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少儿图书内容索引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例 屈 南
发布时间:2018-09-27  浏览次数:23

西方少儿图书内容索引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例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北京100089

 

    以英国和澳大利亚少儿图书内容索引情况为线索,从其少儿图书内容索引的研究、政策支持、普及程度、编制质量等角度,介绍其先进于我国的方面,旨在为我国少儿图书内容索引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  少儿图书  内容索引

 

张琪玉先生[1]认为图书内容索引(又称书后索引,为了论述方便,下文将内容索引简称索引)以一书所讨论的各个局部主题和所涉及的具体信息价值的各种主题因素为索引对象,可比图书章节目录更深入地揭示图书内容,并向读者提供与该章节目录系统不同的内容查检途径。一个好的图书索引能帮助未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决定是否需要读这本书,能够帮助已读过这本书的读者无需通读全书就能重温相应的章节。对于成人图书如此,对于少儿图书同样适用。随着全球信息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出版界对少儿图书的界定越来越趋向统一。根据1989年联合国制定的《儿童权益公约》,18岁以下都称为未成年人。本文的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1  西方少儿图书索引情况

1.1  历史悠久,文献研究相对丰富

图书索引在西方发展历史悠久,相关文献相对丰富。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西方就已经提出为少儿图书编制索引至关重要。Katowitz1936年就指出少儿图书缺少索引限制了其的使用[2]。King1967年说道“无论多么简单多么便宜的产品,必须有索引”[2]。Miller1973年[3]和1980年[4 两次发文,时隔5年先后两次随机抽取澳大利亚和英国出版的少儿图书(包括不同主题、不同出版商),调查其图书索引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索引编制是否正确和规范,影响了儿童使用索引的信心。

1.2  政策和课程支持

1995年英国教育部公布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第14页明确规定:“学生应该被教授如何通过有组织的设备找到图书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资源中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判断材料的哪一部分应该被更加仔细的阅读”,有组织的设备中最重要的毋庸置疑就是索引了,因此,有些时候,国家课程中的这项陈述变为“学生应该被教授如何使用图书馆的分类系统、目录和索引”[2]。1997年英国教育标准化办公室强调改进小学参考书的建议,这个建议的实现会提升711岁儿童可用索引的多样化、深度和质量[2]。

Williams  Bakewell 1997年进行的由英国图书馆研究和创新协会资助的一项调查[2],发现被调查的7-11岁孩子的老师中,70%的老师认为国家课程对索引的教授有影响,像一位老师表述的,“即使不直接教授索引的使用,老师也会更加意识到索引的重要性,在其他领域教授它例如课题研究时。” 该调查也显示培训小学教师的机构在培训内容中包括索引的使用。由此看出英国中小学课程是包括教授索引使用的。

1.3  普及程度较高

上述调查[2]还显示90%的被调查者认为少儿图书应该有索引,其中16家出版商认为这一表述的重要性非常高,他们中少于三分之一反馈说他们出版的少儿图书都有索引,其余出版商反馈说没有编制索引的主要原因是:书的组织、最小化篇幅、不针对学校市场、编辑有限、缺少时间和空间。Miller在研究[4]中抱怨少儿图书索引漏洞百出,但也说“目前盛行为在学校使用的图书设计索引。”

1.4  有索引图书占的比例较高

西方进入50年代有索引的图书占的比率逐年稳定上升,从70年代起即超过了全部图书的90%5]。Dixon6]称一项调查显示英国58%的少儿信息型文本 有索引。Miller1980年[4]随机从克兰伯恩中学图书馆的书架上抽取的图书也大都有索引。

2  少儿图书索引的编制

2.1  对索引编制者的要求

Miller4]认为令人满意的少儿图书索引的第一必备要素是:索引的编制者应该既具备和本书题材相关的知识,也应该具备对本书所设计年龄组儿童的了解。前者不言而喻,Dixon6]在为Longman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小学教材编制索引时,编辑鼓励其邀请其最大的女儿(6岁)一起完成索引的编制,就是对后者的一种体现。当然编制者应是专业的索引员,同时在编辑过程中应保持同作者及出版社的紧密联系。

