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彰教授谈专科论著目录编纂 林庆彰 王淙德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10

林庆彰教授�专科论著目录编纂

林庆彰教授 口述  王淙德1 撰稿

 

 

“论著目录编纂除了需要是该方面的专家之外,还必须具有现代图书方面的知识以及文献的掌握能力。”这是林庆彰教授对编纂论著目录所下的按语。换句话说,编纂论著目录必须拥有完整的学术修养,同时还要有图书编目的知识,因为在编纂目录时,只有确切精准地为所掌握的文献资料作分类的工作,才能方便使用者以最快的速度查询到所要的资料。林庆彰教授早在读硕士班时,便曾向其指导教授屈万里先生请教有关经学研究目录之事,由于当时的索引或目录多是综合性的,在搜寻资料时都得东翻西找,苦无一本完备的工具书,因此立志要编一部完整的经学研究论著目录,以方便资料的找寻,同时提升经学研究水平并反映其发展的趋向。

林庆彰教授以其丰富的学养加上早年曾经受过严格的图书馆学训练,自1987讫今,先后编纂了多部有助于学界的专科论著目录。虽然林庆彰教授每每感叹这种为他人作学问的工作吃力不讨好,并且是“苦不堪言”,但基于学术热诚和使命感,仍然孜孜不倦。本文除了访谈林庆彰教授编论著目录的过程及可能遭遇的困难外,同时还讨论其所编纂之论著目录的特色,并在文章最后粗浅地介绍这些目录,希望能给予未来想要从事专科论著目录编纂的学者一点帮助。

编纂目录时应注意事项及可能遭遇的困难

一般来说,论著目录可分为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综合性目录的时间跨度较短,专科性目录的时间跨度则较长。因为专科性目录原本所限定的范围就比较小,若是时间跨度又缩短,参考的价值就会大大的降低。专科论著目录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科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学术高度发展的反映。一部好的专科论著目录,可以引导学术的发展方向。至于目录的下限,必须注意到要往回推一、二年,不太可能编当年度的论著目录,这是因为某些期刊会有拖期的情形,若是将时间定在当年度,则有可能产生漏收的状况。

林庆彰教授还针对目录编纂的困难提出几点看法。首先,在编纂专科论著目录的初期会遇到资料找不到的困难,尤其是1912年到1949年之间的资料,这一段时间国家处于战争动荡的状态,学术资料的保存不完善,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资料掌握,只有靠几种已有的资料索引来整理,例如《国学论文索引》[2]、《文学论文索引》[3]、《人文月刊杂志要目索引》[4]。《国学论文索引》由北平图书馆所编,收录了1929年到1936年的论文篇目,以及19281月到193112月间的期刊一览。《人文月刊杂志要目索引》则由人文月刊社编,收录了1930年到1937年间的期刊篇目。而该时期保留比较完整的期刊则有《图书季刊》及《东方杂志》。《图书季刊》为北平图书馆编,收录年份为1934年至1947年,《东方杂志》则是上海商务印书馆所编,收录的年份为1904年至1948年。此外,余秉权先生编了一本《中国史学论文引得续编》[5],收有欧美地区所见1905年到1964年间之中文文史相关论文期刊篇目。虽然这个时期有些书和杂志已经看不到了,但是有了这些索引,对于国回溯性论著目录的编纂来说,确实相当珍贵。

编纂论著目录存在一些细部工作上的困难。如抄录时体例的统一,每一份期刊的年份著录有所不同,有的用西元、有的用民国,有的甚至只著录西元的后两位数,如1976年却只写上76年,如此所造成的困扰是很大的。又如作者的署名,有的用笔名、字号、堂号等等,除了判定是否为同一人之外,著录时格式要统一。此外书目抄录完成后的分类,又是另外一个困难。林庆彰教授提到当时的解决方法,往往先将书卡按照作者排列一遍,再按照期刊名称排列一遍,先剔除重复的部分,然后才透过现有的书卡来作分类,林庆彰教授也提到了分类需看著书卡,书卡有的才能成为一类,书卡所无的也就不立类。至于分成什么类,则如前面所说的,必须依靠专业素养。以上有关编纂的工作工序以及困难点,林庆彰教授曾编一本工作手册,详细说明这些事项与困难的解决,不过因为时日久远,加上搬家的缘故,这本手册的下落已经不明了。

