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与索引
郑小枚
(海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海口570228)
摘 要 课题源自研究者思虑中问题的悬临,它在索引中诞生和成型,又以成型的文献形态向索引回归。因此,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如何自觉地考虑课题与索引的关系,如何反哺与回馈索引,已经不单是科研工作者对利用索引的一般认识,而是当代学术规范的要求,是信息社会对信息使用者的素质确认,应像爱惜环境那样珍视、维护和发展索引,让索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相伴相携,生生不息。
关键词 课题 索引 关系
当学术研究愈来愈专题化、任务化时,课题便产生了。课题凸显了研究中的问题背景和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呈现了问题探究的时段性,即它不是漫无边际的思想游疆,而是须在特定时间中完成的解析、辩难与梳理工作。因此,课题是研究者思考视域中的问题对象和范围,即是思考中确立的问题体系,以及在辨析中逐渐清晰起来的研究意义。
课题不仅是集中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且是考辨和反思深入的具体凝聚。为此,在课题的线索、引申方面,索引的作用举足轻重;同时,在课题的过程和终端,课题本身所呈现和演绎的索引系统,又成为课题自身丰富性的展演。在此,课题与索引是相互牵引、相互照见的物自体。
1 索引中的课题
课题往往源自研究者思虑中问题的悬临。当问题具体化为若干个问题分支并构成问题体系时,对问题的追溯和考辨,乃至在这种追寻中的疑问就浮现了:事情为什么会是这么一种情状,根源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与其他因素构成什么关系,等等。为了证实或证伪研究者的疑问,对相关资料的搜寻、对这些资料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之思考和进一步追索,就成为课题研究中循环不已的入思状态。索引在这里,常常成为课题深入时的启示和引导。
1.1 问题线索的索引
对于研究者来说,这个世界“没有事实,只有阐释”[1]。尼采所揭示的“阐释”,指出了人们在理解事物时,往往忽视其事实而更热衷于意义的建立之偏好。当这种意义的建立走出哲学唯理论而进入一般的探讨领域时,为阐释所确定的目的和范围,就在思想的缠绕中纠结成课题的样式。
在问题出现时,围绕着对问题的辨析和思考,常常使一个问题本身不可能单纯地深入下去,而总是牵出与此相关或相近的诸问题。或者可以这样说,问题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往往体现为系列、组合或系统。因此,对课题的研究,便具体为对问题诸方面的解决,这时,特定的问题作为对象的身份时常又隐含着问题系列的诱因,即问题本身成为索引,使课题的深入成为可能。
例如,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难以绕过对各种风格与流派的研究,其中难免涉及“叙事”与“抒情”孰重孰轻、孰主孰偏的辨析,由此又将引出中国散文源头关于卜辞、诸子散文、史官文学的探讨,以及另一个源流《诗经》中“风”诗抒情传统的研究。沿着这些索引追寻下去,关于中国散文的课题才可能浮现出其原本的样貌,而且随着问题线索的展开,索引所导向的处所从不同的方向共同指向一个聚点,从而使研究可能得以深入。
1.2 文献链接的索引
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是资料的搜寻,研究者必须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基本的设定:必须掌握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即关于这一问题,前人、旁人都探讨过什么,探讨到什么程度,得出过什么结论,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与本课题有什么关联,而本研究所能解决和突破的是这一问题领域的什么方面,突破的程度如何?由这些考虑组成的研究设定,决定着课题的导向和价值。
资料搜寻的结果将凝结为课题研究的背景――文献概述。这既是课题研究的背景,也是课题展开的起点,同时成为课题深入的平台。在这里,索引便是一切。所有的文献无一不是靠索引牵出与获得的,此处,重要的是索引方式的多元引入。文献的全面搜寻首先得依靠网络文献以及几个大型文献库,全文数据库不但可以集中、便捷地查寻相关文献,而且可以在相关链接中寻入文献的“山洞”,从而发现所需的资料宝藏;其次,传统的图书馆藏书是重要的搜寻源地,而在仔细辨读当中,内容所引出的线索又将成为重要的索引;第三,由于网络购书网的建立,也从图书介绍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新的资料索引源,它往往以详细的目录、重要文摘节选、评介评论等方式推介图书,比一般图书馆仅标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等简单介绍更能呈现文献性质;第四,各类文献中的“参考文献”是一个该文的引文线索,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索引源,它汇集了相关内容的文献,展现了研究者所建立的研究平台,是一个宝贵的资料索引集群;此外,工具书、期刊专栏、专业网站等许多明示或潜在的资讯,都可能成为课题索引的资源。在这里,寻查者的有心和细心,是多方面获取文献资源的关键,在这点上,索引线索的寻觅,与考古探宝十分相似。
1.3 索引的课题意味
课题在索引中诞生,并不仅仅指一个课题的探索,是在索引牵出的资料堆里建立其研究基础的,而且还指向对课题思想本身的导引。如:新的想法是如何被刺激出来的,对课题向哪个方向深入与破解,或者某个新颖的见解,都可能来自索引的启发。
在这个意义上,是索引携带和导引着课题,索引托起了课题,索引成就了课题。
