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索引与隐索引
周香平 周延疆
(新疆自治区图书馆 830011)
摘 要 反映已有文献的索引是“显索引”;反映科技前沿潜伏的科学信息和创新构想、创新思路的索引为“隐索引”。显索引可检索已有的知识,隐索引可使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共享前沿的尚待提示的科学信息,提高科研团队研究水平,及早产出科研成果以造福社会。
关键词 显索引 隐索引
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科学。科学探索需要一定的环境和参考已有的知识文献。索取已有的知识文献需要文献索引。从社会生产到编制文献索引这一过程是众所共识的。但是科学的探索除了需要已有的文献外,还必须有未知的知识和潜伏在所探索的领域里的科学信息。过去的索引其概念内涵仅包括已有的文献。随着科技进步的需要,特别是研制两弹一星的艰难路程,启示我们早一天掌握未知领域,早一天创新,就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因此,在“索引”概念内涵上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破已有的范围,使“索引”既包括已有的知识文献,也包括未知的科学信息。
这就是笔者提出“显索引”与“隐索引”概念的起因(注1)。
众所周知,航空界有所谓隐型飞机,其作用是显型飞机所不具备的。核裂变的威力众所周知,但是核聚变的威力更大于核裂变。物理学界的研究从物质发展到暗物质,这些是众所公认的。索引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编制技术和检索手段的自动化(电脑编程与检索)。两千年来有关历史文献及现实文献的索引成果丰硕,借用一个语言学上的名词叫“过去时”索引。无论中国外国,已有的索引都是“过去时”索引。或按我们老祖宗的说法,也可叫做“源流索引”。那么索引有没有“未来时”的,或者说“未来时”索引存在吗?据已有的科学事实推理,应该有“未来时”索引。何以见得,试析如下。
1 科学探索的需要
1956年,周恩来总理号召我国知识分子向科学进军。那时图书馆界相应提出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科研服务的口号,亦即向科学进军,图书资料先行。上世纪80年代普遍又实现了科研前的准备工作――“查新”。无论是“粮草先行”还是“查新”,旨在寻求已有的信息,避免科研重复劳动,浪费资源。过去的科学研究是在已有的信息基础上,已有的信息通过“过去时”索引可以解决了。那么,创新,仅凭已有的科研信息就不够了,它需要潜在的及隐性的信息。那么,潜在的信息、隐性信息(暗信息)在哪里呢?一、科研人员头脑里。二、在学术交流中产生的创新火花中,三、在科学发展规律隐藏的端倪中,四、在科学猜想中,五、在创新思维中。根据是什么呢?至少有三点。一、古代的科学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靠直观探索世界;随着人们认识自然的深入,发明了机具,科学家借助仪器工具,延伸了自己的视野,可以分门别类地研究分析事物,产生了逻辑思维,反过来又促进了科学大发展;到了近现代,任何一门高新技术的产生,都仰仗科学家的合作,有赖于科学的综合,于是产生了整体直观思维,又促进了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学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人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创新奠定了基础,也产生了大量隐性信息,其中有猜想,也有科学预见信息。二、从物质运动的原理看,运动是物质固有的特性。因为有了地球自转,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太阳的一面是黑夜。人们的思维运动,有成熟的结论,也有尚未成熟的正在萌发的带有探索性的观点、创见。三、以已有的科学事实说,如天气预报、地震海啸预报,经济增长趋势及应付经济危机的对策,减灾防灾的实现,战争中敌我力量对比基础上的战略决策等等,均显示了潜在信息。由此可以推理,索引有两大家族,对于反映历史及现实文献的,可称为“显索引”或“过去时索引”;对于反映潜在信息、隐性信息的索引,可称为“隐索引”或“未来时索引”,
2 “隐索引”或“未来时索引”产生的条件
第一要有科研的迫切需求。象当年两弹一星的研制那样的迫切需求,才能促成“隐索引”的诞生。
第二要有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善于理论思维、能够探索创新的一支索引专家队伍。
复兴中华,需要创新型的科学家,当然也需要创新型的索引专家。无需讳言,当前学术界,文化艺术界浮躁风、浅薄风比比皆是。如歌手大赛,只凭嗓音好,唱得几首歌,就在歌坛获奖赚大钱,其专业知识及文化素质均低得可怜,如何把音乐引向高峰?学界抄袭论文只求混职称,图名利,如何把学术推向高峰?这些现象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现实金钱刺激的导向所致;二是自上世纪五四运动以来至文化大革命的负面影响。五四运动提出了积极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同时也提出了负面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于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怎样建立民主,怎样建立科学没有一个系统的回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化,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文化大革命更是鼓动破四旧,交白卷为英雄。上个世纪那种贴标签式的学术论著及当今抄袭论文的风气,是“左”“右”两种倾向的反映。鉴于历史和现实的表现,我们应从培养科研氛围着手去创造产生高新索引专家的条件。众所周知,科学研究,学术讨论是很严肃的事情。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刻有力的学术批评应是一种能够消化掉批评对象的批评(注2)。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取舍应在消化对象之后;其次,创新也只能在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思维相结合的基础上;第三,自1840年以来至今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现代化,才能为复兴中华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智力支持。第四,归结到一点,吃透国情,吃透行情,才能找出症结所在,才能提出发展方向。吃透中西文化,才能创造中国新文化。要促成“隐索引”的诞生,就必须按上述要求创造科学研究的氛围。
3 隐索引类型
(1)科研人员学术探索的前沿信息(探索记录索引)。
(2)学术交流中的创新信息(学术交流记录索引)。
(3)专业领域发展规律析出信息(专业述评索引)。
(4)科学猜想信息。
(5)创新思维、思路信息。
综上所述,显索引分为两部分。一般索引和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高质量索引。一般索引只起到检索工具的作用;而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高质量索引,可以节约科研资源,降低科研成本。隐索引所反映的是科技前沿的信息及创新思路。虽然在一定阶段具有保密性,但并不妨碍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及早编辑隐索引,使前沿科技团队集体受益,有助于科研水平和科技队伍的进步,并促进早出成果。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可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科技进步,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集中索引科研力量,重点放在编制高质量的文献索引,同时开发隐索引,是加速科技进步的措施之一,应引起业界重视。
注释
1 列宁指出:“人的概念并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转化的,往返流动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对概念的分析研究,‘运用概念的艺术’(恩格斯),始终要求研究概念的运动、它们的联系、它们的相互转化。(列宁全集38卷277页《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
2 见崔大华著《庄学研究》469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周香平 新疆自治区图书馆工作,1997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