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年会――索引迈向国际化的一次成功探索
凌 刚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雅范女士在《论中国索引国际化》(刊《中国索引》2006年第1期)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索引国际化是索引学和索引事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学术研究国际化趋势的增强,索引国际化显得尤为迫切。”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鉴于我国索引界长期处于凝固和滞后境地,虽然20世纪初在我国曾兴起过“索引运动”,索引理论研究一度较为活跃;也曾产生过“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中法汉学研究所”等专业机构推进索引编制工作,但应该承认索引是从西方引入,在我国发生、发展较迟这一事实。目前,我们在索引理论与索引技术上往往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学科基础显得尤其薄弱。因此,1991年中国索引学会成立伊始,就一再呼吁积极开拓视野,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走国际化的道路。人们开始清醒地意识到,索引国际化是我国传统索引向现代索引转型的唯一捷径。
1999年10月,中国索引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东北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这是世纪交替之际我国索引界一次不寻常的集会,也是我国索引工作者首次与国外同行对话进而迈向国际化的一次成功的探索。会上,中国索引学会和澳大利亚索引家协会领导分别作了《迈向新世纪的中国索引事业》和《澳大利亚的索引工作》等国际交流发言,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国索引家组织对大会召开发来热情的贺电。之后还相互签订协议,交换刊物,并进行互访。这次会议被不少国外索引家学会刊物报道,如我国索引学会领导发言就全文刊登在英国的《索引家》杂志上并配以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出席大连会议的澳大利亚索引家协会主席沃克(Walker, Alan)事后还发表了题为《聚集大连的中国索引家》一文,详细述说他的观感,现择要摘录如下:“大连会议在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中心召开。当我和翻译在主席台上正襟危坐时,我面对的是五六十位中国索引家,他们的穿着与我在各国看到的索引家几乎没有两样,偶而也有穿着做工精细的毛式服装的,还有一位全身穿解放军制服的女军官。在他们的背后出乎意料的是一幅镶有边框的巨幅富士山摄影作品,尽是蓝色和白色,前景樱桃花盛开。和我一起坐在主席台上的是中国索引学会领导、辽宁师范大学校长和党委的资深官员。会上,我有幸听取葛永庆先生的发言。在此,我非常感激李蓉教授清晰的翻译。葛先生的发言告诉我们中国索引学会的原则和结构。一些社会团体的特点以及中国文化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关系网络,对我而言比较陌生所以非常感兴趣。加入国际协议的六个索引协会都各有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方法,反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例如,设想中国索引家的社会文化条件与其他国家索引家的状况和需求之间的比较也许很有趣,这也是西方索引学会所关心的根本问题。这次我能分享大连会议交流的经验,再次向中国索引学会领导表示真诚的感谢。我个人对大连会议的印象,以及对中国索引软件的详细情况的介绍,发表在2000年4月22卷1期《索引家》21―22页上。葛先生的发言更为详尽、正式地介绍了大连会议的成果和中国索引学会情况,以及索引家的社会意识和中国的索引工作现状……”。
中国索引向国际化迈进正方兴未艾,任重道远。与国外索引家进行对话,开展交流和合作,只是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连会议在这方面开了先河,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