在研究中,课题始终游弋于索引的汪洋中,可以这么说,没有索引,便没有课题在科学和思想中的航行,也就没有解决和攻破难题的掘进。另一方面,课题所进行的论证或实证,离不开索引的查证勘误。索引之重要,可以说善于在索引中发现思想金子者,善于在索引中辨别真伪者,善于自觉运用索引为思想的展开和深入助力者,握着课题掘进的钥匙。
2 课题中的索引
课题不仅建立在对索引的利用中,而且成型于对索引的深入的理解中。索引不但是引导课题展开的一条条线索,还是课题本身的参照,它所构成的巨大文献网络将对课题质量具有明显的检验性,它几近无穷链接能力也将是课题潜在的挑剔者。因此,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如何自觉地考虑自己与索引的关系,实际上已经不单是科研工作者对利用索引的一般认识,而是当代学术规范的要求,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信息使用者的个人素质确认,故应成为课题研究者在养成利用索引研究问题习惯的同时,自觉坚守的学术下意识。
2.1 课题归誉的区分
课题的研究离不开对前人和旁人成果的引入,正是在这些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才使问题的深化和丰富成为可能。因此,课题在整体上虽然可以将各种观点和成果容纳进来,使研究具有延伸性,但在呈现这种延伸性的同时,必须区分清楚前人、旁人与本课题的不同成果,即在本课题中,应当区分清楚有哪些基础是前人打下的,哪些工作是旁人做的,在这些成果集群中,本课题所推进的研究是什么。同时,只有将别人的成果归誉区分清楚,本课题的贡献才能彰显出来。
对归誉的严格划分,在法律上可能是一个产权、著作权的法权问题,但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则可能是某一领域问题的发展沿革和轨迹: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之后有哪些相应的子问题构成了其问题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都有哪些人分别做出过什么思考和判断,这些思考如何推进了问题向纵深发展。这些划分与识别,就是一个关于本课题索引结构的建立,人们可以通过解读本课题,得到这个课题发展线索的脉络及其继续向前延伸的启示。传统学术对问题的回溯以及成果归誉,往往是一笔糊涂账,对别人成果的引用也十分随意不拘,常常导致问题脉络模糊、成果界分不清,师承关系含混,因而在清理相关线索时,仅时代或个人的贡献率的分辨,就可能成为争讼不已的话题。
2.2 为商榷留下明确的路标
在课题研究中,为了说明问题而需要大量论证资料,这些举证或实证资料是否经得起推敲,是论证可靠、有力与否的依据,因此,论据不管是引证的案例还是自己做出的实例,都应有明确的出处或说明,以示课题的实证性。同时,由课题引发的争论或不同意见,常常是该问题深入探讨的线索,为了推动问题的延展和深化,研究者应在课题论据中标明可靠出处,为后继研究者“站在前人肩膀上”攀援留下台梯,也为不同见解和观点的争鸣留下商榷的路标。而这种标识的清晰可靠,仰赖于课题研究者对索引价值的认识,依赖于研究者对索引规则的熟练掌握。
2.3 反哺与回馈索引
课题是在索引中建立和成型、成熟的,当一个课题成熟时,它的社会性与价值效应也就开始了,换言之,课题的完成结题,并不是一个课题生命的完结,而是它作为研究成果和文献生命的肇始。而这种成果价值链的启动,又是与索引联系在一起的,即一个成熟的课题本身便是一个索引节点,它以完型的方式汇入了索引的汪洋大海之中,并在索引中真正开始了它意义与价值生命旅程。
此处,在索引中诞生的课题,以返身于索引的方式投身索引、回归索引,完成了一次哲学的辩证,一次诗意的回落,一次世俗的宿命――课题在向自己的学术高度奋飞之后,终归回到索引的大地。因此,索引与课题的关系是玄妙的,也是笃实的,它在启示与引导课题展开、深入的同时,又以课题归宿的方式,将课题同化为自己。这种关系具有很深的哲学意味和戏剧性,一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的“反转”和“辨认”[2]。研究者如何穿过索引表面的服务性,认识它既伫立于课题起点、又是研究终结物的本质,是信息社会对课题严整性的要求,也是当今科学研究水平对研究者的智性启发。
在这种关系中,课题过程在文献归宿的意义上,就成了从索引出发、不断走向索引自身的过程。因此,课题的后续生命便与这种关系紧密相连,在检索、被引率、衰变期的坐标曲线中划出自己的生命轨迹。为此,课题研究的严谨与否,影响着自身在索引中被鉴照的品相和生命价值。具体指标有:(1)课题的创新程度与贡献力;(2)阐述、论证、推导过程的逻辑性;(3)论据或所引资料的翔实程度;(4)引文标识的准确度与清晰度。其实,每一个课题研究者或文献作者在制作文本的过程中,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反哺和回馈索引。如何把课题寓于创造性的思想开拓中,如何把文中(课题中)的索引体系建立完整,悉心和细致地查证核对引文出处,虽然可小可大,但却是研究者在对自己的研究负责的同时,对索引的真诚回报,这种回报将使索引的天地更为广阔,索引的包含更为深厚,索引的线索更为精准。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使得每一个人都在索引中生长与生存,在索引中寻觅与获益,在索引中游弋与沉浮,索引已经真实地成为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应像爱惜环境那样珍视索引、维护索引、发展索引,让索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相伴相携,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尼采.悲剧的诞生�见:尼采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2 亚里士多德.诗学�见:崔延强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郑小枚 1955年生,副编审,海南大学学报副主编,哲学硕士,主要从事编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