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图书分类法中的列类研究: 《中图法》A大类的修订与改造 黄建年侯汉清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18

马克思主义在图书分类法中的列类研究:

《中图法》A大类的修订与改造

黄建年1 2              侯汉清1

1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  210095  2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21004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图法》各版本中的类目名称、体系结构以及地位不断变化,其相关学术争论也一直不断。针对《中图法》第4A大类列类存在的大类类名、体系、依人列类、著作复分体例、文献保证等问题,提出将此大类与Z综合性图书大类合并,改造为总类或综合性大类的全新修订与改造方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图书分类法修订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以人列类

 

1  背景

马克思主义在各种图书分类法中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自1948年《东北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设立“泽东文库”始,迄至1957年《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草案》设立马列大类为第一大类[1],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大陆主流图书分类法中的至高地位基本确定。但是,关于是否设置马列大类及其地位的争辩一直未曾间断[2]。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刘国钧与皮高品为代表的第一次有关列类的争论,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各次讨论,均从多方面对马列大类的列类原则列类范围、列类技术进行了探讨。

文革中出版的《中图法》第一版(1975年)继承了《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草案》和《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做法,设置了“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大类,使得马克思主义大类的立类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其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1979年的修订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他们将当时党中央主席华国锋及其著作列入其第一大类,同时《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为朱德、周恩来的著作设立了专类――“072  周总理、朱委员长著作及其研究”。其后,亦有学者主张为刘少奇等人的著作列类[3]。上述做法的意图在于扩大A大类的收录范围与内容。

受此做法影响,《中图法》第四版围绕A大类是否增设“A49邓小平著作”发生过激烈的争论,虽然第四版增设了“ A49邓小平著作”,并将A大类改名为“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但呼吁继续修订A大类及主张冻结A大类不再增补的意见却还在争论。这些争论提供的学术观点同样为修订《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后文简称“中图法”)准备了各种可能的思路以及问题。

除此而外,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列类亦有与《中图法》处理相异的做法。比如《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学科分类与代码》、《人民日报索引》分类表、《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等中外主流分类法,在马克思主义著作列类方面均有自己的特点。归纳国内外数十种主流图书分类法(或叙词表的分类体系),有着下列特点,可供《中图法》修订A大类时参考[3]。

(1)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科学或思想流派处理;

(2)采取中性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间次序或者地区排列;

(3)考虑到马克思主义本身存在着不同流派,对不同的流派都予以恰当的处置;

(4)考虑到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采取设置交替类目等措施,以解决相关资料集中和分散的问题;

(5)不少分类法都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马克思主义相关类目的分类体系和类目设置。

《中图法》作为中文领域的主要分类法,自然也应该充分利用与吸收其他主流图书分类法的成果,这样《中图法》才能够形成自己特色,同时又与主流分类法发展潮流相适应。

2  《中图法》马克思主义类目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大类类名更动频繁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类(后简称A大类)类名,更换比较频繁,而且越修订类名变得越长,现在已经长达19字(尚未包括3个顿号),为《中图法》中最长类名。《中图法》A大类每次修改均需修改类名,或者讨论类名变更,也说明A大类现有类名确实存在着问题。有人建议将其修改为“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研究”或“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实际上也存在不妥。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研究和学习的内容,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党派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产生了数量不菲的著作,如何容纳这些著作也是新版修改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2.2  类目体系科学性不足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世界不少国家,在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均有大量的进展及研究成果。而这些著作均难以在《中图法》A大类中归类。其原因在于《中图法》本身没有提供一个合适的分类体系,不能容纳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目前A大类的状况不仅影响《中图法》走出国门,无法在港澳台及国外推广,也导致了A大类频频修订,给各图书馆带来了藏书改编的负担。

A大类现有分类体系的不足早已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批评,诸如,“反映某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的类目及与其相关的类目用 3个横断面隔开,破坏了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又如,A大类名实不符,大类名与二级类目内涵差异,第一级大类的类名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第二级类目的类名(指著作部分) 却是“×××著作”,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5]。

2.3  人列类使用过多

依人列类,是以人物作为分类标准来编列类目的方法。最早采用这一方法的是1948年版《东北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设置“泽东文库”、“鲁迅文库”专类。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纷纷仿效。《中图法》虽历多次修改,但其做法相近。关于这一做法,存在着较多的争议,有些观点甚至针锋相对。既有学者认为“以人列类违背类目的设置和划分原则”,很“不科学”[6]。亦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可行的,“体现了文献分类法的实用性”。但是,考虑到文献分类法本身的按照学科内容划分类目的基本分类原则,即使主张依人列类的学者,也同样认为在文献分类法中应该“有限度地采用依人列类的方法”[7]。换句话说,目前依人列类的方法在A大类中使用过多,应该引起重视。