编纂工作的人手,必须要有一些基础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寻抄书目的工作,但由于这项工作是繁复且无聊的,就如同林庆彰教授经常在课堂上表示,编论著目录是为�人作学问,加上工作的过程“苦不堪言”,所以除了具有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有异于常人的学术热情。此外,对于没有人重视编纂论著目录、编论著目录时没有经费、没有场所等问题,林庆彰教授都颇有微词,因为这些都是很难突破的困难,而林庆彰教授所编的论著目录,大多是以自己的经费且在自己的场地中进行并完成的。林庆彰教授希望能藉由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达到�砖引玉的效果,得到相关研究机构与人士的重视。

编纂论著目录时的大概工作程序

论著目录的编纂有一定的工作程序,林庆彰教授特地把编纂的过程大概的描述了一下。编论著目录在开始时,要先判断资料的来源、丰富与否、从何处获得较为方便。如编《日本儒学研究书目》时,便是先行判断可能在日本九州大学的中国哲学研究室的资料较多,因此从该处下手势必较为快速。另外若是从先前已有的论著目录下手查寻,也会比较快,像编《朱子学研究书目》时,就是以已有的三本前人书目为基础。此外除了平常所熟知的索引或论著目录外,像年鉴、报刊索引或者某些期刊中也会有一些专科的索引,也是很好的起点。还有寻找资料应从资料较多的图书馆下手,之后再进行补抄的工作,这是比较节省工时的做法,如在台北,以“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以及“中国文哲研究所”图书馆的资料比较齐全,因此便以这三个地方为首先考虑之处。当然在进行这样工作的同时,必须确认你所要抄录的东西有哪些,确定要收入的人物、收录的范围,如以《朱子学研究书目》来说,先确定了收录与朱熹本身相关的论著,排除了后来与朱子学相关的其他学者,因为若不排除,那么朱子学的范围实在是太大,可以无限延伸。林庆彰教授说,该书目或许应该称为《朱熹研究书目》较为妥贴。

其次是将已抄好的书卡按照作者姓氏笔画、期刊名称笔画等各排列一次,剔除重复,之后再确定分类的类�,当然在这之前或许可以有一份预先定好的分类表,不过实际的分类还是要视资料的多寡、有无来作删减与扩充。然后逐一将资料纳入,最后打上流水号。林庆彰教授以《经学研究论著目录》续编(1988-1992年)为例,说明编辑的工作时间:若整个完成以一年半计算,抄书卡与剪贴约花四个月,补抄约花四个月,统一体例约花三个月,编排约花三个月,分类与打字、校稿约花四个月。如果以林庆彰教授所的举例和说明为基准,其实不难计算出编纂其他论著目录时所要花费的大概时间。当然,不同的论著目录有不同的困难点,根据林庆彰教授所编的论著目录来说,《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12-1987年)》由于之前较无经验,花了2年的时间;《朱子学研究书目》只花了4个月;《日本经学研究论著目录》编纂过程中,则因为《朱子学研究书目》打断,实际上花了1年半的时间;《日本儒学研究书目》花了八个月;而《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则花了2年。这些论著目录其实都在很短的时间编辑完成,毕竟花太长的时间来编是不符合经济效益的。

林庆彰教授所编之论著目录的特色

林庆彰教授虽然在他所编的论著目录的序中,或多或少地会提及该本书目的特点,但是都只针对该书目而言。笔者在之前的介绍中也曾提及一二,现就林庆彰教授已编竣的所有论著目录一并来看,可以归纳出以下特色:

(一) 自创体例

一篇文章若是分成三次刊载,则列作三条,如

    戴朝福  论语的政治理念与从政情操

        (上)鹅湖 18卷第11期(总第215期) 13-21  19935

        (中)鹅湖 18卷第12期(总第216期) 51-56  19936

        (下)鹅湖 18卷第13期(总第217期) 50-55  19937

如此,则这篇文章所载的时间及刊物期数、页数一目了然,同时可反映这些条目都是亲眼所见并亲手抄录,绝非从�人的目录中誊录。另外,还注意了丛书、期刊、论文集、学术论文等类�。

(二) 体例一致,目录项完备

为了体例的一致,在收集完资料后,会将这些资料按照作者名、书名或期刊名的笔画顺序排过一次。而且为了使目录项完备,更会逐一地复查资料,因此若有目录项不完全的条目,那便是已经找不到原书或原期刊,才从其他目录中转录。

