(1979年版)》:“注解:解释字句或解释字句的文字。《后汉书》中《杨伦传》:‘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林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由是《古文尚书逐显于世。’《晋书・礼志》执虞表:《丧服》一卷,卷不盈握。……丧服本文省略,必待注解,事义乃彰。”

从以上三部权威的工具书中对“注释”或“注解”的解释来看,注释就是解释字句的文字。《辞海》不过比较详细地进行一番解说罢了。在《汉语大词典》《辞源》中对“注释”、“注解”两词的出处做了详尽的引征,以说明这两个词在历史上人们对它们的理解。自从现代汉语规范化以后,“注解”一词使用的不多了,都用“注释”来规范称呼这种形式文体。但在口语上称作“注解”的仍大有人在。

 

三、注释的不同形态及功能上的差异

在注释形成和发展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注释”一词有过多种不同称呼。它不仅是人们习惯称呼而矣,而且还指对文献中特定的字或词汇所做相应的解释或说明。如:

注疏,《辞源(1979年版)》:“注疏:自汉以来,释经之书,有传、笺、解、学等名目,今通谓之注。唐太宗诏孔颖达与诸儒,择定五经义疏,敷畅传注,谓之‘正义’,今通谓之疏。南宋以前,经疏皆各单行,至绍熙开始有合刊,合成注疏。”另,《辞海(1937年版)》解释为“解释经义曰注,疏通传注曰疏。先儒注经,有传、笺、学、解等名,今谓之注。汉初,经义传述多,多以口授,至东汉笺注之学始盛。”

,《辞源(1979年版)》:“注:解释性文辞称注。古之作注者曰注、传、章句、述、笺、略解、解、集解、集释,后通称为注。如《礼仪》首题称‘郑氏注’。自明以来多作注”。《辞海(1937年版)》:“注,解书之名。《周礼》天官冢宰注疏:‘注者,于经之下,自注己意,使经义可申,故云注也。’按字亦作注。段玉裁曰:汉、唐、宋人经注文字,无有作注者,明人始改注为注。”

注脚,《辞源(1979年版)》:“注脚:注释。唐于义方《黑心符》:‘黑心符微伤大雅,要自伤弓惊饵之言,留之为颜氏下一注脚。’宋陆九渊《象山集》三四《语录》上:‘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传注,《辞源(1979年版)》:“传注:解释古籍的文字。传,是相称的师说;注,是本人的意思。唐韩愈《昌黎集》十四《与李�书论小功不税书》:‘无乃别有所指,而传注者失其宗乎?’”

传,《辞源(1979年版)》:“传,解说经义之文字。如《春秋》之《左传》,诗之《毛传》。《公羊传》定元年:‘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注:‘传谓训诂。’”《辞海(1937年版)》:“阐明经义曰传,《公羊传》:‘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何注:‘传,谓训诂。’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曰:‘诂训第就经文所言者而诠释之,传则并经文所未言者而引伸之,此诂训与传之别也。’”

笺,《辞源(1979年版)》:“笺:注释古书,表明作者之意,或断以己意。汉郑玄注释诸经,皆称‘注’,独注《毛诗》称‘笺’。”

笺注,《辞源(1979年版)》:“笺注:指注释文字。唐韩愈《昌黎集》二四《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辞源(1979年版)》:“解:注释。,解释古代文字之语言。汉郑玄《周礼注・序》:‘侍中贾君景伯(逵),南郡太守马季长(融),皆作《周礼解诂》’。《后汉书》六四《卢植传》上书:‘臣前以《周礼》诸经,发起�谬,敢率愚浅,为之解诂。’”

集解,《辞源(1979年版)》:“集解:集合各家的注解为一书。亦称‘集注’、‘集释’。如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释》、南朝宋裴�《史记集解》等。也指聚集经传,随而作注,如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集释,《辞源(1979年版)》:“集释:同‘集解’。《隋书・经籍志》有南朝宋给事中姜道盛《集释尚书》十一卷,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还有几种叫法,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这多种称法中,有的略有差别。比如为经作解曰“注”,或称作“传”,为传注作注称作“疏”或其他等。但随着历史的推移,经文和注文排在一起抄写刻印以来,已分不那么清楚,都被一个共同的特征所概括了,那就是对文献中的文字、词语、内容、引文出处等所做的说明和解释。

 

四、研究注释的意义

注释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载体。它虽然不能独立成篇,却在文献中起着注明诠释作用。离开注释文字,会使文献的利用出现困难。尤其是古代文献典籍,离开注释便会寸步难行。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注释家们所起的作用是无法衡量的。他们精心地运用了这一文献形式,在新旧时代文字信息转换中架起了桥梁,在地域空间衔接上构筑了通道,使文献不受古今时间和方言习俗的隔阂而通畅晓达。

注释这一文献形式经过两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形态,在什么类型文献中,解释什么样的字词和句子,用什么方式进行解释,用什么样的词语进行描述等都有特定格式和规律。只有遵循这些规律进行注释,人们才能读懂注释,用好注释。因此,我们要研究这些规律,研究注释的发展过程,为更好地利用各个时代的文献服务。