2.4  著作复分体例不一

在《中图法》不同的大类中,个人著作的复分体例并不一致。有些学者批评,“《中图法》第4版中A类文体代码与I类存在明显差异”[8]。很显然,I大类对文体的归类具有明显的合理性,也为更多的用户所熟悉,而A类所用的文体却明显不够规范。在同一版本同一部分类法应该努力避免出现这样的差异。

统一文体代码表(著作体裁复分表)不仅有利于实现类目的仿分与复分,压缩分类表的规模,也方便用户的使用。在A类或通用复分表中设置“著作复分表”[9]即属于此类建议。

2.5  文献保证原则落实不到位

《中图法》A大类基本为封闭类目,目前新增图书的数量有限,主要是各种再版图书。根据文献保证原则、没有新书的类目应该合并或者撤除的通行做法,继续保留A大类而不作变动似乎不太妥当,也不利于这部分类法自身的发展。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迅速,各种著作与文献的数量急剧增长,类目急需予以大幅度扩充。《中图法》拥有的大类数量有限(仅22个大类),因而出现一些大类的类目数量畸轻畸重的情形,A大类与T技术科学大类所拥有图书数量就相差悬殊。据在南京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中的调查,T大类资料共72,339条,A大类资料7,666条[10],仅占十分之一。南京大学为文理综合性大学尚且如此,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图书馆藏书情况则更是可想而知了。从贯彻文献保证原则来说,变更、压缩A大类或者与其他大类合并,当是自然而然之举。

3  马克思主义大类修订原则

3.1  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同样也应该成为《中图法》A大类修订的依据。二次大战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世界不少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与体制,如何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修订方案。国内外主要分类法采用的种种方案均可资《中图法》修订时借鉴。

3.2  国际化原则

经过长期努力,《中图法》已经在国内取得了决定性的地位,1981年国家标准局发文确定其为国家标准试用本,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图书情报单位使用”[11]。但是,遗憾的是,目前在港澳、台湾地区几乎没有图书馆采用《中图法》,更遑论其他国家图书馆采用《中图法》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A大类的设置状况和国际化的努力。这一方面,《杜威十进分类法》的国际化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其主要经验主要有:(1)努力消除美国倾向的策略,从术语上避免美国语词惯用法;(2)降低基督教倾向,以适应不同信仰的国家各图书馆的需要;(3)多语言发行,增强本土化工作,目前已经发布30多种语言的版本[12][13]。正是由于上述努力,目前全球已经有20万个图书馆使用了该分类法[14]。

为此,《中图法》修改应该借鉴DDC的经验,采取以下措施:(1)类目设置减少中国倾向,尽量与国际通用做法接轨,采用国际化、通用化语言;(2)在类目设置中尽量实行中立原则,降低或消除意识形态倾向;(3)降低原有A大类的类目级别;压缩原有A大类的类目数量;(4)发行《中图法》的英译本或其他语种版本,以满足其他国家类分中文文献的需求。

3.3  实用性

虽然学科属性是分类法列类的主要依据,但是,根据馆藏情况进行列类更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及其他著名分类法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则。近年来颁布和实施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也在这方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他们以“主题立类为主,学科立类为辅”,“在保证分类体系科学性、逻辑性的同时,从实用性、服务性角度出发,把一些新闻信息量大、社会广泛关注的内容跨越逻辑层次,作为一级类列出。”[15

《中图法》近年来在这方面也迈出了步伐,在修订中注意收集《中图法》类目在图书和期刊论文的标引频次,以改变过去为了追求学科体系完整性虚设了大量冗余类目的做法。有学者以哲学类有关类目进行统计:“无书但设了专类的类目有86个,占4411%。”[16]所以在今后《中图法》A大类的修订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实用性原则,该删除的删除,该合并的合并,不要为列类而列类。

3.4  可扩展性

类目体系应该采用可扩充的开放式体系,以适应类目不断扩展的需要。原则上A大类应该改造为综合性大类,以增加此类的包容性。马克思主义的类目成为综合性大类的一个二级大类,从而使各种综合性学科类目相对集中,改变以往综合性学科分散在《中图法》多个大类之中的情形。