2.2  对索引质量的要求

少儿图书的索引应具备和成人图书索引一样的高质量,显然,准确的、呈现良好的索引能够鼓励儿童的使用,反之会减少儿童的兴趣。索引应该被认真设计,而不是事后粗制滥造,或者在不考虑年纪较小读者特定需求的情况下用计算机生成。

笔者将英国及澳大利亚一些学者对少儿图书索引编制质量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如下:

⑴术语应适合图书所设计的年龄组,所使用的词汇应是儿童知道的。大多数术语应来自书中,有时候当对年纪较小的读者是个难题的时候,有必要考虑选择替代的款目和交互参照。举个例子,根据年龄组,如果文中提到“货币”,这时候在索引中使用“钱”或者使用交互参照“也见钱”,可能会更有帮助。

副标目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会使年纪较小的读者混淆。然而,如果为了避免太多的索引出处(也就是,页码或者段落数字),使用副标目也是必要的。

⑶为避免歧义,名称索引需要深思熟虑,当然,正确的拼写是基础。例如:统治者(rulers)应该被单独索引还是作为副标目列在“国王”和“王后”这样的主标目下面?标题或者书名应该向成人图书索引那样被倒转过来么?结论是名称最适当的形式应该被选为特殊的索引(例如:“鲍勃·格尔多夫”而不是“格尔多夫爵士”)。

⑷一致性也很重要:单数或者复数术语应该被用作可数名词么?英国标准(BS ISO 999: 1996)建议将复数形式的使用作为可数,单数形式的使用作为不可数。例如,可数的“chairs”、“cars”而不是“chair”和“car”。对于不可数名词复数不可能会出现,例如:‘furnituretrafficcoffee’。英国标准建议除专有名词外首字母小写。

⑸就目前而言,关键主题的遗漏是主要的错误,如果儿童不能在索引中找到索引项,他们通常会认为文中没有出现,并就此放弃阅读。索引需要即有吸引力又可靠,吸引眼球的同时也是一个宝贵的工具。

2.3  对索引呈现的要求

对儿童来说,索引的呈现至关重要。笔者将英国及澳大利亚一些学者对少儿图书索引呈现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如下:

⑴索引的长度由可用的篇幅和空间来觉得,但是,理想情况,索引要充分地反映这本书。

⑵如果索引的字体小于原文的字体,就会让索引看起来不那么重要,而且给阅读造成困难,这是读者放弃的另一个原因。

⑶排序的方法有两种:按词序排列,按字母顺利排列,但是所选的方法要前后一致。许多少儿图书在索引第一页或者每一页印刷全部的字母表,帮助读者定位词首字母。在每个章节之间的部分用同样的字母开始,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如果章节的标题用合适的放大的大写字母开头。

⑷插图应该被索引,但是要注意区分文字参考和插图参考之间的差别,或许可以对后者使用黑体或者斜体。如果插图仅仅是为了修饰,就要避免混淆;索引页要尽可能清晰。其他混淆的资源可以成为组合的索引和词汇表,保持他们分开,强调各自不同的功能。

⑸索引出处应在单独陈列的每一页显示(4,5,6,7,8,10,11,12,也就是说,在每一页主题有单独的参考)或者对于一个范围内的用连号符或者链接规则(4-8,10-12,也就是说,超过1页的连续的参照)。这一情况要在儿童学习索引的早期对儿童进行解释,以便他们尽可能的熟悉这一规则。

⑹顺便提及一个主题的情况应该被忽略,因为当儿童发现被提及的索引项同一些完全不同的内容相关联时,会感到沮丧。让他们感到更加沮丧的是一连串页码数字;在一个索引工作坊中,参与的儿童很快注意到这一点,宣称他们肯定会放弃查检每一页。这为编制更合适的主标目或者使用副标目找到了合理的原因。

⑺交互参照。使用“见”或者“也见”通常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对年纪较小的儿童,对他们来说,附加款目可能更加直截了当。Williams Bakewell的调查[2]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倾向于保留传统的术语,以便儿童熟悉它们,为使用成人图书做准备。另一些人建议使用双重条目或者附加款目或者引入不同的词汇,例如“试试这个词……”或者“也见……”,但是后一种解决办法意味着儿童仍然不得不学习后来呈现的传统术语。

