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报纸索引编纂 何涵慧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9

我与报纸索引编纂

何涵慧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图书馆太原030012

 

1985年,我有幸被报社派去一家军工厂学习使用计算机。18天的学习,让我初步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当时只有很少懂得使用计算机的人员,而编纂报纸索引的工作有了现代化的趋势和要求。正是这样的契机,我通过内部调动被调到报社资料室,接受用计算机编纂《山西日报地方稿索引》的工作。从此,我就一直从事《山西日报》报纸索引的编纂工作。对待这份工作从不懂到精通、从平淡到热爱,这一干就是23年。

刚到资料室时,前辈们拿来报纸和编成的报纸索引让我参看。报纸索引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编纂它?应当怎样进行编纂?我一无所知。只好自己恶补这方面的知识:我跑遍了太原市的大小书店多买专业书籍学习,借遍了太原市各大公共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参看。每天在脑子里运转的都是关于报纸索引的一切。还翻阅大量的报纸资料和其他中央报纸、省报的索引以作参考。通过这些途径和自己的刻苦钻研我熟悉了报纸索引的分类方法。再加上我积极请教前辈和前辈的悉心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努力,我终于使用计算机做出了一个季度的《山西日报地方稿报纸索引》。这是一本将编辑、排版、校对合为一体的报纸索引,也是全国采用计算机编纂报纸索引的首例。每完成一个季度的录入工作后,我就将排好的版分别打印在油印纸上,再用油墨油印成册。后来,报社有了影印机。我只需录入内容、打印出样子。再由新闻研究所制作版型、影印成书。

这样的编纂方法还吸引了全国许多报业同行前来参观学习。当然,从整个出版过程来看,与现在相比,当时的技术还是很不成熟的。可这毕竟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编纂报纸索引走出的第一步探索。使用电子计算机编纂索引带来了很多便利,利用这种方法我一编就是5年。

但当时的计算机没有排版软件、没有内存,在打字录入后只能采取列菜单的方式排版。计算机性能的有限和不稳定导致其频繁地死机,而耽误编纂工作。还有,汉字五笔字型录入方法字库不全、没有词组,常常要自己造字、组词,造成工作效率不高。更致命的是,仅有的一台计算机坏了,而新的计算机又因为一些原因不能配备到位。我编纂报纸索引的工作不得以又回到了原有的手工编制方法上。

1991年,中国索引学会在上海成立了。我非常荣幸参加了成立大会和索引学习班的学习。亲耳聆听了葛永庆先生等许多专家的讲座,增长了见识、学习了更多索引专业性的知识。后来,我又陆续参加了3期培训班的学习。这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加上自己不断地钻研和实践,我对编纂报纸索引工作从启蒙到入门渐渐地越发的热爱这份工作,越来越渴望能更深入的学习研究这门学问。

我编纂的《山西日报地方稿索引》于1979年创刊,至今28年来连续出版。它是《山西日报》的内部刊物,是《山西日报》的目录,是广大读者开发利用《山西日报》信息资源的有效帮手。从刚开始的只有性质分类到今天的全方位综合分类,从原始手工编纂到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再到现代的自动编纂,我深刻地参与其中,也成了它的见证。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还为它的延续、发展做出了创新和突破。首先,使用电子计算机编纂索引是《山西日报地方稿索引》的一大技术突破,更是报纸索引行业的一大创新。其次,1991年起我增编了《山西日报记者卡片索引》。它将每日本报记者的见报稿件按姓氏拼音顺序编纂成索引,丰富了《山西日报地方稿索引》的内容,还增加了检索途径。到目前为止,在全国报纸索引的编纂中尚属首例。第三,1990年至1993年期间增编了《山西日报》上刊登过的新华社电稿索引和《山西日报重要言论索引》。还有,自1994年起增编了《山西日报》重要专题、专栏索引。这些增编的索引内容大大增强了《山西日报索引》的可读性,突破了报纸索引单一的检索功能。

20多年的报纸索引编纂工作,我经历了酸甜苦辣。我亲历了《山西日报报纸索引》的变革,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就,感受到了读者们利用报纸索引方便检索到有用信息时的喜悦。我认为自己的辛苦工作很是值得,从读者的使用中我收到了很多的满足和启示。满足的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启示的是索引要不断创新才能生命常青。这些又给了我动力,让我继续全心全意地为索引工作下去!

 

何涵慧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