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索引研究的现状与走向 ――记2009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索引学会国际研讨会 叶继元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5

国际索引研究的现状与走向

――记2009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索引学会国际研讨会

叶继元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210093

    介绍了2009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索引学会国际研讨会概况,通过会议主题和代表发言的内容,概括为出版环境对索引的影响、网络信息的标引、人名等标引技术、索引的市场需求、索引者的社会网络五个方面的现状;为电子图书编制索引和用户自编索引为两大走向。会议给笔者有三点启示:索引仍是组织文献及信息的利器;迫切需要首先为图书及各种形式的信息编制索引;学术会议既要严谨务实又要生动有趣。

关键词  索引   索引者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索引学会    国际研讨会

 

1 会议概述

2009101517日,北半球的中国还是金秋时节,而南半球的澳洲悉尼市却春意盎然,此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索引学会(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Society of Indexers)二年一次的国际研讨会在悉尼市中心的Marriott宾馆举行。从宾馆高层住处的大型落地玻璃窗户望去,著名的海德公园就在下面,参天的大树,绿色的草地延绵数公里,蓝天白云,天高气爽。著名的悉尼中国城离宾馆仅数里之遥,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吃到纯正的中餐,包括台湾小吃。美国、英国、加拿大、伊朗等国索引学会的代表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当地代表7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笔者以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的名义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代表中国索引学会在大会上作了题为“Current Activities of the China Society of Indexers and Some Lastest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的发言,介绍了中国索引的创建、组织结构、挂靠单位、会员人数、近期兰州的会议及其主题、研究的热点问题,重要学者的学术观点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情况,其讲演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兴趣,增进了各国同行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扩大了我国相关学科及专业在国际上的影响,为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次会议的主题是“The Practice of Indexing”,会议围绕主题,对数字化出版环境下的索引实践、各种学科、各种类型元数据、词表、及人名的标引、显示、图表的标引、索引者的社会网络等问题,以大会报告、分场报告、小组圆桌讨论等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发言者中既有各国资深索引专家,亦有在著名国际出版社工作多年的出版专家。从各位的报告和听众的提问,可以了解索引研究的现状与走向之一斑。

2 索引研究的现状

2.1   出版环境对索引的影响

会议特邀UNSW出版社社长,曾有牛津大学出版社丰富工作经验的Derricourt博士发表了“出版环境”的演讲,作为一个学术出版者,他讲述了学术交流和电子出版的过去与未来。他用详细的英文出版数字和电子图书与纸型图书生产成本的比较,说明出版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媒体的出版量越来越大,但纸型的图书也还有相当的数量。电子图书与纸型图书的各种销售商业方式还在竞争,谷歌图书合作项目计划、开放存储方式等还没形成固定的模式。不管出版的形式如何变化,但关键的是图书的内容,这是促进出版的最强劲的动力。Derricourt博士对目前出版形势的分析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出版物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版,其内容都是最重要的,都必须被索引,而没有质量的索引对于需要查找精确信息的用户来说是无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出版环境的变化,编制高质量的索引仍具重要价值。

2.2   网络信息的标引

会议有一个专题是讨论对网络信息的标引,包括对网站和网络文献编制字顺索引和创建元数据,诸如标引规则、词表、索引显示和编制索引软件的选择;HTML索引的示范;网络文献元数据与字顺索引的比较;以Amazon为例,概念的自动抽取的评价等内容。网络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的新事物,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对索引及其研究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从本质上说,索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样适用于网络信息的组织和排序,但网络信息量大、良莠不齐,传统的做法有的可用,有的则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网络化时代,掌握索引的主动权。

2.3   人名等标引技术

会议中有不少论文和讨论涉及索引中的人名问题,诸如如何标引澳大利亚本土姓名;如何从参考目录表直接创建大型人名索引;怎样标引个人姓名、不同的姓氏和已婚姓名;亚洲人名如何标引等。对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如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如何区分1949年前常用的威式拼音法和目前常用的汉语拼音法,孙中山的别名、外号,如孙逸仙、孙文、孙大炮、孙总统、孙总理如何标引和规范,中国满族姓名,如爱新觉罗溥仪,如何区分姓和名等。国外代表对这些具体标引问题讨论得很细,反映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日益重视。从讨论中可以看出,国外一些索引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丰富的了解和知识。期间笔者连说带写也饶有兴趣地与他们谈了中国人名、笔名、别号、室号、少数民族姓名等的复杂情况,得到他们的赞赏和鼓励。