3  我国现状及启示

虽然图情界、出版界、教育界的作者们都认为“普及内容索引刻不容缓”,但我国内容索引工作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索引》的编者按[7]说到“多年来,我国很多学者呼吁普及书后索引,但国内书后索引编制现状并没有随着时代进步、技术发展而得到改善,编有书后索引的图书所占比例仍然甚少。”这一情况在少儿图书方面更甚。

3.1  呼吁普及少儿图书索引

在国内,呼吁最广泛的恐怕属加强对学术著作内容索引的重视,引用一句古话“少年强则国强”,加强少儿图书索引的普及程度和提高重视,是从中国未来发展的角度保证了图书索引的普及。出版界常将“用户需求驱动”挂在嘴边,读者对学术著作索引有需求,少儿图书亦是。一方面,对于儿童来说使用索引可以说是其使用最早的独立研究的工具,可以促进儿童分析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学习使用索引能帮助儿童在互联网上查找信息。在中国索引学会大力推进“索引走向生活”的大背景下,培养索引习惯应从儿童开始。

3.2  争取政策和课程支持

相对于英国国家课程,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虽然在课程结构中明确规定了“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但与索引有关的陈述未见提及。以《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为例,虽然其在课程理念中提到“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认知的工具和管理的手段,”但在阶段目标里,直到高中阶段才提到“具有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笔者访谈了北京市普通中学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了解到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侧重软件使用,北京市海淀区该课程中、小衔接的地方是对office的使用与应用。初中阶段课程名称是信息技术,到高中阶段总称为技术,分为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而且据这位教师反映高中前没有对索引使用的教授,高中阶段仅有的“高中有互联网的索引与使用”,也未涉及图书索引。如果能引起国人重视,争取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和中小学课程的倾斜,会极大推动少儿图书索引的发展。

3.3  推广和提倡翻译原著的索引

国内大量翻译引进西方原版少儿图书。在我国,不仅很少编制图书索引,甚至在翻译一些引进西方原版著作时,为了减少篇幅的原因,会删除掉原版图书中原有附录的索引的内容。笔者手头持有英国Louise Spilsbury著,凡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原出版社是Heinemann-Raintree)的一套低幼读物丛书“生命的奇迹”,译者保留了原书的关键词索引。该丛书一方面证明西方对少儿图书索引的重视,另一方面,出版社和译者保留原书索引,值得大力推广和提倡。

3.4  借鉴西方少儿图书索引编制的优秀经验

中国索引学会于 2006 年翻译了国际标准 ISO 999-1996《情报工作和文献工作——索引的内容、组织和表示准则》,向国内推介了国际标准。虽然中英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西方图书编制索引比较普遍,编制技术较为稳定成熟,尤其多方探讨针对少儿年龄特点的索引编制,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应该借鉴其优秀经验,弥补自身不足,探讨适合中国国情少儿图书使用的索引编制规范。

3.5  加强研究

笔者于201287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关键词、主题、摘要字段,分别检索“少儿图书”and“索引”,检索结果都是零。丁玉玲等《1979-2008年我国图书内容索引的研究综述》中,也未提及有关于不同读者类型(例如:少儿)图书索引的研究。虽然这种调查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即笔者没有一一查看国内所有内容索引文章的全文,因此不能否认国内存有相关研究,但相关研究确实有待加强。

Miller1980年就在查检少儿图书索引编制的不足,探讨如何提高少儿图书索引编制的质量,而我国目前还没能做到少儿图书索引的普及,接下来的任务岂止上面提到的几点,再比如,为编制高质量的少儿图书索引如何培养专业的少儿图书索引编辑人员,等。中国任重道远。

 

注释

        “信息型文本”是指“自然科学、科技、工商经济”类文书文本,其中以科技文本为主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翻译, 200503期。

 

参考文献

1  张琪玉图书内容索引编制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95

2  Paula L. Williams K G B B. Children and indexesJNew Library World. 1999, 5(100): 201-207

3  Miller B. Indexing children's booksJIndexer. 1973, 8: 140-144

4  Miller B. Indexes of children's books in Australia: A second lookJIndexer. 1980, 12(1): 29

5  丁玉玲,夏侯炳. 1979-2008年我国图书内容索引的研究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0(1): 80-85

6  Dixon Y. Indexing for childrenJIndexer. 1996, 20: 8-10

7  中国索引学会秘书处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谈书后索引[J中国索引. 2012(2): 2-5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