4  修订与改造建议

据了解,目前国内学者关于A大类修订主要有三种代表性意见:一是主张继续“扩容”,把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以及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统统都加入A大类;二是主张A大类不能再扩充,以后马列大类要予以“冻结”;三是主张实事求是地改革马列大类。我们主张采用第三种意见。具体建议如下:

4.1  缩减A大类规模

目规模的缩减主要有两种思路:

1)将原有A大类进行降级处理。目前A类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一级大类。考虑到此类内容相对较少,建议改为二级类目。因为此类文献涉及哲学、经济、政治、自然辩证法等学科,涉及面较为广泛,可以归入总类或者综合性学科。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各馆现有文献的改编量,建议将将目前的Z综合性图书大类,可以改编为Z总类,原有的Z综合性图书大类的Z1/Z8各级类目保留不动。将原来的A大类并入Z大类,作为ZA处理,这也能够为Z大类未来的扩展留下余地。也可以采取第二方案,将原来的A大类改编为A 总类,原来的马列大类改造为AA大类,并把原来的Z综合性图书大类的Z1/Z8移来,处理为AZ1/AZ8(详见下文)。

正如前文所述,国内外有多部分类法将马列主义归入“总论”大类或者综合性学科大类,所以这两个大类合并不应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以后改变藏书的工作量不会太大。

2利用仿分与复分功能,减少类目,如构建前文曾述及的文体复分表。施振宏先生提出A61A71下分别构建构建专题汇编表、生平和传记表[17],均可以有效地减少体积。

马克思主义类目与“B哲学类”有较大的关联性,可以吸收B大类的做法,构建“人员复分表”和“著作复分表”2个专用复分表。既使主表类目规模减少,又可以提高分类的灵活性。“著作复分表”,则可以参照《中图法》4版的A1下各子类名称编纂。

4.2  新增类目

       马克思主义已经形成一个学派,所以相关的著作总量不少。特别是世界各国已经分别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在中国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体系,在越南有胡志明体系等等[18],在西方还有西方马克思学及其他一些体系,而这些体系并没有进入目前的《中图法》。建议设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并按照世界地区复分表进行复分。原有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则可归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类目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应该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发展”大类。通过如上方法,我们可以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著作加入[19]。

在《中图法》第4版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有多个类目,“B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B3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亚洲的传播与发展”、“ B31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 B35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印度的传播与发展”、“B56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英国的传播与发展”等,很显然这些类目均是按照所在国家与地区进行列类的,因此有必要相对集中。

4.3  与其他类目作交叉处理

如果A大类类名以及内涵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目前D大类中一些类目的归类,为了保持现有体系的完整,减少各单位的改编量,可以采用交替列类的办法处理。

4.4  把综合性学科类目调整进入总论类

目前不少国外或国内分类法的第一大类为总类或者综合性学科。目前第一方案中Z大类只用了Z1/Z9ZA。第二方案中 A大类只用了AAAZ大类,留下充足的号位,有助于以后把一些综合性学科的类目加入。基于这一考虑,以后在总类大类中可以逐步加入科学学、未来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等等类目(详见下文),不仅可以解决多年来难以解决的综合性学科的集中列类的问题,而且可以腾空一个大类(A大类或者Z大类),便于《中图法》以后的可持续发展。

5  建议的修订方案

新版A大类有下列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

Z总类(原有Z各类移此)

Z1 丛书

Z2百科全书

Z3辞典

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年鉴

Z6期刊、连续出版物

Z8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ZA马列主义

ZA0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经典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入此。

ZA01选集、文集

ZA02 单行著作

ZA03书信集、日记、函电

ZA04语录

ZA05手迹

ZA06专题汇编

ZA07生平和传记

ZA08学习和研究

ZA9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与发展

ZA90总论

ZA92中国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入此

  仿ZA0分,《毛泽东文集》入ZA921

ZA93/97  世界各国

按世界地区表复分再仿ZA0分。《普列汉诺夫选集》入ZA951.21,《胡志明传》入ZA933.37.

ZE科学学

ZF未来学

ZG图书馆学情报学

ZN系统科学

ZR人体科学

 

方案二:

A总类

AA  马列主义

AA0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经典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入此。

AA01选集、文集

AA02单行著作

AA03书信集、日记、函电

AA04语录

AA05手迹

AA06专题汇编

AA07生平和传记

AA08学习和研究

AA9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与发展

AA90总论

AA92中国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入此

仿AA0分,《毛泽东文集》入AA921

AA93/97世界各国

按世界地区表复分再仿AA0分。《普列汉诺夫选集》入AA951.21,《胡志明传》入AA933.37.