除人名外,也讨论了标引地名,如街道、建筑、教堂、学校、公园等名称的标引;图表、照片的标引;索引之索引;比较不同索引的风格和词汇;智力联机搜索工具;词表评价;索引款目的分类;标题词的选择;数据库索引;20世纪60年代的索引活动;索引的视觉吸引等问题。有一个圆桌会议专门讨论了各门学科或领域的索引问题,诸如对澳大利亚的法律索引的不同类型,索引人是否应具备或具备多少法律专业知识、对PDF文件、对硬皮精装书、对段落编号与页码的处理等。对医学和自然科学索引的讨论则包括医学索引的特殊性,拉丁文术语、药名的不同拼法、化学结构名称、微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术语名称、古典名称与贸易名称、化学名称与药名之间的区别等。有关烹饪图书索引,则探讨优秀的烹饪图书索引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编出好的索引和构建最好的索引结构。会议对索引的技术问题都进行了讨论,比如,何为数据库索引?主流看法是:它是指用一个可控语言标引有关资料使之进入相关的数据库。这些“有关资料”的书目信息范围包括图书的章节、期刊的论文、网站、网络文件、档案资料、以及视听资料、博物馆实物等。但不包括图书馆目录。

2.4   索引的市场需求

有一个圆桌会议专门探讨索引市场的需求问题,诸如有多少业余历史学者准备愿意为专业索引付费?家庭和当地历史索引的用户是哪些人?怎样最好地预测他们的需求、兴趣和特别的知识?等等。国外的索引者大多数是“个体户”,即自由职业者,也可能自己开一个索引公司,如美国的代表Jan C. Wright,她自1991年起就有了名为“Wright Information Indexing Services”的公司,她是一个分类学家、词汇控制学者,在加利福利亚大学Berkeley分校讲授索引课程,是索引者网络和联机索引者社会网站的发起者,在软件文件、嵌入标引、联机系统标引方面有丰富经验,2009年她编制的索引获得了美国威尔逊优秀索引奖。又如美国资深索引专家Frances S. Lennie创建的CINDEX索引公司,CINDEX能提供编制索引软件,具有简单、灵活、处理数据高效和免费注册等特点。又如澳洲和新西兰索引学会前主席、此次会议的主持者之一的Alan Walker先生也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也是一个作者、编辑和歌剧演员,善弹唱,曾在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工作,并在新南威尔士大学信息、图书和档案、继续教育系讲授索引等课程。笔者曾问过Walker先生,为一本书编一个索引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得多少报酬?他说一般要两个星期,几百澳元到一二千澳元不等。许多出版社和明智的作者都是主动要求为索引者为他们的图书编制索引。如果有足够的需求,索引者养家糊口不成问题,且工作时间灵活、自由度大,尤其对于刚做母亲的白领而言,既能照顾孩子,又能从事专业工作;既能与外部世界保持接触,又能增加收入,是很不错的选择。英国索引专家Hazel K. Bell女士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多数索引者都是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即使暂时不编索引,也可从事其他文字工作。据笔者观察,国外的出版社和作者对索引的重要性认识清晰,经常要找专业索引者编制索引,因此一个有声誉高质量的索引者,其业务需求会源源不断。总体看,随着各类型出版物的不断增多,只要抓住机遇,索引的需求应不会减少。

2.5   索引者的社会网络

索引者的社会网络是代表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上所述,国外索引者大多为“个体”单独作业,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情况下,索引同行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大家合作来解决”。在网络化条件下,通过网络建立索引者及其有关职业者之间的联系,方便高效,以便于大家探讨问题、共享经验、应对挑战。目前国外各国的索引学会交流频繁,各学会的年会都按照国际索引学会的规则相互邀请,已形成了较为顺畅的社会网络。无疑,这种网络在应对索引未来发展遇到的问题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3     索引事业的走向