(三)所收的目录时间跨度较长

除了两部续编之外,其它各种论著目录所收条目的时间跨度都较长,《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12-1987年)》包括70余年间的经学研究;《朱子学研究书目(1900-1991年)》包括了90余年间对朱熹的研究;《日本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2年)》包括了90余年日本经学的研究成果;《日本儒学研究书目》更从日本上古至1998年,横跨了1600多年;《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3年)》也包括了90余年的“乾嘉学术”研究条目。

(四)分类细密,方便随寻随

一般的论著目录的分类层级多仅及二至三层,林庆彰教授之分类层级则到达四至五层,例如《日本儒学研究书目》第二编“古代─中世”为第一层分类,“中世”为第二层,“中世”下有“概论”为第三层,“概论”下有“儒学”则为第四层,“儒学”下又有“宋学传入”、“经书注解”等等,此是第五层。如此细密的分类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一种体贴的设计,可以省去许多翻找的时间,随寻随得。在我们看待一本论著目录时,更可以看出此门学术的完整性。不过要作这样的分类,必须编者具备极为丰厚的学养与善体人意之心。

(五) 注重个�性与整体性

林庆彰教授创立丛书、期刊、论文集、学术会议等类,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重视个�性与整体性,如丛书类中会将该丛书中的子目一一列出;专门期刊、论文集与学术会议的论文除了会单独著录于其他各类中之外,在原本期刊、论文集和学术会议类中,也会列出该期刊、论文集所收的论文以及该次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的学者与发表的论文。这样的做法不仅顾及各单篇论文的个�性,同时也兼及专门期刊、论文集与学术会议的整体性。

(六) 附录完整

论著目录后之附录,除了作者索引之外,还会有引用工具书目录、收录期刊一览表、收录论文集一览表,这些附录的作用,不仅提供使用者方便查阅,还能区隔出同名但实际上不同的期刊,如《中国语文》便有台北中国语文月刊社出版和北京中国语文杂志社出版的两本同名的期刊,有了期刊一览表之后,便能分辨出二者的不同。此外,若今后要继续编纂这些论著目录的续编,也能从这些期刊或工具书下手,快速掌握资料。

林庆彰教授编论著目录之成果与其对未来之展望

(一) 林庆彰教授所编论著目录之成果

1�《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12-1987年)》(台北:汉学研究中心编印,198912月)

有鉴于经学为我国文化、思想的根源,加上自民国以来研究经学者日众,成果日多,然而由于几经战乱,资料散亡,加上两岸分隔四十年,学术上的讯息中断,致使未能有一部全面检视这段时间经学研究成果之总帐册。因此林庆彰教授决定主其事,并邀请李光筠、陈恒嵩、张广庆、刘昭明四位先生共同协助,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进行《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12-1987年)》(以下简称《经学目录正编》)之编辑,以彻底整理七十余年间我国经学研究之总成绩。

在此书目之前,有关的目录、索引所收的论著多寡不一,体例驳杂,检索不易,因此本书目的编纂针对了这些缺点作了改进,将体例统一,同时完整地搜罗经学研究的条目,并作有系统的分类。就整个书目来说,共收入14200余条书目,分成经学通论、周易、诗经、尚书、三礼通论、周礼、仪礼、礼记、大戴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古梁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尔雅、石经、谶纬等类,反映出经学研究的全貌。而在此书目之后,许多重要之专科性论著目录的编排格式、收录的时间跨度、范围,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2�《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88-1992年)》(台北:汉学研究中心编印,19995月)

编完《经学目录正编》之后,经过了5年的时间,林庆彰教授在各界的期盼下,继续编纂《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88-1992年)》(以下简称《经学目录续编》),邀集了汪嘉玲、游均晶、张淑惠、侯美珍四位先生共同协助,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收入了15000余条书目,同时也将《经学目录正编》所失收的条目补收。其大分类为群经总论、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及三传、孔子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尔雅、石经、谶纬等类。

因为在编《经学目录续编》之前已经编辑、出版了《日本研究经学论著目录》,受到许多好评,因此决定以《日本研究经学论著目录》为基础,作了以下的修正:

