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国书都有了索引”
――黎锦熙先生索引学思想探究
平保兴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210097)
摘 要 黎锦熙重视索引功用,在民国时期的语言学界,率先将索引用于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他发明汉字检字法,主张中国一切书籍须编制索引,为推动我国语言学界开展索引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黎锦熙 索引思想 学术史
黎锦熙(1890-1978)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著述宏富,凡748种[1]。从索引的角度看,黎锦熙为民国时期我国语言学界倡导书刊索引的先驱,并就索引功用、书刊索引、汉字检字法和索引编纂问题,发表了颇有价值的真知灼见。然而,目前学界对索引家的黎锦熙的专题研究阙如。为此,本文仅就黎锦熙的索引功用观、书刊索引观、汉字检字观和索引编纂观作一探究,旨在抛砖引玉。
1 索引功用观
在语言学研究中,黎锦熙十分重视索引功用。他认为,索引功用首先在于查检。在《诗歌新韵的调查研究小结》中,他明确指出,“正音谱附有‘音序’(依《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的顺序)和‘字形’两种索引,供查字之用。”[2]“‘索引’之为物也, 能者不为, 不能者不能为, 然必为之而后能者可以使人能,使人各取所需以尽所能, 而其书之表里精粗、全体大用, 亦可以相得而益彰者, 则无疑也。”[3]在这一思想引导下,他将索引用于科研教学工作。他的《新著国语文法》,兼备索引功能,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推广到学校汉语教学。黎锦熙指出,《新著国语文法》“只有前三章共二十九页是正式的教材,其余十七章共三百六十余页都是作为‘文法小辞典’看待的,是通过卷末索引来检寻内容的一种系统的文法小辞典,是把整篇讲读教材用作分析语法的练习例题时遇了问题寻求解决的一部实用的文法小辞典。这样的辞典编法是特殊的,这样的语法教学也是突出的。”[4]他谆谆告诫使用者要“先查索引(就在这里注明索引的页次),属于主要的成分:(1)主语(27右),(2)述语(31右),属于述语所连带的成分:(3)宾语(3左),(4)补足语(3右),属于附加的成分:(5)形容的附加语(24右),(6)副词的附加语(7右至8左)。照着这六条索引下所分列的项目和本书页次去检读本书,系统地摘抄出来,做个基础,随时可以配补新的例句――照这样办,谁都可以写成一部改组的‘现代汉语文法基本规律’的‘简本’出来。”[5]查检是黎锦熙编纂学术专著索引的目的。他将索引用于教学科研,重点突出了索引的检索功用,使学术著作兼备辞典性质和检索功能,便于读者使用。这是黎锦熙学术和教学工作上的一种独创,是深刻领会索引真义和勇于探索的结果,体现了研究须创新的学术思想。
2 书刊索引观
在语言理论研究中,黎锦熙充分认识到索引于学术研究的重要,因此大力呼吁语言学界编纂图书索引。他说,“我希望以后中国一切书籍, 都有‘能者’给它们制成索引。假如中国书都有了索引,那些无系统、无见解、无方法、徒然靠着‘记丑而博’来吓人的国学大家,便不能垄断了;有系统、有见解、有方法的学者,便不怕没有多量的材料供他的驾驭了。时间节省,效率增大,故做‘索引’工作者,可以说是给学者们延年益寿的。”[6]他又亲自制定索引编制条例,指导编纂图书索引。1928年7月,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成立。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制定严格的工作条例,如搜集部的工作方法分为译述、钩稽、剪贴和�录。每个工作规定了注意事项,如《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搜集部委托工作章程》有43条,其中23条规定了编纂图书索引的奖励办法,“如一书搜集完毕,搜集员愿将搜各词,依国音次序,编成该书索引(或释词)者,得特别酌送酬金,并列为本处丛书之一(编著者仍用本人姓名)。”[7]这一工作分为两种类型,“凡只就书中题目及索引分片照录,不涉及本文者,为第二类丁等工作。”[8]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将索引编制作为文献整理一项主要的工作。“西文书大都在卷尾附有索引(Index),而我们所搜集得四百多种书,除大规模地从事‘整理’,仿佛排成一个总索引,方能有用。已于二十一年十一月将那搜集暂截止之二百万张卡片‘整理’完毕。”[9]“余则分制索引卡片,仍按音序排列。”[10]在他的指导下,该处取得了一批杰出成果,如黎锦熙督修的十二卷《广韵注音索引》,魏建功督修的一卷《尔雅注音索引》,王述达等督修的十二卷《群雅及方言总索引》,王重民督修的十二卷《专集篇题及札记字说索引》、《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孙楷第督修的二卷《通俗编及恒言录索引》,张蔚瑜的二十五卷《姓名谱录总索引》等。这些群书索引,既可供编纂处编纂大辞典参检之用,又作为一般学者使用的工具书。
针对当时杂志数量多、不便检索的问题,黎锦熙提倡学界开展杂志索引的编纂工作。北京图书馆索引编纂组《国学论文索引》的编纂,得益于黎锦熙的指导。“此《国学论文索引》之编纂,开始于一九二五年夏。尔时黎邵西先生在教育部编审处,以年来出版杂志甚多,拟编索引以纲领之。适余方知作学问,欲将近二、三十年之国学作品,涉猎一过,遂‘怀铅秉椠’,遍访北平各图书馆。历四阅月,见杂志五十九种。”[11]
