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统一总体构成论 陆近春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11

科学统一总体构成论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  310014)

    人类全部智慧、现代科学的统一体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追求的夙愿,引诸多科学大家的关注。爱因斯坦称这是“一种壮丽的感觉”,哈肯说它将是“真正思维的节省”;凯德洛夫坚信这是现代科学综合发展的必然,但它“将如何实现和何时实现,暂时还难以说得具体”;薛定谔说此“还要敢于承担使我们成为蠢人的风险”;特别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它将“跟放卫星一样,完全可以用来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笔者即有幸承蒙他热切的鼓励并在他研究的基础上而专致于该论题的。痴痴呆呆历经16年的酸甜苦辣,期间承担了省社科重点课题“钱学森科技体系文献整理及研究”,执著文论20多篇(30余万字10几幅大示图),概括探索之结果,即提出并沟通三大结构(即基本结构及其由它派生网络结构和传统学科结构)使该科学统一总体构成,也即薛定谔指的“把所有已知的知识综合成一个统一体”的轮廓已廓清;凯德洛夫提出的“统一科学未来结构的图解问题”已总体构成。重要的是提出了三大领域8个部门[即宇宙天体、地理环境与人造自然;社会与人()体;情感(文艺)、精神(行为)与思维(认知)]这基本结构,集中到一点则把自然和人的科学统一成一门科学。特别是后来我们又揭示了霍金放弃的所谓“大统一理论”与齐曼所谓的“真科学”,回答了科学究竟是什么:展现了科学既是种的科学又是联系的科学,同时更凸显了科学既是自然的科学又是人的科学。在它与科学的历史观、发展观以致世界观相统一的同时,又与“真科学”及“大统一理论”相一致,最终使得它显得十分简单明了。

1 从统一总体看“真科学”

综合三大结构,从而使人类全部智慧(包括未知的)统一整体总体构成,正巧实证了列宁关于“真正认识对象”的论断。运用传统结构多学科的综合就是这8部门事物对象“一切方面”本质属性的全面认识;网络结构反映的就是它们之间“一切联系”即相互作用反作用的认识;最终把它们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的就是基本结构层层唯物辩证的联系,反映的就是通过层层“中介”形成的统一的认识。认为这才正巧揭示了齐曼所谓的“真科学”,也就是这样的“真正认识对象”而包括了整体联系的统一的科学全体;即全部科学则都是关于任一部门的科学,它们都是“一门科学”。这就是基本结构得出的基本结论:任一部门都包括了其他各部门,它们都是一门科学。集中到一点则把自然与人的科学统一成一门科学。即使人的科学包括在自然科学之内,又使自然科学也包括在人的科学之内。它也就是所谓永无穷尽的“绝对真理”。所以列宁说“真正认识对象”,“我们决不会做到这一点”。尽管宇宙有限,但我仍相信“天外有天”并不断发展的。

2 “大统一理论”看统一总体

我们的基本结构本就是建立在整个宇宙物质世界是一个“大统一”体系基础上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产生人供人生存的类同系统,它把这世界形成了一个层层包含即层层整体分解的系统,反映了科学不仅总是种的科学,而且还总是物质(事物)系统也即是联系的科学。正如列宁说的,科学“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系统内部联系(结构)反映出外部(联系)功能或属性。联系即事物之间的作用反作用,其“作用”的程度表现为“力”,这“力”或物质系统或关系的定量描述就是数学。从而把哲学、系统科学、力学、数学,总之是物质的科学(物理学)联系起来,使其成为这物质系统最普遍的科学。认为这才是霍金表示放弃的所谓“大统一理论”。重要的就在它由此把整个宇宙物质世界包括宇观、宏观世界,直至微观世界统一起来,特别是把人的(社会、精神)世界也包括在内。其实这也就是恩格斯早就所指的“自然体系”;钱学森创建“科学技术体系学”原本就是从他的系统科学思想出发而建立在这“自然体系”基础上的。我们的基本结构也就在描绘这大统一“自然体系”基础上产生的。它把整个宇宙物质系统分割成三大领域8个层次部分系统,所谓对它们的全面认识也就是对其所属的系列层次系统的全部认识;而所谓综合传统学科的全面认识重要的也就是这自然体系横向各类同层次“种的科学”的成果,也即正是综合运用物理、生理、心理传统三领域体系以及最普遍科学体系的成果。然而这8部门认识仍是分割孤立的,只是各自所属系列系统(内部联系)的全部认识;而网络方阵结构正巧把它们恢复(外部)联系成整体包括了它们之间的“一切联系和中介”,这才是真正全面认识包括了科学全体。所以列宁最终归结为“全面性”,说“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

