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链结构之探讨
孙金立 孙 薇
(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 西安 710032)
摘 要 信息链是以信息为中心环节,描述信息运动的一种逻辑构造。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智能(Intelligence)”五个链环构成。图书馆被誉为社会的信息资源中心,有关信息链的研究必然会促进图书馆的建设,让信息发挥最大的资源功效。
关键词 信息链 链环
德国图书馆学家施雷廷格(Schrettin ger,Martin W)1807年首次使用“图书馆学”这一术语,开辟了现代图书馆学,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1-2]。信息链的研究就是现代图书馆学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研究之一,图书馆被誉为社会的信息资源中心,有关信息链的研究必然会促进图书馆的转型,让信息发挥最大的资源功效。
1 信息链结构的简要描述
所谓信息链,就是以信息为中心环节,描述信息运动的一种逻辑构造。信息链的提出是现代图书馆工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当今社会需要面对信息的飞快增长,在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上,图书馆工作从发现事实,搜集数据,对数据进行解读而构成信息,信息经实践检索与理性加工而形成知识,以知识为基础发展成智力,越来越具有事物线性发展逻辑的特征。
对信息链这种逻辑链的两端进行界定,对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与确定,可以形成对信息链结构的描述。目前学界比较公认的信息链结构是: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智能(Intelligence有学者认为是情报)”五个链环构成[3-4]。
2 信息链的主要链环
信息链从低端――“事实”这个链环开始,逐渐发展到高端“情报或智能”这个链环,各链环按序联结在一起。
2.1 事实(Fact)
笔者认为,事实做为信息链的起点,是事物在人类视野或人类逻辑视野中最原始的映象。人类视野是指人类凭借感觉器官或机器能够感觉到的世界,人类的逻辑视野是人类根据源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逻辑进行科学分析、推理、判断所描写的超出感观世界以外的逻辑世界。
人类知识领域研究中所要面对的任何一个初始映象均可以称之为事实,也就是说人类全部知识的最初信息基础就是事实。事实既是信息链条的起端,也是人类知识的起端。新的事实、新的事实要素或新的事实组合的发现完全可以导致人类知识领域的更新,也可以催生新的学科。
2.2 数据(Data)
信息链中所讨论的数据与一般论文中使用的概念如元数据等还有所区别[5-6]。是对事实进行记录的一组符号,构成数据的符号一般有一定的组织规律,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声频、视频或机器代码。可以看到有些事实出现时就以数据的形式出现,如太空传来的一组无线信号,因此数据也可以构成信息链的起点,在这种情况下数据本身也是事实。
数据可以被接收、认知,但不能被自动地理解,只有被理解后的数据才能构成信息链的中心链环:狭义的信息。
2.3 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概念的使用在当今社会非常广泛[7-9],因语境的不同,信息的定义有数十种之多,也容易导致应用的岐义。本文从广义的哲学意义的信息定义出发,对信息链研究中不同层次的信息定义进行规范与说明。
如果用图书馆工作者熟悉的主题词树方式表达各种层次的信息,可见下面的树状结构:
信息(广义信息,属哲学意义上的定义)
・未感知信息(不进入信息链)
・可感知信息(进入信息链)
・・事实(可感信息)
・・数据(可感信息)
・・信息(狭义信息,既可感又可知信息)
・・知识(信息的升华)
・・情报(传递的知识)或智能(机动运用知识掌握事物的能力)
哲学意义上的广义信息定义是:信息就是对事物的存在与运动状态的表现与显示。一个事物存在与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与显示出来,表现与显示的结果就是该事物的信息特征。
从这个定义出发,可以推导出有一些信息是无法进入信息链的,可以称之为未感知信息。因为客观事物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运动着的,在某些客观事物未进入人的视野或逻辑视野之前,人的意识中就没有对这些事物的最初映象,这些事物的信息就不能沿信息链条形成以后各环节。但在哲学上可以判断这一类信息的存在,而且这些未感知信息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就可以转变成可感知信息。
与未感知信息相比较,可感知信息可以顺利地进入信息链。但在链息链的五个环节中,前两个环节强调的是信息可感,意义为信息可以接收。而只有到第三个环节,即狭义的信息这个环节,信息才即可感又知,意义为信息既可以接收,又可以被理解。
可感知信息反映的是那些进入了人的视野或逻辑视野之内的事物。在可感知信息按照信息链环进行传递的过程中,各链环信息特征反映的是事物在特定阶段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因而各链环所含信息均属广义的信息。例如可以认为事实就是一种事实信息,数据就是一种数据信息,但这些信息在广义信息范围内是一种特化了的信息,用各链环的名称更能代表其特点。