1)在“群经总论”部分,增加了“经书人物”、“经书反映之思想与制度”等类。

2)在“群经总论”的“经学史”部分,增收经学家生平、年谱等资料。

3)“三礼”部分扩大收集与礼相关的资料。

4)将“论语”改成“孔子与论语”,收录大量与孔子相关的资料。

5)收入与经学关系密切之“阴阳五行”资料。

3�《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93-1997年)》(台北:汉学研究中心编印,20024月)

继《经学目录续编》后,林庆彰教授邀集编《经学目录正编》的陈恒嵩先生一起担任主编,另外还找了何淑苹、李盈萱、翁敏修、刘帅青四位先生一同协助编辑《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93-1997年)》(以下简称《经学目录三编》),并由何淑苹先生负责统合工作。

该目在大分类上继承《经学目录续编》,在小分类上更加细密,如“群经总论”的“语言文字研究”部分,《经学目录三编》除保有《经学目录续编》原来的三小类“概述”、“字词”、“语法”外,还增加了“声音”小类;又“分类研究”部分,除了《经学目录续编》原来的“概述”、“天文”、“天人关系”、“宗教、祭祀”、“伦理”、“政治”、“军事”、“法律”、“经济”、“社会”、“文艺”、“其它”外,《经学目录三编》则增加了“宇宙论、形上学、气论”、“逻辑思想”、“天文、纪年”、“人生哲学”、“人文思想”、“心性论”、“义利观”、“中庸观”、“科技思想”,且部分类�下又再作更细的分类,如“政治”部分、“文艺”部分在《经学目录续编》中是不再细分的,而在《经学目录三编》中“政治思想”部分则又分成“道统”、“民本思想”、“经世致用”;而“文艺思想”部分则细分为“音乐”、“美学”。这样细致的分类方式,让使用者在搜寻资料时能更快找到需要的条目。

4�《朱子学研究书目(1900-1991年)》(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5月)

19925月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与中华文化复兴总会为提倡朱子学研究,召开“国际朱子学会议”。此前林庆彰教授一方面已有重编朱子学书目之念头,一方面因应该会议,因而将原本计划于1993年才要出版的《朱子学研究书目》,提前邀请冯晓庭、许维萍二位先生协助编辑出版。

此书目是在赵炳熙先生《朱熹研究论著索引》[6]、戴瑞坤先生《朱子学研究论著目录》[7]以及吴以宁先生《朱熹及宋元明理学研究资料》[8]三部书目的基础上改进与增补,一共收有2251条,分成总论、生平、经学、哲学思想、宗教、自然科学、教育、史学、文学、历代朱子学、对朱子之批评、国外朱子学、艺术、学术会议论文、期刊论文集16大类,各大类下再依需求各分为若干中类,部分中类下再细分为若干小类[9]。虽然此书目所收入的是1900-1991年间的条目,不过对于1900年以前的部分日文条目及1992年的部分中文条目也加以收录。所收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中文、日文、韩文、德文、法文、英文等语言所写的论著;地区上则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地的资料,可说是非常完备。

该书目在分类上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分类较所引用的三书目细密,如哲学思想底下分为总论、形上学、认识论、心性论、伦理学、修养论等,各类再细分为若干小类,更方便使用者检索,二是除将论文集、学术会议之论文散入各类外,还另立“论文集”及“学术论文”二目,使用者可由此见单篇论文与学术会议或论文集之整体性与个�性,对于查阅论文集的全部容或学术会议有哪些学者参加、发表了些什么论文,是非常有帮助的[10]。

5�《日本研究经学论著目录(1900-1992年)》(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310月)

本目录的产生,肇始于1987林庆彰教授编纂《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12-1987年)》。当时收集了相当数量有关日人研究经学的成果,因不宜与本国的研究论著目录相混,故暂时挑出。199112月,林庆彰教授认为日本受到我国经学影响很深,而且在经学研究上有不能忽视的成就,为更进一步了解日本经学的发展,邀请许维萍、冯晓庭、大薮久枝、桥本秀美四位先生,以这些条目,加上《东洋学文献类目》[11]、《中国文学研究文献要览》[12]、《中国思想、宗教、文化关系论文目录》[13]三本书目为基础,开始协助编纂《日本研究经学论著目录》。编纂期间除了在国各大图书馆�集资料外,还曾到日本东京大学总图书馆、文学部图书室及东洋文化研究院补抄和订正资料,最后将在日本当地购得的村山吉广、江口尚纯合编之《诗经研究文献目录》[14]与赖尾邦雄编之《孔子、孟子に关する文献目录》[15]中之条目,�除重复、增补进去,整部目录才算真正完成。