3 从网络方阵看人生存发展独有本能

虽然网络结构就某部门而言是独立的,但整体看时它如同一个“8阶方阵”结构,88行的关系同是这8部门的基本关系。反映了有意识的人所以能生存发展的独有本能。概括地说就是它能认识改造世界,为自己生存发展需要而创造价值。包括认识改造自然与我们人自己,即三大领域8部门对象事物。我们的网络结构也就是在描绘这本质特征基础上产生的。展现了8部门的认知与改造实践都要有情感动力,都是人的活动为人的需要,都要依靠社会力量,都要依靠(人造自然)工具与衣食住行才能从事诸活动,最终只有赖于自然而存在,人造自然(包括上天入地)都不能有损先天前提。集中地就表现为与三大领域相对应的三个统一的本质特征或本能,即能使自然成为人的之本质,和社会本质及其思维或科学本质。而表达这三个本能()程度的就是人们指的生产力、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把它们归结起来则表现为人造自然的社会生产力包括社会凝聚力及其每个人的创造力,并最终表现为可持续发展(开发)能力,反映了人们以能生存发展(包括)于自然界之独有生命活动能力。

4 “真科学”与“大统一理论”的统一

从而,最终使我们这科学统一体与“大统一理论”及其“真科学”统一起来,使传统结构与网络方阵衔接起来,传统结构是对其本质属性(规律性)的认识,而网络方阵则是把这科学认识转化为对其改造(实践活动)的技术方法,使科学走向为人(需要)的科学。前者是(客体对象)自然存在的科学认识,后者是(主体)人生存发展活动的技术方法。这也即是所谓“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的界限与衔接。显然“后学院科学”也是科学,而且才是“真科学”,使真成为对人真正善的真,最终只有顺应自然而存在。当然它也包括“学院科学”即所谓“基础科学”。两者的综合即为科学统一整体结构,它既是“自然体系”“大统一理论”的结构,也是人生存发展的“真科()学”结构。这也就是我们所要构建的所谓“科学技术体系学”(总体)。它们都是“一门科学”而包括了科学全体,即所谓“真科学”。也正由此揭示了科学的自然本质与人的本质,它既总是自然存在的科学,又总是人思维认知的并为人生存发展的科学。也实证了辩证唯物论关于“思维与存在”这基本关系,首先要承认“存在”是第一性的,又要承认同一性,思维能认识世界。其实是实证了马克思关于自然与人的科学相一致的原则,思维总是人的思维,同一性也不仅表现为人能认识世界,而重要的是在为人需要改造世界。这正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的完善处。

 回眸十六度春秋,我们追求的就是这么一个统一体也即是一个统一过程;是一门科学、一个观点。展示了人类智慧(自觉地)力争进入全面理智行动的境界,也即现代科学整体协调全面发展时代的到来,我党从“三个代表”、三大文明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明确的标志。其实我们的探索即揭示了当今世界从传统科教到现代科教的概念转变,展现了我们(地球人)进入了“后学院科学”时代即(自觉力争)掌握“真科学”的时代。这是人类两百万年历史智慧的积累,特别是现代(科学)文明全面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其理论与实践意义最重要的就在于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之根本到根基:基本结构所反映的即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及其发展观;也即科学的人生观、人的生命观生存发展观。其根基即马克思关于自然与人的科学相一致(也即自然与人唯物辩证统一)的原则。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科学即建立在该一致原则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学说。人类为共同利益实现“人天和解”而谋求“人间和解”是必然的。就在它把这人类史之必然完全地建立在自然的、科学的、简单事实的、彻底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当代全球环境问题即充分反映了“人要支配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这自然与人唯物辩证的统一关系。人是自然的人,首先不断提高生产力使自然成为人的自然是必然的,于是使人真成为自然的人(为赖于自然而爱护自然,为支配自然而顺应自然)也是必然的,两者都一致反映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造自然规模的扩大,而使人与社会真正的统一是必然的。它凸闪了以华夏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之光辉,“人定胜天”、“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相统一的大走势是合()理的。这整个宇宙物质世界是一个产生人供人生存发展的“自然体系”;这自然史包括宇宙史、地球史、生物史也即是自然界成为人的历史。自然界产生人,在给人生存发展条件的同时,也赋予人生存发展的本能,从而也实现了自然界的自我认识与改造,相信这个世界人类的未来会更美好,这是必然的。

今天我们是在整个宇宙物质世界,不仅看到它们的同一性,是宇宙天体的、地理环境的、人造自然的、社会的、人体的、情感、精神的、思维的,总之是自然与人的统一性;难道还有什么统一性比这更壮丽更为壮观的吗?科学总是种的科学,科学统一体的探索本身即为哈肯所指的“科学统一原则”的追求,目的就是为科协组织提供依据,力求“真正思维的节省”。薛定谔对此曾认为,除非我们中间有些人敢于去着手,否则将永远达不到。总之这现代科学整体结构,我们已经总体突破;实证了钱学森说的,“可以用来成功的建设社会主义”;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这世间智慧的最高权威,可用它作出诚服天下的解释。


陆近春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科学家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