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检索学的产生与发展陈 界 李长芹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15

医学信息检索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李长芹2

1解放军医学图书馆  北京 100039

2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勤务与医学情报研究所  北京 100850

 

    本文先介绍医学信息检索的产生与发展:一是古代文献信息检索;二是近代文献信息检索;三是现代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然后论述医学信息检索学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  医学信息  医学信息检索  产生  发展

 

1  医学信息检索的产生与发展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后,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实践活动和交往中就产生了大量信息,后来,社会很需要将自己获得的信息记录下来,就产生了文献,文献产生初期由于数量不多,使用也少。到后来数量逐渐多了,使用也随之增加,就感到不便于查找了,应当设法按照一定的次序将这些文献很好地加以编排,以便使用时能较快地找到,于是,就产生了文献信息检索。几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文献信息检索技术是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医学信息检索技术则是随人类的生老病死发展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用技术。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按我国历史发展的顺序分阶段对文献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状况加以介绍。

1.1 古代文献信息检索

人类历史有了悠久灿烂的文化,文献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就是这种文化的真实反映。大约在公元前15-14世纪,我国的殷商奴隶社会时期,史官们把记录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文献集中保藏。为查找和使用方便,就按一定的方式排列起来,并编制出相应的数码,又不断总结,逐渐摸索出了固定的方式,编成单据,就产生了简单著录文献的目录,这便是我国文献信息检索的萌芽。在一些甲骨上刻有“入”、“示”和一些数码,这便是文献保管人所做的记号,这些记号与数码与另外的单据或目录是相应的,便是检索的意义,代表了我国古代文献信息检索工作的发源。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23-477年)奴隶制社会末期,文献信息的积累与保存更加丰富,检索工具的编制和利用有一定的发展。从孔子学派校书的大序小序,到秦汉两朝有关诸子百家著作的校书叙录,是我国古代目录中提要或解题从发生到发展的形成过程,其大序小序在当时起着提要(今天的文摘)目录的作用。

公元前一世纪末,由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的发展,我国第一部系统目录《七略》产生,是一部综合性的文献分类目录,《别录》是简易的系统目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献内容的说明,以便参考使用。西晋时期编成的《晋中经籍》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目录,将分类和著录进行了适当的改革,东汉班固编的《汉书艺文志》,开辟了记传体史书内“艺文志”的做法,成了官修目录以外的新品种。公元5-6世纪王俭编的《七志》,阮孝绪编的《七录》是这个时期有影响的检索工具。公元4-5世纪,陆澄的《法论目录》和管佑编的《弘明集目录》等,在佛经目录参考之外,还包括论文目录,使目录兼有了索引的作用,是我国古代索引的胚胎。

公元618-138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时期,文献信息检索有了较大发展,以官修目录为基础,编成了《经籍志》和《艺文志》,这种目录的分类与提要等方法的发展对私人藏书目录起了促进作用。专科目录也在上述目录的影响下综合利用索引与提要向更专深的方向发展。唐代有《开元群书四部录》和《古今书录》,宋代有《崇文总目》和《中兴阁书目》,并且还出现了指导阅读的书目,《杂钞》便是敦煌出土最早的推荐性书目。

南宋和元朝,是我国文献信息检索技术达到了兴盛繁荣并开始衰落的时期,编有《通志艺文略》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目录巨著。

清朝的《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由官府主办的检索工具,共200卷,收录图书10231种,177003卷,整个目录分经、史、子、集四部。44个大类,还分67个子目类,对我国的文献信息检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这期间,我国目录学家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批判性地继承了目录学方法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1.2 近代文献信息检索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中国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民不聊生。但这段时间就文献信息检索技术而言在继承清朝中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特别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西学东渐成了该时期的狂飙。值得提出的是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在我国类分图书方面最先提出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图书三大部类分类。不久,康有为编辑了《日本书目志》,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书刊。还有《古越藏书楼书目》,开创了我国近代图书馆目录之先河,把我国的文献信息检索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五四运动以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不仅使得书目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促使索引也空前地发展起来,出现了“引得”(索引)达数十种之多,为我国的文献信息检索谱写了新的篇章。这个期间出现了文献检索是揭示报章文献与人们对文献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的概念,这就达到了对文献信息检索的本质的认识。

这个期间,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发展,各类学校不断创立,学校图书馆也空前发展起来,当时一般高等学校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对文献查寻的需要,设立了多种卡片目录,有文献标题目录、分类目录、著者目录等。少数条件较好的馆还设立了主题目录。这种卡片目录在我国的文献检索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直到20世纪90年代都是图书馆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还有某些机构或个人建立的各种卡片检索,某些文摘索引机构发行的卡片式文摘和索引等,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流行,我国也已经使用了,但较普遍使用是解放以后的事了。这个时期不仅卡片式目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且书本式的反映图书馆馆藏的推荐性目录或专题目录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我国的文献信息检索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3 现代医学信息检索