本书目主要反映出1900-1992年间日本学者研究经学之成果,对中日汉学界间的相互了解有极大意义。其分类上大致以《经学研究论著目录》为主,并加删并或扩充,比较特殊的是,此书目所收之欧美地区的经学研究,主要是以在日本发表论文或对日人经学作品有所批评介绍的欧美人士为对象。

6�《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3年)》(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5月)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当时为了推动乾嘉时期经学的研究,因而由林庆彰教授负责筹编《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3年)》,并分�刊于中国文研究所之《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四卷第一、二期中。本书目一开始收入2130条书目,后来为了使整个目录之资料更完整,遂继续由林庆彰教授负责增补,并加入侯美珍先生所编的《四库学书目》之部分条目,共增入约一千余条的书目,仍名《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3年)》。本书目共分四大类:

1)清代学术通论,分成目录索引、学术总论、文字狱、考据学、汉学与朴学、经学与小学、文献学、史学、思想、传记资料等十小类。

2)乾嘉学术通论,分成概述、吴皖学派、扬州学派、嘉道学派等三类。

3)四库学,则分成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要、四库全书总目、目录与工具书,如其中四库全书类主要再分成概述、纂修研究、著录研究、辑佚与版本、七阁四库、影印事宜、禁�与续修、四库未收书目与宛委�藏等七小类。

4)乾嘉学者分论,则起于顾高栋,终于马国翰,共收入74位乾嘉学者,其中如戴震下又细分为生平年谱、著述研究、治学方法、学术总论、经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哲学思想、其它学术研究、比较研究、地位与评价、学术活动等十一小类。

    关于该书目之编辑目的,林庆彰教授在序中说明了三点:第一可确认并了解乾嘉学术研究计划之方向,第二可掌握八十余年间乾嘉学术研究的状况,第三则调查乾嘉学者著作的存佚情形,以为计划进行的依据。

7�《日本儒学研究书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87月)

林庆彰教授在完成《日本研究经学论著目录》之后,对于日本经学已有全面性的了解,但《日本研究经学论著目录》乃是以儒学经典的十三经为主体而编的专科目录,并不能涵盖儒学整体,对于日本儒学的发展演变及各儒学家的著作无法完全反映出来,因此林庆彰教授希望有学者能编辑一部《日本儒学研究文献目录》,为此还曾写过文章[16]呼吁,不过未得到学界之回应,因此兴起编辑此书目之念头。林庆彰教授编纂此书目时考量到两个方面,一是藏书的条件,林庆彰教授以为日本九州大学中国哲学研究室先后有许多研究儒学的当代学者任教过,对于中国与日本儒学的资料掌握与整理,有相当丰富的成绩,当以此为出发点。二是工作人员的适切性,由于需要对于日本儒学有相当丰富的学养之人方能胜任,因而邀请二位这方面专家一起合作,一位是获得九州大学文学博士,任长崎大学副教授的连清吉先生,另一位则是当时九州大学大学院博士候选人的金培懿先生。

本书目共收有7994条书目,分为六编,分别为:

1)总论:分为思想通论、汉学儒学史、文献资料三大类。以下又分数小类,如儒学汉学史下则分为汉学史、儒学史、各经流传史。

2)古代至中:分为总论、古代、中三大类,底下又层递分类至细,如中世又分为概论、禅林的儒学、宫廷的儒学、博士的儒学、曲的儒学,而博士的儒学下又分成概述、中原家、清原家,又将清原家细分成概述、清原良贤、清原业忠、清原宣贤等四小类。

3)近世:分为总论、近世前期、近世后期三大类,如近世前期又分成通论、朱子学派、阳明学派、古学派,其中朱子学派下细分成概述、窝学派、南学派、前期水户学派门学派、贝原益轩及其门人、其他朱子学家等类。

