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家钱仁康先生著、译作书后索引评述 景月亲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35

音乐学家钱仁康先生著、译作书后索引述评

景月亲

(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  710061

    钱仁康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音乐学家,其学术成果丰厚,在音乐界享有崇高声望。文章以索引学的视角,考察论述了钱仁康先生在书后索引编制方面的成就并分析探讨了其重视书后索引的思想渊源。

关键词  音乐学家  钱仁康  书后索引

 

近几年,国内图书出版事业的繁荣与书后索引的普遍缺乏形成的反差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呼吁学界、出版界予以重视,以有效改变我国当前图书普遍缺乏索引的现状[1]。那么,音乐学领域情况如何呢?通过笔者文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音乐理论图书(包括近年一些博士学位论文)以及音乐曲集缺乏书后索引。但也有例外,音乐学家钱仁康先生就十分重视书后索引编制。先生的《音乐欣赏讲话(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外国曲名逸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欧洲音乐史话》(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黄自的生活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与钱亦平合作,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莫扎特书信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等都附有质量上乘、篇幅不小的书后索引。

钱仁康先生,1914年生于江苏无锡。作为著名的音乐学家,钱先生一生学术成果丰厚,但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在音乐界享有崇高声望。关于先生在音乐领域的成就,上海音乐学院分别于先生八十、九十寿辰以专刊、专书的形式予以总结研讨。2009年先生九十五华诞之际,《人民音乐》杂志“当代音乐家”栏目隆重推出长文、封面人物及介绍、“钱仁康先生主要学术成果”等予以庆贺。本文谨以索引学的视角,对钱仁康先生著、译作书后索引作一番考察,以探讨先生在书后索引方面的成就,希望借先生学术大家的影响力,对后学有所启迪。

1  书后索引编制

钱仁康先生著、译作书后索引主要分为两类,其一,音乐作品索引,如《音乐欣赏讲话(上/下)》(音乐作品索引)、《外国名曲逸话》(作品索引)、《黄自的生活与创作》(作品目录)、《音乐作品分析教程》(分析作品索引)、《莫扎特书信集》(作品索引)等。其二,人名索引,如《欧洲音乐史话》(音乐家索引)、《莫扎特书信集》(人名索引)。其中,音乐作品索引的编制很有特色。

1.1  编排体例

钱仁康先生在音乐作品索引的编排方面,视被索引文献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方式。第一,涉及多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以作曲家的姓名作为索引的副标目,并按作曲家姓名排序。这样处理,无论中外作曲家,文献中涉及到的一部或多部作品便可集中于该作曲家名下,符合一般读者按作曲家查找音乐作品的习惯。除此之外,在西方音乐史上,一曲多名、异曲同名、同曲异名现象以及大量无标题音乐作品的存在比较常见,以作曲家作为副标目加以限定,可以有效避免检索时曲目的甄别麻烦,提高了专指度。

在作曲家的排序上,《外国名曲逸话》的“作品索引”采取了以作曲家出生先后为序的办法,这也是一些音乐工具书较常采用的排序方法。每位作曲家姓名后附以其生卒年,再按出生先后依次排序。《音乐欣赏讲话(上/下)》因涉及中、外音乐作品以及中国各地、世界各国的民歌,所以,编排上首先分为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两大类,每类采取民歌在前、个人作品在后的方式编排。中国作品部分,按作曲家姓氏音序排列,并于同声母的姓氏前以拼音大写字母标识区分,便于读者快速查找。外国音乐作品部分,以作曲家姓氏原文(附以中文译名)字母顺序排列。《音乐欣赏讲话(上/下)》是一部写给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普及性音乐赏析类图书。原是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讲座编写的广播稿,从19801月起开始播出,后来陆续在北京、沈阳、吉林、黑龙江等20多家省市电台重播。1981年应广大听众要求整理成书。该书初版时没有“作品索引”,1984年再版时,特意增加了长达13页涉及一百多位中外曲作家近四百首的音乐作品索引。由于索引充分考虑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和一般大众对音乐作品的检索使用问题,钱仁康先生将中外各类音乐作品条分缕析,编制了深入细化的“音乐作品索引”,专业性实用性相结合,十分易于读者快速准确查找所需作品。这套书在全国普及音乐活动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音乐作品分析教程》是一部写给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特别是作曲专业和音乐学专业学生的“音乐作品分析”教程。分析的作品对象以西方巴罗克-古典-浪漫时期和中国现代作品为主,旁及西方现代作曲家的声乐-器乐套曲和戏剧音乐。由于使用对象专业性强,目标明确,编者一改《音乐欣赏讲话》书后索引深入细化的编排方式,将中外音乐作品混合编排,以曲作家不分中外按姓氏音序排列。为提高检索效率,相同音序前再辅以声母加以区分。这套“分析作品索引”非常适合已具备一定中外音乐史知识的专业学生检索使用,该书获上海音乐学院2002年度科研评奖教材一等奖[3]。

