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与数据库研究 《香港文学外译书目》评介 邹梦洁
发布时间:2018-09-27  浏览次数:53

《香港文学外译书目》评介

 

邹梦洁

(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系)

 

香港,由于其地理、历史、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孕育了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学氛围。身处欧亚大陆最南方的香港,是贯通内河航道与南海交通的要塞之处,自1841年开埠以来,一直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深刻影响。传统的儒家文明,外来的西方文明,在这个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互碰撞、摩擦、融合、贯通,香港文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演绎,历经多个阶段。而文学作品的外译,是让国际读者认识香港社会、体验香港生活、研究香港文化的关键途径。而香港文学作品的外译并不单纯只是由专门的译者将其翻译,由于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英语已经自然而然变成了香港人的第二母语。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香港本土作家一直在走中英双语写作路线;而1973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译丛》杂志开始将丰富多彩的香港文学作品进行英译。除此之外,一批活跃的翻译家将香港的戏剧、小说等多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不断向外输出,越来越多的国际文学期刊也对香港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72月创刊的《瞄》(Muse)也出版了很多中英双语文章。除了英语之外,众多的香港文学作品被翻译成日语、法语、韩语等诸多语种,这样的过程对于亚洲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虽有很多的翻译者和翻译机构不断将香港的文学作品对外传播,但是一直没有机构或学者对这些外译作品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2011年,由许旭筠女士担任主编、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出版的《香港文学外译书目》极大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此书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是香港文学资料汇编第三阶段——香港文学大戏编纂计划的重要目标,由梁秉钧教授任策划及文学顾问。许旭筠女士是香港大学比较文学哲学硕士,曾任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英文讲师,现任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研究发展主任,合编有《东亚文化与中文文学》(2006)、《书写香港@文学故事》(2008)、《香港都市文化与都市文学》(2009)、《西新界故事》(2011)等一系列著作,可以说对香港社会文化和比较文学都有着很深的造诣。而香港岭南大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为文学与翻译研究中心,中心以香港的文化研究为核心,不断致力于现当代中文文学、香港电影文化的深入研究,实为这本外译书目的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目整理了1949年以来的香港文学外译作品,并按照语种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英语、亚洲语言、欧洲语言,其中英语下又分为英语外译和有关香港文学的英语评论;亚洲语言分为日语外译及评论、韩语外译及评论和阿拉伯语外译;欧洲语言下又分法语外译及评论、德语外译及评论、荷兰语外译及评论、挪威语外译、意大利语外译、西班牙语外译、斯洛文尼亚语外译、斯洛伐克语外译、罗马尼亚语外译、南斯拉夫语外译和希腊语外译。每一条编目记录了外译作品原作作者、外译名称、原中文名、文体类型、译者姓名、译文出处、出版社、出版日期及页码。英文语系下的所有外译作品均按照作者姓氏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在英语外译分类下,还特别注明由中英双语出版的文献,或者是原文是英文同时配有中文翻译的文献。除了外译作品外,编者还特意加入“有关香港文学的英语评论”和“有关个别作家的评论文章”等书目信息,将用英语语言为载体对香港文学研究的一些文章进行归纳,使得读者可以轻松搜寻到1949年后各国学者对于香港文学香港作家的评述,这部分评论编目条目也按照作者的姓氏音序进行排列。除了英语之外,日语、韩语、法语、德语以及荷兰语都收录了有关香港文学的英语评论书目信息。

从收录的各个语种外译书目来看,英语外译仍然是最大数量的外译语种,占总书目量的百分之七十,其次是日语、法语,再然后是韩语、德语,之后就是各个其他语种。

香港文学作品至今已被翻译成十五种语言,但是各国读者对于香港文学的认知一直停留在武侠、言情等流行文化层面,更多的文学作品并未被国际读者所熟知。这跟香港的历史不无关系,且香港作家对于香港始终有特别的情节,其始终未把自己放入大的华语文学圈,这使得香港文学的影响力相对来说不如其他华语文学圈影响大。但是恰巧是这一点也正是香港文学的特色,同时其敏锐的文化触角,以及新旧兼蓄、中西包容的特色,更是其他话语文学圈很少具备的特质。《香港外译书目》引导学者、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香港文学,让更多的研究者、读者从中了解香港文学发展、知晓香港社会环境。

许旭筠主编,从一个研究香港文化多年的学者视角出发,将过去六十年间,外地及香港本地翻译人员翻译的多种类型的香港文学成果一一展示在众人眼前。而许旭筠女士开篇的文章《香港文学与翻译作为方法:反思香港文学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位置》更是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其不仅描述了香港文学外译的发展过程,重新发掘被遗忘的译作及原著,更提出了很多涉及语言和文化、文学和社会环境、大语境和小语境等一系列重要议题,值得众人思考。

遗憾的是,本书目没有“凡例”可供参考。虽然按照语种标示明确清晰,但因为未作说明,所以读者初读时不能确定各个语种下的书目排序规则。且因为有的书目原作是外语,译作是中文;或者有的书目原作是中英双语,这些有用星号标记,但是这些标示不是太明晰,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有一定障碍。但瑕不掩瑜,此书仍然是香港文学史中的一本重要参考书籍,为未来的译者和世界各国读者提供了很好的检索途径。

 

注:许旭筠主编香港文学外译书目  A Bibliograph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in Foreign Languages).香港 : 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 2011 ISBN978-988-979-644-0

 

邹梦洁  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