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小事 沈昌文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2

索引小事

沈昌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大陆出版物的繁杂与众多,是前无古人的。就中的确不乏好书,值得翻检。要说目前“无书可读”,委实说不过去。不过,量的增长远过于质的提高,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这里的图书有质量标准。达不到标准,就算不合格品,这不假。但是,不说在质量标准上也可以弄虚作假,就是完全达到了标准,难道就是一件合格品――合乎标准的图书了吗?!

别的不说,学术图书应当有索引(index),这可说是中外通例。可是,任你怎么呼吁,索引之物至今到不得中国大陆的学术典籍上来,不论是哪一家出版社出的书,概莫能外。

中国古典,有人编过一些索引,功德无量。但是今人著译,一律不附索引。最妙的是,外文原著倘有索引,中译本中一概删去。我编书无数,也曾删索引无数。六十年代初实在不忍心再删,做了一个试验:在译本书页边上注出原书页数,然后照样附上原书索引,说明这里的页数是译本的“边码”。这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但至今肯这样做的出版社虽然有却并不多。即使如此,每当我拿起这样一本出版物,总还爱不忍释。但想想近半个来世纪中国在这方面居然一无长进,不禁长叹。国人著作而能自编索引的,也许会有,惜乎我没大见过。不少出版社喜欢重译过去畅销过的旧书,从一个意义上说,也是有意义的事。有的甚至附上原文,加上大量插图,搞得声势浩大。但是,原书的索引未见有人肯补上。地图也尽量少附,免得费劲。这么做,究竟对读者有什么好处呢?

《明报》三月二十九日有一篇妙文《开一扇学问的后窗》,谈索引的必要,广征博引,极有启发。文中谈到大陆学者屡屡提倡索引,而未得果。其实原因也简单:出版业愈来愈追求赢利,索引之事占篇幅不多,而费力太大,在不少人看来,实在划不来。

大家忙着去挣钱,编教辅,卖书号,一刊多号,一物多用,委实没人再操心此等情事。听说,中国最著名的名牌出版集团在编中华名人丛书,我不知道其中有无索引。吾人且拭目以待之。

(转自:《书商的旧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8月出版)

 

沈昌文  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