处在信息链中心环节的信息,是一种狭义定义的信息,是指那种既能被人认知,又能理解其现实意义的数据。例如人们既可以观察到某一段DNA序列的数据,又能理解其表达的生物学意义,这样的数据才转变成信息。纯粹的无法理解的数据可以说成是广义的信息,但不能说成是狭义的信息。依此定义的信息链中心环节所规范的信息既有物理的意义,也有认知的意义,是连接物理世界与认知世界的桥梁。
2.4 知识(Knowledge)
信息的出现常常呈现出漫无边际、杂乱无章的特点,必须对信息进行深化处理,使之升华为知识,从而让信息链顺利地传递到知识环节。知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信息的理性加工与升华。经实践检索并经理性凝聚的知识本质上是系统化、有逻辑联系的信息。经过实践检验与理性判断,也可以甄别知识的真伪。
2.5 情报或智能
信息链的最高端链环呈现出一定的混乱与混用,有些学者认为智能和情报是等同的概念,但这不容易被更广泛的受众接受。
情报的主流解释为知识观点的解释:情报是一种为一定目的、有一定效用的可传递的知识,是一种活化了的知识。当然也有用数据、信息的观点来解释情报的。情报所对应的英文,现多采用Information,与信息的英文形式一致,这也是情报与信息这两个概念混用的根源之一,因为英文的Information本身就是一个多重含义的概念。用Intelligence来对应中文情报,也有不适当之处。
智能是Intelligence恰当的中文译名,智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掌握事物的能力,包括分析事物、判断事物、寻找最佳方案等非常广泛的能力。智能是对知识正确而灵活的运用,是事实信息经数据信息、信息、知识信息传递到最高环节形成的综合能力,是信息最光彩夺目的表现。
智能具有强烈的个体或集体心理特征,面对某一事物的等量的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或情报,不同的个体或信息常常做出不同的决策,而其中具有最优智能的个体或集体才能找到最佳的把握事物的方案。
在信息链的五个链环中,中心链环是狭义的信息,但在使用时常常与广义的信息混用。其它的链环均属广义的信息,包括最高链环中的情报。在最高链环中,情报常与信息混用,有时也与智能混用,这是信息链中心环节与最高端环节不太规范的原因。将智能作为信息链最高端的代表是适当的,智能不等同于智能化的信息,而是对信息智能化的应用能力,是一种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3 信息链的图书馆学或文献学意义
图书馆被誉为社会的信息资源中心,信息链这种逻辑结构必然会对图书馆的运作产生影响。
虽然信息链被划分为五个环节,但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与受众接触才能发挥作用,这种接触是通过文献来完成的,电子文献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任务。
图书馆根据信息链不同环节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组织,就会使文献中所含的信息与人的沟通更顺畅。
通过文献的整序,使信息的可检出性增加,应会促进信息在信息链中的运动,发挥信息的最大效能。
通过文献的研究,使低端信息链环所含信息转化为高级链环,促进受众智能的增长,进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耀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持续发展――走向知识管理�图书馆论坛,2005,25(2):11-14
2 张兴华,覃云�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现代情报,2005,25(2):14-17
3 马费成�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的构造�情报学报,2007,26(1):3-13
4 张勤�信息链与我国情报学研究路径探析�图书情报知识,2005,(4):23-27
5 杨淑萍�图书馆元数据保存系统研究中的要素分析�图书馆论坛,2006,26(5):131-134
6 徐文贤�论图书馆数据容灾�图书馆论坛,2005,25(5):24-26,52
7 夏义��解读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论坛,2007,27(1):101-103
8 Chantler-C,Clarke-T,Granger-R.Informationtechnology in the Englis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JAMA�2006,296(18):2255-8
9 Sagrillo-D,Kunz-S.Surfingthe Internet for information on breast augmentation.Plast-Surg-Nurs.2004,24(4):158-64
孙金立 男,1962年生,副研究馆员,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孙 薇 女,1982年生,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