美国专家Jan C.Wright在会议最后的压轴报告“FuturePracticalities”中,预测了今后索引事业的走向。她认为原有的索引之路没有走到尽头,新的索引领域正待开辟。因为图书仍在发展,其销售量比以前多。澳大利亚2008年图书销售比上一年增加2%、新西兰35%的出版者说他们的业务在增加,12%的出版者说在下降。在美国57%图书购买者是妇女,她们购买了65%的图书。精装、平装图书年增长11-15%,而电子图书年增长173.9%,在网络上的图书仍然需要被索引。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信息需要被精确地索引,仍然需要人工分析。因此要将索引的技巧从图书上升到所有的信息。形象地说,就是“交结新的朋友,维持老的朋友”。传统的索引、联机索引和搜索都将发展,出版者将为精确地标引付费。可控语言和分类、词表、描述依然需要。对于索引者而言,重要的就是健全控制语言和分类、收集专业术语和促进标准化。要平衡各种标引:个人标引与社会标引、特殊标引与标准标引、自由标引与控制标引、外行标引与专业标引。她总结出今后的两大走向,一是电子图书的出版正在改变阅读习惯,因此索引者要准备与出版者讨论对电子图书的索引问题。二是用户将渐渐地自己发现和标引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每个人用自己的术语来标引,并对有兴趣领域会深度标引。每个网民都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标记,且每天要标引。这两大走向(为电子图书编制索引和用户自编索引)既对索引事业带来影响,又可能提供新的机遇。

确实,索引者要对着两大趋势有足够的重视。如果能及时将索引的有关原理和技术及时用于数量日益增多的电子图书上,又能及时对广大用户提供基本的索引知识培训,那么索引者不仅能继续为纸型图书等编制索引,而且能为电子图书编制索引。更有市场潜力的是,数量庞大的用户将被作为培训的对象,这确实是机遇。但如果没有抓住机遇,墨守陈规,那么索引事业将会受到重创。每个索引专业人士不能不警惕而有所作为。

会后,应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TS)人文社会科学学院GobindaChowdhury信息与知识管理(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Management)教授之邀,笔者访问了该学院,交流了有关课程设置和科研情况,并参观了该校的图书馆,碰巧在该馆接待人中有一位我校校友,“世界真小”。

此次开会和访问,短短几天,但印象深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启示。

4 几点启示

4. 1 索引仍是组织文献及信息的利器

“索引”尽管是舶来品,但长期以来,在组织和检索纸型中文文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此,不少人会认为,在网络化、数字化条件下,索引即使不是风光不再,至少其重要性也将大不如前。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它混淆了索引原理与索引具体处理方法的区别。索引原理是指对文献或信息,不论其是何种形式、载体,都必须要能被“组织”或“控制”,如此则首先就要对其进行筛选和评价,并要使其“有序化”。在网络化、数字化条件下,文献量和信息量越来越大,良莠不齐,更需要筛选、评价和有序化。因此索引的原理在新形势下不但不能失灵,相反更要加强,要开辟新的领域。至于索引的具体处理方法,那一定要与时俱进,必须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最先进的技术。如果能将先进技术的优势与索引专家人工智能优势密切结合起来,那么在新形势下,索引仍是组织文献及信息的利器。

4. 2 为图书等信息资源编制索引势在必行

早在80多年前,燕京大学索引学社、图书馆学界、学术界、文化界等有识之士一直在倡导为新出版的图书等资料,至少为学术著作、教科书编制书后索引,但时至今日,成效甚微。就其原因,固然很多,但缺乏对索引的正确认识,急功近利,没有社会的全局意识,没有一种为读者用户着想、要节省他们的时间、方便他们的检索和研究的观念是其中一大原因。说到底,还是全社会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素养和文明程度不高的问题。按理说,目前编制索引的物质、人力条件都远胜于前,但为什么还不能比以前做得更好?目前我国每年出版27万种图书、几十万篇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也越来越多,网上数字信息资源更是海量,索引的市场需求应该很大。可以趁近年中国国家标准GB/T22466-2008《索引编制规则(总则)》颁布和正式实施之势,向图书情报界、出版社、广大作者群,包括研究生普及索引知识和编制方法。如果我国的出版社和数十万作者能像国外那样主动要求编制索引的话,那么索引事业会有巨大变化。可以首先较大规模地普及图书后的索引。几年前侯汉卿教授曾倡导,如果目前因各种因素较难推动图书后索引编制的话,那么可以先从博士论文后编索引开始。此建议很有意义,如实施,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索引意识和操作技巧,而且能对论文内容精致校对、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更重要的能为今后的论文利用和深层次开发提供方便。

