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466-2008〈索引编制规则(总则)〉应用指南》前言
温国强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433)
《索引编制规则(总则)》作为国家标准正式颁布与实施后,广大索引工作者备感振奋,《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导。《索引编制规则(总则)》之所以引起索引工作者和学术界的关注,我们想不外乎有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索引编制规则(总则)》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几代索引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几代索引工作者的心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文献检索工作迅速发展形势的推动下,在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下,陆续制定、颁布了多个与检索刊物编制与文献检索工作相关的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1985年文标会五分会还准备起草一个《索引编制规则》(讨论稿),但后因种种原因搁置了。
1991年中国索引学会成立,推行索引标准化被列为核心任务之一,为此,中国索引学会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和调查工作。中国索引学会2005年年会决定向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起草中国索引标准后,历届年会都将索引标准的起草、修订、完善和推广工作作为重要议题。《索引编制规则(总则)》的颁布和实施,实现了我国老一代索引工作者的夙愿,毫无疑问是我国索引事业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索引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令人鼓舞。
其二,《索引编制规则(总则)》的颁布与实施,有利于缩短中国索引事业与国际索引事业之间的差距。中国夙称索引大国,索引编制历史悠久,尤其是近30年来,中国索引事业空前繁荣,索引学论著数量逐年增多,索引的专业和学科覆盖面不断扩大,索引品种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然而,索引编制中也存在各自为政、缺乏专业规范等问题。标准的缺失,是造成中国索引体系不够完善、索引质量参差不齐、索引功能不够全面、索引应用范围不够广阔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拟定、颁布了多个与索引编制相关的国际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96年问世的《情报工作和文献工作——索引的内容、组织和表示准则》(ISO999-1996)。在与索引编制相关的国际标准的推动下,英国、美国、罗马尼亚、葡萄牙、比利时、印度、德国等国都先后颁布了本国的索引编制的国家标准,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索引编制、出版和文献检索工作。中国台湾也于2003年正式颁布《索引编制标准》。
《索引编制标准(总则)》吸收了国际索引标准(ISO999-1996)、美国索引标准(ANZI Z39.4-1968)、英国索引标准(BS3700-1964)和中国台湾索引标准(CNS13223-2003)等的长处,概括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索引编制规范,有利于缩短中国索引事业与国际索引事业之间的差距。
其三,《索引编制规则(总则)》体现我国索引事业呈现传统索引、文献数据库与网络信息检索工具三分天下的新格局,有利于我国索引事业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索引编制和因特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索引正在快速地向数据库转化,并纷纷上网,特别是几个力量雄厚的索引公司的崛起,使我国索引事业呈现传统索引、文献数据库与网络信息检索工具三分天下的新格局。《索引编制规则(总则)》顺应当前中国索引事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将“以手工索引为主,尽量兼顾电子索引或数据库”列为制定索引标准的基本原则,这必将有利于引导广大索引与数据库工作者高度关注现代索引技术与方法,有利于我国索引事业的现代化建设。
然而,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索引编制规则(总则)》颁布和实施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使索引标准得到落实,更重要的是标准的宣传、推广和应用。
有鉴于此,我们欣然接受了《信息与文献领域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丛书》编委会的邀请,着手编写这本与《索引编制规则(总则)》相配套的应用指南。
本书的写作意图主要有以下四端:
一、系统解读《索引编制规则(总则)》文本。
《索引编制规则(总则)》经过三年多的反复讨论、修改,文字精炼,条理清晰,结构规范。但囿于标准的体例,该标准侧重于宏观指导性规则和说明性的规定。本书对《索引编制规则(总则)》的文本进行系统的解读,尤其是对原标准文本中不清不明不详之处作必要的补充和说明,有利于标准的理解和使用。
例如,原文本中未对数据库的参照系统做出规定,本书中则不仅对数据库的参照系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配备了直观的示例加以说明;再如,原条款仅对标引深度下了一个笼统的定义,本书中则根据不同的文献类型提出了不同的算式;又如,原条款中对索引员的素质没有提出明确的规范,本书则从“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要具有索引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要具有处理与索引工作的相关事宜能力”、“要具有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等四方面,对索引员的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补充丰富的不同类型的示例。
《索引编制规则(总则)》在阐述索引编制规则时,援引了不少典型的示例,但为节约篇幅,示例大多较为简短。本书则配合对原条款的阐释,补充了丰富的不同类型的示例,有些示例是编者拟写的,但也有许多是摘自已出版的各类型索引作品和数据库,为起到示范作用,还对部分援引的示例进行了压缩或改编处理。本书中的示例数量约为《索引编制规则(总则)》中示例的3倍。
三、适当突出电子索引和数据库的编制规范。
《索引编制规则(总则)》的初衷是编制一部“适用于人工编制的和计算机编制的各种类型的索引(包括纸本索引、电子索引、数据库等)”的总则,在标准的条款中,不少地方已作出了相关的说明性规定。但这是就索引编制的指导性原则而言的。电子索引、数据库的形式和编制技术与一般的印刷型索引差异极大,要求专门的编制软件、编制规范和编制规则,需要今后推出专门的电子索引或数据库的编制细则。本书则在各章节中适当突出了“报纸数据库”、“期刊数据库”、“引文索引数据库”、“内容索引数据库”等各类电子索引和数据库的编制规范,虽然仍不成体系,但无疑是更好地体现了“尽量兼顾电子索引或数据库”的原则,也为电子索引或数据库编制细则的推出积累了经验和打下了基础。
四、阐释典型的索引类型的编制技术与方法。
《索引编制规则(总则)》作为总则,为各种类型索引的编制提供了通用的规则,至于各类型索引编制细则以及技巧不在该标准范围之内。本书为弥补《索引编制规则(总则)》这方面的不足,以丰富的示例,简明的分析,重点阐释了“图书内容索引”、“学位论文索引”、“古籍索引”、“报纸索引”、“期刊索引”、“地方志索引”、“年鉴索引”、“地图索引”等八种不同类型索引的编制技术要点和方法,增加了本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本书是在编写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而完成的。第一章“《索引编制规则(总则)》概述”由侯汉清编写;第二章“索引类型”由吴佩娟、张宏玲编写;第三章“索引的设计和编制”、 第九章“图书内容索引”由郭劲赤编写;第四章“索引款目”由仇琛、温国强编写;第五章“索引参照”由郭丽芳、温国强编写;第六章“索引排序”由张敏编写;第七章“索引形式”、第八章“索引质量控制”由王梅编写;第十章“学位论文索引”、 第十四章“地方志索引”、第十五章“年鉴索引”由衡中青编写;第十一章“古籍索引”、第十六章“地图索引”由王雅戈编写;第十二章“报纸索引”由张宏玲编写;第十三章“期刊索引”由吴佩娟编写。温国强对全书进行统稿;王雅戈参与了全书审校工作,并为本书编制了索引。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引证了同行的研究成果和索引作品,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敬意和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加之出自多人手笔,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GB/T 22466-2008〈索引编制规则(总则)〉应用指南》,温国强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温国强 复旦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中国索引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索引》编辑部主任,《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