研究注释发生发展的历史,在不同时期文献中的特点,约定俗成的规范,所形成的规律等,是一门科学。几千年来,文人墨客如云,手不离经卷,目不离经文,必然离不开注释。历朝历代都有巨儒持笔为经籍作注,注音解义,更正谬误,补订缺,抒发己意,使文献具有时代感,为当代儒生读懂。可很少有人来认真系统地研究注释的发生发展规律,让人们了解这一特殊文献形式存在的特点,掌握其规律,使注释规范化、科学化,为利用好这一文献载体提供方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为什么历史上没人专门研究注释这门学问?论其原因有多方面,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注释的产生与发展,几乎与其他文献形式同步,人们没认识到它的特殊作用,没意识到其对后世人们认识古籍解读前人文献的重要意义。二是当人们认识到它的作用时,又被当作解读的工具依附于各种文献中,分别起着各自的作用,诸如校雠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等等,而没有人专注研究这些学科的最终文献形态――注释的规律性特点、形式和作用等。

注释学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注释的各种形式、注释内容、注释作用、注释特点与规律、注释的历史发展、注释的科学方法、注释学与周边学科关系、注释学的发展趋势等。注释本身是一种服务于文献的工具,研究它的实用性特点是重要的目的,既要研究如何利用前人的注释成果为使用古代典籍服务,还要研究如何建立科学的方法为后人作注提供规范。

研究注释学的意义有:

首先,研究注释现象产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使更多人了解注释的作用,通过注释这座桥梁了解历史文献,既省力、简便又准确。现在读者中,有许多人不会利用注释文献所提供的资料去利用原始文献,更多人不注重利用注释的丰富资料阅读文献。视注释文字可有可无,走马观花地看看,不重视注文作用,甚至看不懂注文的内容,就不能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原文。特别是存在于注释中的错误,或不正确的解释性文字,不经过认真研究与探讨,是无法发现的。基于这种情况,很有必要加强注释学及其知识的普及、教育,这对提高民族文化修养,提高知识界使用文献的技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找出不同时代注文的特点和规律,利用这些可比性来研究和考订历史文献。文献是记录科学技术发展的载体,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的事物。文字从音义形体到书写形式都在不断地发展;新型文献载体不断地创造出新,并很快被人们接受,成为记录文献和文献流通的主要形式;文献内容翻新尤快,随时反映时代变迁和政治变换,这些因素,都反映出文献具有特定历史时代性。新旧时代文献必然会产生各种差异,为文献的利用造成障碍。对文献中差异点进行注明解释,将古文献为今所用是注释学的极大贡献。因此根据每个时代注文的特点规律,来研究历史文献,考订历史文献,是文化传承的很好途径。比如宋代避讳制度甚严,在注文中为避免直接提到君、父或其他尊者之名,而将文字用某些方法加以回避。利用这样的注文,可以考定历史经典文献在宋代流传情况和宋人著述状况等。

第三,以注释为经,以校雠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等学科为纬,系统地研究历史文献,挖掘历史宝藏,利用文献为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服务。文献是历史发展的记录,历史前进所经历的方方面面都会记载在文献中。而文献往往有历史局限性,不能很明了地反映历史,因语言文字有时代的差异,文献在传写和刻印时会产生错误,甚至在流传中出现劣书伪书,为后人利用文献造成困难,甚至造成误导。于是相继出现了校雠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等相关学科,它们都以注明解释之动机为始,又都以注释形式而终。因此,我们在利用文献时,应以注释为纽带,多方面利用校雠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的成果,系统分析和研究历史文献,为准确使用中华文化宝藏服务。

第四,规范注释方式,同文献标准化接轨。注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形成较稳定的形式。但由于文献载体材料不断更新发展,由竹简木牍、丝绸缣帛、纸张,到化学材料平片胶卷、计算机及其网络。文献载体形态也在不断变化,由竹木的策装、缣帛纸书的卷轴、蝴蝶装、线册装、现代的平装精装,到光电和数字化的存储。文献的记录形式也经历过刻写、抄写、雕版印刷、铅字印刷、光电输入等。文献书写形式也有过竖写横写的转变。这些都对注释文字的书写形式、排列方式产生很大影响。在历史上,注释文字一直间写在正文文字中,总是根据文献的版面来安排注释内容,因此它是随着文献形体变化而发展。至今新文献载体还在不断更新发展,注释文字如何编排,没有权威性的法定规范,各出版商家按自己的需要来安排位置,造成注释文献的混乱。新型文献载体为文字信息传播提供了极大方便,这为规范注释形式同文献标准化接轨提供了条件。研究注释学,可为

 

今后文献作注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律,在格式、位置、表述方式等方面形成共同规范。不论书刊,大家都自觉遵守,实现统一,这是大势所趋,是当代读者使用文献的要求,也是现代信息传播的需要。

总之,注释是种特殊的文献体裁,貌似微言轻语,可作用甚大,惠及千古。我们应认真对待它,重视它,研究它,开发它,既要研究千年文献为当代所用,又要为千年后后人利用现在文献铺平道路。研究好注释的发生发展历史,及注释的特点、规律,制定出现代注释的规范规则,使先人们创造出的文献成果在今日发扬光大。

 

曲静涛 男,大连人。1976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任职于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职称。从事图书馆学、图书馆现代化、文献检索学、目录学等研究,发表专业文章30余篇,参编各种专业著作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