1949年新中国诞生,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反映这种发展的文献信息随之迅速增长,如我国1952年出版的图书为13692种,期刊354种,1985年分别增加到45603种和4075种,到1995年又分别增加到101381种和7583种;此外,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国家每年从国外引进大批书刊。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越分越细,人们需求文献信息的范围,愈来愈狭窄。巨大的文献信息资源与需求之间狭窄范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加之科技人员情报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不会利用文献,有资料表明:20世纪70年代我国95%以上的科技人员不会查阅文献,盲目搞科研,造成了大量重复劳动和很大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一些必要的外文检索工具加强了引进工作,如美国的《医学检索》(IM)、《生物学文摘》(BA)、《化学文摘》(CA)、《科学引文》(SCI)和荷兰《医学文摘》(EM)等;二是,狠抓了中文检索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其中重要的有《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的多个分册,《中国药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等等,形成了我国独自的检索体系;三是,国家花大力气研究计算机在文献信息检索中的应用,并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改善我国的信息检索环境。在医药卫生领域内于1986年开始引进光盘检索技术和MEDLINE医学文献数据库,1987年我国第一个大型生物医学文献检索中心――中国MEDLARS中心成立,1994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研究出《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制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CBMdisc),此后我国医药卫生领域自行研制的文献信息数据库越来越多,发展的十分迅速,到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信息检索,以及计算机、互联网检索也迅猛兴起,今天已覆盖了全国的图书情报机构;四是,为了使科技人员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充分地利用宝贵的信息资源,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在20世纪50-70年代,我国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图书情报机构自行对本单位的科技人员进行文献检索知识的教育,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就全国而言,绝大多数科技人员不会文献信息检索仍然严重存在,很不利于科技的发展。于是国家教委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连发三个红头文件要求在全国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以提高广大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全国高校坚决贯彻执行了这些文件的精神,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及其有关问题迅速在全国高校开设,到80年代末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已超过90%。高校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师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教学任务,不仅提高了广大在校学生的文献信息的获取能力,而且还肩负起对在职人员文献检索知识的培训。该课程在高等学校被列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有的还被学校和有关部门评为精品课程,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学校确定了它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在全国范围内广大文献检索课教师都感到教学经验需要不断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不断研究解决,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教学经验和学术思想应当及时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年的筹备于199010月在武汉成立了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我国的文献检索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团结全国广大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师,积极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使广大文献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了提升,使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充分地显示了文献检索课的生命力,也大大推动了文献信息检索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60余年我国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经历从手工检索为主、计算机检索为辅,到手工检索与计算机并重,再到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手工检索为辅,最后达到了完全的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等5个阶段,充分地体现了我国的医学信息检索与时俱进。自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应用到信息处理以后,电子文献信息从早期的书目信息到全文本信息发展到多媒体与网络信息已有40余年的历史。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电子文献信息量的剧增及其检索技术的空前发展,引发了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一场革命。电子图书、电子杂志、电子报纸以及数字化的图书馆资源检索,因特网信息资源的搜索,开辟了人类获取文献信息的崭新途径,为我国的医学信息检索事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今天人们在任何的一个地方利用手提电脑可以不去图书馆就能检索到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甚至利用自己的手机就可以搜索到有用的题录、文摘索引,乃至论文的全文或整本书刊以满足自己的特殊需要。

 

2  医学信息检索学的产生与发展

每一门科学的发展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医学信息检索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有了信息以后,才有了信息检索,然后才有信息检索学的产生与发展。医学信息检索学是医学信息检索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后的产物,也就是说医学信息检索学是随着医学信息检索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医学信息检索是医学信息检索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石,是医学信息检索学生长的沃土,它为医学信息检索学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水分。没有医学信息检索就不可能有医学信息检索学的出现。