第二,涉及单个作曲家的作品索引编排,钱仁康先生也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式。《莫扎特书信集》是钱仁康先生根据英国音乐学家布洛姆选编的同名书信集编译的,“这些用自己的语言流露自己的思想观点、性格特征,讲述生平事迹的书信,无疑是研究莫扎特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有助于理解他作品的重要文献”[4]。为此,先生苦心孤诣,不仅编制了“人名索引”(21页,300余条)、“作品索引”(7页,130余条),而且为便于读者阅读莫氏书信时需要查考每一封信是在哪一次旅行中写于何时何地,专门撰写了“莫扎特旅行年表”,绘制了“莫扎特旅行路线图”以供读者参考。书后的“作品索引”,采用了音乐学界约定俗成的克谢尔(Ludwig Von Kchel)的编号(K.)由小到大依次排序。克谢尔是奥地利植物学、矿物学家,对莫扎特作品怀有浓厚兴趣,作有莫扎特作品《编年主题目录》。克谢尔给莫扎特每部作品编有“克谢尔编号”,此后莫扎特的作品即广泛采用这套编号。作品编号与作品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作品对应的编号作为副标目编排莫氏音乐作品,专业性强,符合业内人士检索习惯;作品名称中文、原文互相对照,兼顾了一般读者的检索使用。

《黄自的生活与创作》一书,最后一章为“作品目录”。严格来讲,这并非该书的内容索引。“目录”不仅涉及到书中论及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黄自先生的部分作品,而且作为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包罗了黄自先生创作的所有作品。全部内容按类编排,分为管弦乐、清唱剧、室内乐、复调音乐、合唱歌曲、独唱/齐唱歌曲、改编歌曲、专著、论文共计九个大类。每类每一作品下撰有详细的解题,包括首演日期、指挥、乐队、演奏/唱形式、作品主要章节内容、作品(单行本)出版单位、出版时间或发表刊物名称、卷期等。歌曲、改编歌曲特别注明词作者和原歌曲作者以及被收入文献名称等细项。论文均注明发表时间及刊物卷期(相当于篇名索引),未发表的也特别注明。笔者分析,原书篇幅有限,仅104页。内容条块分明,作品分析自成一章,仅分析了黄自先生的12部主要作品。若编制作品内容索引,检索意义不大。而作品目录作为全书内容的一部分,既与全书其他内容相辅相成,又自成体系,可以为读者全面展示黄自先生的全部创作情况;同时给出了作品文献出版发表情况,便于读者于更大范围查找搜索。因此,作品目录是有关黄自先生全部创作状况的一部内容充实的综合性目录索引。

1.2  索引地址的标示及其他

索引地址的标示可以指引读者获得索引标目所指示信息的地址或位置,通常采用被标引文献本身具有的特征,如页码、章节号等。钱仁康先生在《外国名曲逸话》的作品索引中采用了“篇目号”标示的方法。全书共分为一百篇,索引中每一曲名后[  ]内的数字即指的是该曲所在正文的篇目号码。这种标示法属于一种间接的索引地址标示,虽不如页码法更精确,但简明、经济。由于全书各篇目内容大多短小,少则一页多则三页,基本不会影响读者对相关音乐作品的检索。其余书后“人名索引”、“音乐家索引”、“作品索引”的索引地址标示,钱先生均采取页码标示法。这种方法直接指向作品或人物所在正文的页码地址,指示明确,有助于提高检索效率,是一般图书索引普遍采用的标示法。

为便于读者使用书后索引,钱仁康先生在一些索引前附有简短的索引前言,用以说明排序方法、地址标示方法等。例如《莫扎特书信集》“人名索引”的“说明”部分,除说明人物按译名排序、按页码地址标示外,还特别说明“莫扎特的父亲、姐姐和妻子在书信中出现频繁,一律不列入本索引,他的孩子也不予列入”,提醒读者避免不必要的误检。此外,索引标目中人名后以括号附以外文原名,作品名后以括号附以原文及作品号、乐章号等的作法,无不显示了钱先生书后索引编制上的为读者所虑的细致、独到之处。

索引的标引深度可以反映对图书内容的揭示程度。纵观钱先生的书后索引,由于图书的内容性质,音乐人物、音乐作品成为主要的索引项目,不仅整体揭示全面,而且每一标目下尽量完整揭示,反映在文献地址标示的数量上,许多标目多达十余个甚至二十个,如《莫扎特书信集》“人名索引”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一部好的图书加上好的索引将会使图书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钱仁康先生的著译作,不仅大多附有内容索引,而且许多书后还附有如名词解释、音乐文化历史年表、旅行路线图/年表以及与图书内相关的附录内容等等,为读者深入学习、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2  书后索引介绍