4)近代:分为总论、儒学家各论二大类,如其中儒学家各论的部分,罗列了近代32位儒学家。

5)现代:分成总论、儒学家各论二大类,其中儒学家各论亦罗列了45位现代儒学家。

6)丛书:此编则收入与日本儒学相关的丛书35种,每一种都列出丛书中的子目。

关于本书目的特点,林庆彰教授在书序中讲到,有合儒者著作和后人成果为一书、立丛书两大特点,此外游均晶先生曾在《〈日本儒学研究书目〉介绍》[17]一文中认为,此书目的特点尚有:一为替日本儒学家的姓名标音;二为兼收思想、哲学的著作条目;三为列出各儒学家全集的子目。

8�《杨慎研究论著目录》(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第24卷第1期,页209-21419916月;另收于《杨慎研究资料汇编》后之附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10月)

此书目为林庆彰教授与四川大学哲学系的贾顺先先生合作编纂,主要以研究明代文人杨慎的相关论著为搜集对象。本书目原来登载于《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后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编《杨慎研究资料汇编》时,亦将之收入以为附录,同时增补20余条书目。

9�《熊十力关系书目》(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第24卷第2期,页243-264199112月)

此书目搜集新儒学家熊十力先生的著作与后人对熊十力先生的论述,其实不止熊十力,新儒学家的著述和研究新儒学家的论著相当多,可是却不见研究新儒学的学者编出一部较全面的论著目录。而本书目原是林庆彰教授试图以“熊十力的经学研究”为题,作一专著前的准备工作,并且也希望能起到�砖引玉的作用。书目分为熊氏著作及后人论述两大类。“熊氏著作”下分为专书、单篇论文二小类;“后人论述”则分为生平、熊氏著作研究、哲学思想、著述考和学术讨论会报导、相关著述中的熊氏资料等五小类。

(二)林庆彰教授对未来编纂论著目录之展望

当笔者问到对未来编纂专科论著目录有何展望时,林庆彰教授略带失望的表示,不敢有太大的展望,只期待以后有学生能继续做下去,不过没有固定的编辑场所和经费,是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像之前所提的多数论著目录以及在2006年年底才刚刚出版的《晚清经学研究论著目录》,都是编辑们在四处流浪的情形下完成的。至于谈到编纂续编,林庆彰教授则表示《经学研究论著目录》有一贯性,一定会继续编下去,如四编(1998-2002年)申请了“国家科学委员会”补助经费,已经开始编辑。《日本研究经学论著目录》(1994-2003年)也应继续编续编。另外还有一些应编而未成的,像《美国研究经学论著目录》(1901-2003年)已经著手编辑,应当尽快完成,以方便完整审视美国研究经学的成果。

 

注释

1 国立台北大学古典文献学研究所硕士班毕业生

2 国立北平图书馆编�《国学论文索引》(台北:维新书局,19681月)(附19281月至193112月间期刊一览)

3 陈璧如,张陈卿,李维�《文学论文索引》(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03月)

4 人文月刊社编�《人文月刊杂志要目索引》(台北:天一出版社  19758月)

5 余秉权编�《中国史学论文引得续编》(欧美所见中文期刊文史论文综录) (台北:宗青图书出版公司,19891月)

6 赵炳熙编�《朱熹研究论著索引》(上饶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增刊,1986年),104-120

7 戴瑞坤著�《阳明学汉学研究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3月)

8 吴以宁编�《朱熹及宋元明理学研究资料》(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6月)

9 “经学”与“哲学思想”两大类底下多数分有中类及小类;另外“总论”底下的“概述”亦分为论文类及专书类。

10 见林庆彰著�《朱子学研究成果的总汇─谈〈朱子学研究书目〉》(国文天地,19926月),39-40

11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中心编�《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中心,1935-

12 川梅次郎监修 ; 田诚夫, 高野由纪夫,樱田芳树编集�《中国文学研究文献要览》1945-1977(战后编) (东京:日外アソシエツ株式会社,197910月)

13 中国思想宗教史研究会编�《中国思想、宗教、文化关系论文目录》(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6月)

14 村山吉广 , 江口尚纯共编�《诗经研究文献目录》(东京:汲古书院,199210月)

15 邦雄编�《孔子、孟子に�する文献目录》(东京:白帝社,19924月)

 

16 见林庆彰著�《编纂“日本儒学史研究文献目录”刍议》(经学研究论丛  2辑,199410月),253-263

17 见游均晶著�《〈日本儒学研究书目〉介�》(汉学研究通讯,17卷第4期,199811月)546-547

 

林庆彰  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