AE科学学

AF未来学

AG图书馆学、情报学

AN系统科学

AR人体科学

AZ综合性图书(原有Z各类移此)

AZ1丛书

AZ2百科全书

AZ3辞典

A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AZ5年鉴

AZ6期刊、连续出版物

AZ8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6  几点补充说明

6.1  注意吸收世界各国的研究成果

如前文所说,关于马克思的研究在各国已经形成不同的体系,在中国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体系,在越南有胡志明体系,在前南斯拉夫有铁托体系等,现代西方更是形成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体系,比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流派。这些众多的派别代表性成果有必要在新分类法中得到反映。其具体做法可参看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710”相关类目的设置。

6.2  增加二级类目的包容性

哲学大类基本按照学术流派来列二级类目。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至为密切,哲学大类二级类目列类的做法应该对于马克思主义类目的列类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马列大类同样应该采用“先流派列类,再依人列类”的列类方法。

原来的二级类目包容性不足,比如“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不能包涵“A715 阐述、研究”这一子类的内容。按照其类目注释,A715明显不属于A71范畴。

A8类的内容与A16类也存在大量的交叉,进行相应的归并,并重新对二级类目名称进行规范化,应该成为《中图法》新版修订不可回避的问题。

6.3  实施方略

因为原有体系及一次改造所带来的藏书改编的困难,《中图法》A大类改编难以一蹴而就,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以为,A大类的改造主要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框架改造,即采用新的分类体系,移动原来的马列大类的藏书或移动原来Z综合性图书大类的藏书。有些图书馆暂时不采用新的方案,也可原样不动。在新版中采用双表方式,实施双轨制,也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第二阶段,技术改造,即构建著作复分表、人员复分表,设置交替类目,增加注释,处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替或交叉关系。

第三阶段,逐渐并入原有的G301科学学、G302未来学、 G25图书馆学、G35情报学、N94系统科学等类目,并在原处建立交替类目。

 

参考文献

1  侯汉清,王荣授.图书馆分类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388.

2  俞君立. 中国文献分类法百年发展与展望[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2.

3  白国应. 各种图书分类方法[M. 太原:山西图书馆学通讯编辑部,1981.

4  李庆文,夏虹,王雁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A大类若干问题的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2000(9):47-48,34

5  李庆文,夏虹,王雁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A大类若干问题的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2000(9):47-48,34

6  . 刍议图书分类法中以人列类[J. 图书情报工作,1997(3):49-51.

7  俞君立,李林华. 对依人列类问题的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1(1):29-30

8  高志忠, 易淑华.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A类”类目体系析疑[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5):165-168.

9  施振宏.关于在中图法》A类编制“著作复分表”的思考[J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4):6869

10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目查询[EB/OL.2008-5-6.http://202.119.47.8:8080/opac/openlink.php?s2_type=callno&s2_text=T&search_bar=new&callno=A&doctype=ALL&match_flag=forward&showmode=list&dept=ALL.

11  侯汉清,王荣授.图书馆分类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395.

12  杜慧平,侯汉.《杜威十进分类法》第22版的新进展[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1):95-96.

13  Discussion papers EB/OL.2008-5-6. http://www.oclc.org/dewey/discussion/ default.htm

14  Dewey Services at a glanceEB/OL.2008-5-6.http://www.oclc.org/dewey/about/ default.htm

15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编制原则、方法及技术优势概述[EB/OL.2008-5-6 . http://news.xinhuanet.com/it/2006-05/26/content_4604760.htm

16  . 刍议图书分类法中以人列类[J. 图书情报工作,1997(3):49-51.

17  施振宏.集中共性类目编制“著作复分表”[J .福建图书馆学刊20014):1617

18  DDC Translations: An Overview EB/OL.2008-5-6.http://www.oclc.org/dewey/ news/conferences/ddc_translations.ppt.

19  李庆文,夏虹,王雁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A大类若干问题的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2000(9):47-48,34

 

黄建年  男,1966年生,博士研究生,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6余篇,出版专着1部、软件2种。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信息处理、信息组织。

侯汉清  男,1943年生,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研究方向:信息组织、信息处理、古籍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