前面已经提到我国的文献信息检索产生和发展已有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文献信息检索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的经验,有些已经上升为理论的东西,而且已经和正在指导着我国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的实践,与此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编辑出版了很多文献信息检索工具书,及其专著,有了较多的检索方法和技术,长期、广泛、深入、系统的文献信息检索实践活动为我国的医学信息检索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一般学者认为:某个领域内的人们各种实践活动是这门学科的知识不断生长和得到充实的源泉。将这些人们长期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加以认真仔细地总结,深入地对它所特有的内在本质和外延现象进行深入地探索,找出其规律,上升到理论就形成了这个领域的科学,自从有了信息检索以后,人们就要考虑如何使检索工作做得更好,如何使编制成的检索工具便于人们使用,便于人们广、快、精、准地找到需要的特定文献信息。这就有了信息检索学的研究活动了。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事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的研究工作,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信息检索学工作的行列中去了,他们所从事这方面的每一种活动都在为信息检索学输送和积累原料,他们都在为建设信息检索学的大厦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是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在为信息检索学的逐步形成做着实际工作。当这样的工作不断地做下去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传下去,逐步积累的多了,到达一定的阶段以后,信息检索学就有了萌芽,然后就生长出来渐渐发展壮大起来。所以我国的文献信息检索工作已产生数千年了,而我国的文献信息检索学却产生很晚,从现有的资料分析研究发现:文献信息检索学大约萌芽在20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80年代,初步形成于90年代到本世纪至今。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提出向科学进军,除了各类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加以外,还创立了我国自己的科技情报机构,要向科技进军就要有文献信息做后盾,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文献情报检索工作在这个时期兴起,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和情报所就注意到了对那些不会文献情报检索的人进行文献情报检索知识的教育,使他们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就自己编写小册子、传单,出板报等多种形式介绍国内外的检索工具,有的还向科技人员进行这方面知识的专题讲座,还在馆内加强了对读者的个别辅导,使科技人员在文献检索方面受益良多,这可以被看作为文献信息检索学已经开始萌芽。改革开放以后,科学技术要现代化,文献信息检索要跟上去,于是我国图书情报界一些有识之士便联合起来,试着编写文献检索课教材,准备为读者开设文献检索课,如由南京医学院图书馆馆长吴观国教授牵头,联合国内十余所重点医学院校的专家编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医学文献检索教材《医学文献检索》,并先后在1983年在南京医学院,1984年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举办的第一、第二期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师资培训班,试用了这个教材,获得了成功,并培养了150余名文献检索课教师,于是文献检索课在绝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开设起来,这使我国的医学信息检索学开始有了一个雏形。1984-1992年国家教委关于在全国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问题上下达三个文件,文献检索课便很快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了。1990年,为了适应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发展的新形势,成立了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该会成立后组织全国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教师对医学文献检索及其教学的各种有关问题开展了较深入地研究和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讲课比赛、教学观摩、教师培训、课件演示以及教材研究、编写和优秀教材的评选等等。发表的论文1000余篇,出版教材和有关专著近200种,并培养出了一大批从事医学信息检索实际工作的科研和教学骨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向前发展,大大丰富了文献检索学的内容。就在这个时期有学者提出了有关“文献检索学”和“情报检索学”的有关问题,并逐步地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应该说“文献检索学”和“情报检索学”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到了上个世纪末以后,“文献检索”、“情报检索”被“信息检索”所取代,于是有学者提出“信息检索学”、“医学信息检索学”,并建议将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改为“信息检索教学研究会”也在情理之中了。

笔者认为发展到今天,医学信息检索学的学科结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并被不少同仁所接受,即医学信息检索学由:医学信息检索理论、医学信息检索方法、医学信息检索应用三大板块组成,每一大块下又分若干它独有的内容。它的三大板块及其各自独有的内容的各个方面组成了信息检索学这个学科整体,使它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就基础理论这一板块而言主要内容有:信息检索学的产生和发展,信息检索学的属性、特征、内容、功能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信息检索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方法与作用,信息检索学、信息检索的类型、方法、步骤与作用,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信息检索的策略,信息检索语言,信息检索工具,信息检索结果评价,信息检索素养及其教育等方面;技术方法板块的主要内容有:全文信息检索,文摘与引文信息检索,特种文献信息检索,档案信息检索,多媒体信息检索,专题信息检索等;理论方法的应用这一板块的主要内容有:信息管理及其软件,数据挖掘,科技查新,信息调研,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等。这个学科内容结构体系比较贴近信息检索学的客观实际,在国内已得到很多专家的认可。这里必须指出: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本不属于信息检索范畴,一些专家不赞成将其列入信息检索学之内;但有不少同仁认为,论文写作与信息检索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论文写作置信息检索于不顾,不去查阅已有的关系紧密的文献信息,不去吸取已有的成果,这样写出的论文很可能缺乏必要的有关信息和理论支撑,就会五音不全,就会缺乏科学性和生命力。

还应当指出,这个学科内容结构体系,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不应缺少任何一部分,否则很可能损害它的整体性;它也不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检索技术和信息检索学本身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

然而它发展的历史还不长,它还是一门不很成熟正在发展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技术科学,属于医学信息学的分支学科,其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 胡心智,陈雷,王恒桓.信息哲学――e时代的感悟[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2 梁玲芳,蒋海萍,林红,等.医学信息学[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3 靖继鹏,马费成,张向光.情报科学理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张洋等.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 陈界.医学文献检索[M .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

6 陈界,杨嘉,董建成,等.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三版)[M .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4

7 陈界,张玉刚.新编文献学[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

8 张长生,胡小君,朱象喜.医学信息检索学[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

 

   男,1936年生,研究馆员,已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12部,参编图书20余部,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

李长芹  女,1982年生,管理学硕士,助理研究员,任职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勤务与医学情报研究所,从事医学情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