4. 3 学术会议既要严谨务实又要生动有趣

笔者迄今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会,对不少会议留有深刻印象,此次会议亦然。会议的组织严密,计划性强。比如会议的前一天是专门为初入行的索引者提供索引实务培训,需收费,代表自己选择,由国际著名索引专家讲解基础知识、网站标引和编制软件等知识。在会上还发布一本专为编制图书索引的新书,该书是作者2007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的《IndexingCompanion》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详解索引原理、原则和实际操作,由100个问题和答案构成,简明扼要。又如会议注册时间过期的,需要多交注册费用,用经济手段保证参会人数。不像国内许多会议,代表人数快到开会时才知道人到底来多少,增加会议组织成本。又如负责办会的就两个人,从会议材料的起草、打印、分发,人员的报到注册接待,到会议日程的安排、主持人、发言人的次序等全权掌握,效率很高。会议的各种报告都事先有充分的书面准备,讲演言之有物,听众积极介入,提问尖锐但态度不失优雅与温和。他们那种认真讨论的气氛可能与他们都带着问题来、都想从讨论中获得启迪有关,这也就是他们宁愿自己付费花时间也要来参加这样的同行聚会的原因所在。在正式的研讨时严谨,但在晚宴聚会上则安排的生动有趣。比如由学者、出版者和索引者代表组成的评奖委员会为出色的索引作品颁发优秀奖,为有贡献的人员颁发终身会员奖,评语和获奖感言均十分有趣。又比如,入场式每人发一个号码,会上将抽奖,奖品是价格适中的业务专著。这次会议的二个主持者之一的Alan Walker先生获得终身会员奖的殊荣,这种奖主要是精神奖励,也有一点物质奖励――终身免交会员费。值得一提的是,Alan Walker先生对中国索引学会非常友好,对我的安排和接待也很周到和热情。他亲自到机场接笔者到宾馆,会后又邀请笔者到他家小住几日。他曾于1999年以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索引学会主席的名义应邀出席中国索引学会在大连召开的年会,并作报告。在他的书房里,赫然挂着当年中国索引学会送给他的中国国画。他将在大连等地拍摄的照片一一展示,特要笔者回国后向几位朋友问好。站在他的住处的阳台上可以清晰地眺望著名的悉尼大剧院建筑。他的家既是生活之处,又是工作之所,房间布置简朴而优雅,大尺寸的钢琴放在客厅一角,别具风格的各种图画和艺术饰品错落有致,悦耳的轻音乐缓缓流淌,工作及生活环境十分惬意。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有趣的人是英国资深索引专家、国际知名期刊The Indexer 的编者 Hazel K. Bell女士,她因年老未到会场,但以视屏形式作了报告,并与代表即时通过会场扩音国际电话连线进行提问和回答交流,效果挺好。她曾在她的著作《索引和索引人的真实与虚构》中写过一首诗,名为“生活:不是索引”(也曾被收录在《英国索引学会千年文集》和《美国索引学会的关键词》中)。她用自嘲、反讽的笔调,描绘了索引者平凡而伟大的“蜡烛”精神,后题名被修改,由她的儿子、著名歌手Aidan Bell改编成抒情歌词,并亲自谱曲演唱。当晚会上播放该歌曲的录音时,各国代表欣喜异常。当时笔者也多有感慨,当即表示要把歌词介绍给中国同行。回国后即请我的学生袁曦临翻译成初稿,经笔者押韵、修改、润色后录于此,以飨读者,也以此诗作为本文的结束。

索引者之哀歌

将无序变成有序,

这是索引者之目的。

遥想上帝初创万物,

那是多么完美的奇迹!

而我竭尽全力,

不为别的,只为让一切准确清晰,

所有的文本都被最有效地索引标记。

然而,我的书桌却纷乱无比。

 

索引词引导读者寻觅,

抽象的概念通过大小标题,

以优雅的方式,一一分析,

如此准确,如此简易。

错综复杂的概念模式,

通过互见参照,优美的字母序次,

整合为一体。

因此我的屋子要一片狼籍?

 

标题的结构如此精密,

恰当分类,缩行排列

一切,那样的井然有序,

于是意义在层次结构中得以确立。

如果你问“这样的整序是否已完美无隙?

我会自信地答曰“是的,完全如此!”

一切是那样的精确、简洁和统一。

那么我的生活为什么要如此紊乱不齐?

 

注:本文也将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8期上。

 

参考文献

1 ThePractice of Index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Society of IndexersConference, 200910: 1517. http://www.anzsi.org/site/2009_Conference.asp.[2010-01-18]

2 Bell, Hazel K. Indexingin the ‘60s, ff. ANZSI Conference, 2009

 

叶继元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