3 汉字检字观
汉字排检法是民国时期学界争相发明和热讨的问题之一,在汉字排检法领域,黎锦熙也有建树。《关于索引的方法》、《平民百部字典序》、《平民百部字典检字法》、《汉字排列法的一个新歌诀》、《拟定汉字新部首案》、《汉字新部首总歌诀》、《汉字新部首》(一名:《寒来暑往检字法》)、《字形统一查字法》(全称为《字形、笔形、笔位、号码、部首统一检字法》)、《字典词典查字法・卷头语》等,为黎锦熙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黎锦熙的汉字检字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必须改良字典部首。“早在1917年, 先父就撰文提出改良字典部首。后又领导大辞典编纂处专门收集、会萃了全国各方面对检字法的意见, 并对二百五十万张资料卡片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整理编索。在大量实践基础上他认为:(一)旧部首索引极不易掌握, 其原因是一个字的上下、左右、内外都可能存在部首, 即部首在一个字中没有一定的位置。他针对此问题于1935年提出了四系七起笔一百二十部的‘汉字新部首’。”[12]二是简便为索引法的原则。1936年,黎锦熙在北平图书馆协会第二次常委会上演讲《关于索引的方法》,大力提倡国音索引法,认为此法最为简便。“语言学家黎锦熙对索引也有浓厚的兴趣,他20年代在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经反复试验,觉得以‘国音索引法’排列资料卡片最为方便。1936年,黎锦熙作了《关于索引的方法》的报告,大力提倡‘国音索引法’,认为此法之简便程度,‘恐怕现行任何方法也做不到’”[13]。“他认为音序检字法是最为简捷的, 应积极推广。于是他在三十年代领导编纂的《国音字典》、《国音常用字汇》中, 首次采用了音序检字法, 因而在我国词典编辑史上是个创举, 并且这两部字典又被当时教育部颁定为全国读音标准而推行。这对于普及推广音序检字法起了促进作用。这两部字典还附了先父的新部首检字法索引, 这对全国部首检字法的改良也起了积极推进作用。”[14]三是调整精简,推陈出新。“解放后, 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汉字检字法研讨, 先父把他1935年的旧方案进一步调整、精简, 吸取了旧部首制、画数制的优点, 结合笔形系统、起笔位置, 设计出部首位置绝对化的‘汉字新部首’, 他为今天汉字编码机器翻译的创立, 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5]
4 索引编纂观
从《民国时期总书目・语言文字分册》[16]所收专著来看,除了汉字排检法和字典索引外,民国时期出版的附录书后索引的语言文字学专著主要有: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年初版;1932和1933年版为订正版,增附书后索引)、罗常培的《唐五代西北方音》(1933年)、黎锦熙的《比较文法》(1933年)、张世禄的《语言学概论》(1934年)、黎锦熙的《国语运动史纲》(1934年)、余楠秋的《演说学概要》(1934年)、魏建功的《古音系研究》(1935年)、岑麒祥的《语音学概论》(1939年)、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1944年)、曹朴的《国语文法》(1944年)、王力的《中国语法纲要》(1946年)、黎锦熙的《说文音母并部首今读及古纽韵表》(1946年,附孙毓苹编写的《说文音母及部首通检》)、倪海曙的《中国语文的新生》(1949年)。由此可知,黎锦熙是民国时期出版语言文字学专著数量最多的作者,也是当时中国语言学界最早附录书后索引的著者之一。
黎锦熙认为,学术专著须有书后索引。这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1924年2月,他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销路甚好,每年平均3千人用之作为课本或参考书,但他认为不佳,因为卷尾缺少索引。他的友人萧家霖为之编了索引,但黎锦熙觉得太简,于是亲自写卡撰句,将《马氏文通》、《经传释词》、《助字辨略》三书编成索引,名为《文法四书索引》。“这个索引,以今驭古,以语例文,如身使臂,如臂使指。”[17]他的朋友建议,在此基础上编一部《文法小词典》。他历十年,编成41页《新著国语文法索引》,后来把它附于1932和1933年再版的《新著国语文法》的卷末。此后,他编纂《词类略释并文法四书索引》、《〈近思录〉释词索引》(1931年)、与督修学生们合编《广韵注音索引》(1932年)、《古文虚字索引》(30年代石印)、《文法词名索引》等。
黎锦熙的专著《国语运动史纲索引》、《新著国语文法索引》和《比较文法索引》皆附书后索引。它们各有各的不同,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征。首先,黎锦熙制定书后索引排列和读者检索的基本标准,即“依注音符号次序,按首字之国音排列”。针对读者不了解国音,黎锦熙在索引之后附录1918年11月23日教育部公布、1930年4月29日改名的《国音字母》表。他编纂的书后索引,皆以国音为次。如《国语运动史纲》书后有重要词语索引,以注音符号为序,按首字之国音排列,此法新颖独特,如:
〔ㄅ〕
八股 序77,82.