钱仁康先生于耄耋之年发表了万余字的长文《音乐辞书纵横谈(上/下)》[5],系统论述和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各种音乐辞书及其使用、类别、特色、体例等。文中多次论及英国麦克米兰公司出版发行的巨型音乐工具书《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6版,共20卷),并专门推荐介绍第20卷卷末所附的长达87页的“非西方音乐及民间音乐条目的名词术语索引”。如先生介绍,该索引属于一部专题性的内容索引,包括辞典正文中出现的全部有关非西方音乐以及民间音乐术语。其内容包罗乐器、舞蹈、戏剧、流派、音乐形式、剧目、理论、音乐家、音乐事件、演出、歌词、歌剧等,其中民族民间乐器种类繁多、名目复杂,声乐、器乐表演技巧极其丰富。索引中的这些名词术语,除了沟通辞典正文外,还在索引内部互相沟通,简短的一条索引,即汇聚了一个个相关非西方音乐、民间音乐术语在正文中相应的位置。该索引对于民族音乐学(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钱先生还专门举例,详细说明。

除此之外,钱仁康先生还介绍了第5版《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的文学家条目(如李白、莎士比亚、歌德、席勒、海涅、拜伦、裴多菲等),指出这些条目非专家所写,而是技术编辑所作的索引。以“歌德”为例,介绍了各位文学家条目下集中了全书中出现该作家名字的作品名称和页码,读者如果要了解有哪些作曲家的哪些作品是用该作家的诗作作曲的,即可查阅该作家条。

钱仁康先生的上述索引介绍,不仅直接指引读者有效使用工具书,也体现了先生对图书内容索引的关注与重视。

3  钱仁康先生书后索引思想探源

钱仁康先生为图书编制索引,向读者宣传、推荐相关索引,显示了一代著名音乐学家、教育家对图书内容索引问题的重视。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以广博的学识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在中西音乐史学、音乐分析学、音乐文献编译、音乐源流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

先生学识渊博,精于文史。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使得先生谙熟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索引文化。到了上世纪20-30年代,我国索引事业完成了从古代索引向近代索引的过渡,大批著名学者和图书馆界先驱人物参加的广泛的索引宣传运动,唤起了学术界和图书馆界的觉醒。这项索引史上著名的“索引运动”倡导人们要重视索引,并且大力开展索引编纂和索引研究。钱先生1930年考入无锡师范,1932年考入上海美专音乐系。1933年起,陆续在林语堂先生主编的《论语》半月刊上发表文章,这些文章共计有17篇,还应邀出席林语堂先生对该刊作者的家宴[2]。林语堂于1917年最早向国内介绍了西方的索引方法,对当时国人理解索引,编纂并应用索引工具开展学术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6]。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思想活跃的年轻人,钱先生所尊崇的学界前辈林语堂先生的索引学思想,以及当时大批著名学者和图书馆界先驱人物广泛参与的索引宣传运动,不可能不对这位有志于学术有志于音乐事业的年轻的钱仁康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在索引运动带动下,当时我国出版的图书开始流行书后索引[7]。这一图书出版的新现象,对于好学、求知欲旺盛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创作研究的钱仁康先生必然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钱仁康先生学贯中西,拥有丰富的西方音乐文化知识和深厚的外语功底,先生的几部在音乐学界广获赞誉的欧洲音乐史,以及翻译、校订的许多图书、工具书等就是很好的说明。西方学界和出版界非常重视图书索引,图书索引于学术著作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在广泛接触西方音乐文献,借助书后索引深入研读文献的同时,西方的图书索引文化以及图书内容索引的实在功能也必定会对先生的索引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上述诸多因素影响下,钱仁康先生的图书内容索引思想逐步形成,并逐步体现在一部部著译作书后索引的编制实践以及对工具书内容索引的推荐介绍中。不仅如此,钱仁康先生的书后索引工作也折射出先生对学术规范的尊重以及高尚的学术品德。尤其在国人目前索引意识普遍薄弱的环境下,钱仁康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编制图书索引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图书索引编制既是一种学术规范,也显示了一种学术境界,它体现出一位睿智老人的学识与对后学的关怀。愿钱仁康先生的书后索引成就能对后学有所启迪。

 

注释

1  参见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1994年第4期“钱仁康教授80寿辰,从事音乐活动60周年专号”。

2  参见《庆贺钱仁康教授九十华诞学术论文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研究所编,上海音乐学院20044月出版。

3  参见《人民音乐》2009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丁玉玲,夏侯炳.1979-2008年我国图书内容索引的研究综述[J.中国索引,20092):24-30

2  钱亦平.学海浩瀚纵笔成趣:为父亲钱仁康先生九十五华诞而作[J.人民音乐,20094):19-24

3  王丹.音乐学家、作曲家钱仁康[J.人民音乐,20094):274  钱仁康编译.莫扎特书信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12

5  钱仁康.音乐辞书纵横谈[J.音乐研究,19943-4):81-8794-100

6  王雅戈,侯汉清.万国鼎先生索引成就研究[J.中国索引,20083):60-65

7  平保兴.作人书后索引观论析[J.中国索引,20092):62-65

 

景月亲  女,196712月生,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