八旗奉直第一号小学堂 33.
博士官 148.
百科大辞典207,211.
百家姓 38,63.
该书附录的《本书所引重要论文函牍索引》,也以国音为序组织姓氏编排。“卷尾附一全书重要名词的国音索引,这是照例的事情,但在中国著述界并无此例,只因编排汉字,次序难定,检寻不便;其实一依国音,编检都易,一书作此,略示提倡。”[18]
其次,书后索引的编制强调多样性。与《国语运动史纲索引》不同,《新著国语文法索引》和《比较文法索引》“题目字下有――者,文法术语及书名;无之者,重要的虚字也。”“数码示页数;大数码乃书中精要,有系统的说明处。”[19]这是专门针对汉语文法而编写的规则,如《比较文法索引》中有:表词12,14,112,120,138,149,156,225,230,290. 又如《新著国语文法索引》有:本名66。但《国语运动史纲索引》无此编纂规则。《新著国语文法索引》和《比较文法索引》编纂之别在于:前者编纂规定,“凡题目字用粗笔黑体者,本条乃贯串全书,自成一种组织系统,是必要参考的。”如:顿及顿号(stop of Pause) 4;350(附张上之3),370,371(注4);旧式,390。
再次,词的编排既用中文索引,又用中英文对照索引。《国语运动史纲索引》是一个地道的中文索引,中间无夹杂任何外文词目。《比较文法索引》采用两个索引,一为纯粹的中文索引,二为对照索引。后者编排依英文字母顺序,分别列出英文单词,中译和地址码,共3页,如:
【∧】
Accusative 正宾位 19
Apposition 同位 163
Asking (问) 20
Attribute (足语即补足语)
Subject, 主语的足(补足)语 85
Objective 宾语的足(补足)语 102
《新著国语文法索引》,采用中文词在先,英文用括号的排列法,如:平列(Cumulative), 被动式(Passive voice)。此外,黎锦熙的《注音汉字7688字中的古音母和字源表》,是依笔画编制索引的。
5 结语
黎锦熙为推动我国语言学界开展索引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通过书后索引检寻图书内容的方法,他的索引就是给人家利用去编书的见解,他的中国一切书籍都有“能者”给它们编成索引等观点,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索引对治学的重要性。黎锦熙的索引思想发人深省,可资借鉴,在我国图书普遍缺乏书后索引的今天,仍不乏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庆蕙编选.黎锦熙语言文字学论著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10-681.
2 杨庆蕙编选.黎锦熙语言文字学论著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
3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9.
4 杨庆蕙编选.黎锦熙语言文字学论著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5.
5 杨庆蕙编选.黎锦熙语言文字学论著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4.
6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9.
7 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社,2007:223.
8 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社,2007:224.
9 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社,2007:227.
10 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社,2007:281.
11 王重民.冷庐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76.
12 黎泽渝.浅谈黎锦熙先生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J].文献,1993(4):99.
13 潘树广.二十世纪的索引编纂与研究(代序)[M]//卢正言主编・中国索引综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6.
14 黎泽渝.浅谈黎锦熙先生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J].文献,1993(4):99.
15 黎泽渝.浅谈黎锦熙先生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J].文献,1993(4):99-100.
16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语言文字分册[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1-96.
17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6-7.
18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M].上海:上海书店,1990:4.
19 黎锦熙.比较文法[M].上海:上海书店,1989:1.
平保兴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