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名词简释:
(4)索引结构、索引语言和索引编制过程(续)
【注】 本名词简释兼收录文献目录使用的部分名词术语,不收录文献数据库单独使用的名词术语。关于索引语言《情报检索语言》,仅收录较常用的名词术语。
N
年代排检法 见 时序排列法
P
排检词 可以集中资料,可以作为检索直接入口的词。
排检法 对一定数量的文献或其他信息记录或文献实体按某一标识及规则进行排序,并按同一标识及规则进行查检的组织方法。排检法应用十分广泛,如检索工具的编制和检索系统的建立,工具书的编制,文献的排架,电话簿、电码本、字符集的编制,各种名单的编排,等等。常用的排检法有分类排检法、字顺排检法、号码排检法、时序排检法、地序排检法等。派生索引法 利用已有的目录、索引,选编专题目录、索引的方法。
篇名款目 以篇名为标目的索引款目。
Q
期刊式检索工具 见检索刊物
起笔笔形法 按汉字起笔笔形进行字顺排列的方法和规则。具体是:将汉字起笔笔形分为横、竖、点、撇、折五种,对五种笔形进行编号,将一个汉字的前五个笔形转换成笔形编码,然后按编码排序。
浅标引 见深标引,浅标引
全标引 见单汉字检索
全称,简称 同义词的一类,全称是正式名称,简称是全称的缩略词。简称也叫略语、缩略语。
全面标引 见标引方式
权威档 见规范档
R
人工标引 又称手工标引。即文献主题分析和将分析结果转换成检索标识的工作全部由标引人员来完成的文献标引模式。
人工辅助抽词 使用关键词法在进行自动抽词时,作适当的人工干预,以提高抽词质量,称为人工辅助抽词。
人名表示法 文献款目和数据库记录中表示人名构成的方法。世界上文字繁多,各国风俗习惯各异,对姓名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在情报检索中就需要有对于人物姓名表示法的规定,条款甚多。简单而言,中国人习惯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大多是名在前姓在后,在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中,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表示法。
入口词 入口词是词表收录,但只能作为查词入口,不能用来标引和检索的词,包括规范化处理中落选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被合并和被组代的专指词。入口词即非标引-检索用词。
S
上位标引法 当分类表或词表中没有与文献主题专指度一致的类目或检索词时,将其分入上位类,或用上位词标引。叙词的上位词标引应遵守叙词标引优先顺序。
上位词 见广义词
上位词标引 见上位标引法
上下文 在题内关键词索引或PRECIS索引中,处于检索入口位置的关键词或领词的前面和后面的词,有助于理解关键词或领词或文献主题的含义。
深标引,浅标引 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深标引指标引深度较大,用多个标识对文献作全面、详细的标引;浅标引指标引深度较小,只用一个或少量标识对文献作概略的标引。
深度标引 见标引深度,深度标引
声部排检法 在古代,汉字按声部进行字顺排序的方法和规则。汉字读音为单音节,每个音节都由声、韵、调组成,把同声字集中排列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声部,全部汉字可归纳为36个声部。
时差 见报道时差
时序排列法 简称时序法,又称年代排检法、编年排检法、纪年排检法。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次序的排检法。年表、历表、大事记、年谱、年鉴、个人著作目录等,常用此法。
事先控制法,事后控制法 简称先控制,后控制。情报检索过程中,在检索阶段以前进行控制,称为先控制;在检索阶段进行控制,称为后控制。先控制指使用受控语言(即情报检索语言)标引,后控制指使用非控制语言(即自然语言)标引。
适度标引 见标引适度控制
试标引 分类表或词表编制基本完成后,或作大的修订基本完成后,可选择某几个单位或对某些文献作标引试验,从试标引中发现问题,进一步作修改,最后付印,以保证质量。
收录范围 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收录文献的学科、专业范围和文献类型范围、时间范围及数量。是衡量一种检索工具的重要指标之一。
手编索引 相对于机编索引而言。手编索引一词指以手工方式编制索引的过程,或指以手工方式编制的索引。
手工标引 见人工标引
手工检索工具 指书本式检索工具和卡片式检索工具。
手检标引 为编制文献单元方式的检索工具(分类目录、主题目录)而对文献进行的标引。其特点是:如果使用组配式语言,须将用于表达同一个主题的多个标识按一定次序联结成一个标识串(可以轮排),较多采用整体标引方式,不采用自由词作补充标引等。
首字母排列法 汉语拼音排列法的一种。将目录或索引款目标目按汉语拼音每个音节的首字母顺序排列。
受控标引,非控标引 受控标引是指使用受控语言(即情报检索语言)的文献标引。非控标引是指不使用受控语言(即使用自然语言)的文献标引。受控标引与非控标引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受控语言 见规范语言
书本式检索工具 指印刷在纸上并装订成册的检索工具,供手工检索使用。可分为单卷(或多卷)式检索工具和检索刊物两类。
书目资料 目录、索引、文摘等书目著作的总称。
双重标引 把文献内容从不同角度重复标引,提供更多的检索途径。如对《商标设计》一书用“商标-工艺美术”和“商标学”作双重标引。
说明参照 见一般参照
说明片 见一般参照
说明语 附于索引标目后对索引标目进行修饰、限定的词、词组或短语。它具有对标目含义进行解释,对同一标目下的内容进行细分等的作用。
四角号码排检法 汉字字形检字法的一种。把笔形分为十种,每种笔形用一个阿拉伯数字代表,每个字按四个角的笔形编为四位数的号码,排列和查检就按照号码的顺序。四角号码检字法有旧法和新法两种,使用十分广泛。
索引标目 索引项的书面形式(检索标识),可以是自然语言,也可以是人工语言(即索引语言、情报检索语言)。检索标目和相应出处构成索引款目。一个索引实体就是其全部索引款目的有序集合。
索引编制 有关索引编制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索引不用词 见关键词,非关键词
索引不用词表 见非关键词表
索引词 (1)指索引标目;(2)指检索词。
索引法 见索引学
索引范围 指图书内容索引(专著索引)的索引对象范围,包括:(1)前言、序言、导言;(2)正文;(3)注解;(4)图解、插图、地图、图表;(5)具学术意义之符号;(6)补遗;(7)结果、结论;(8)参考书目;(9)附录;(10)视听资料之题名画面;(10)文献中一些隐含难以确切查获的有用信息。图书中不作索引对象的包括:(1)书名页;(2)题辞、献辞、卷首引语、致谢;(3)目次、图表一览表;(4)章首纲要及类似内容;(5)摘要;(6)商业性信息。
索引附属结构 索引除正文以外的诸部分,包括凡例、所附分类表、词表、代码表、检字表、缩略语表、各种版本页码推算法或对照表以及中文古籍语词索引所附的原文,古诗词索引所附的原文等。
索引结构 可图示如下:
索引刊物 见检索刊物
索引款目 又称索引条目。由索引项和出处构成的一条记录,是组成索引的基本单位。
索引款目导向标志 索引正文中的区段标志。
索引期刊 见检索刊物
索引人员 从事索引编制工作的人员,主要是标引人员。
索引深度 见标引深度,深度标引
索引书 单卷本和多卷本的书本式索引。
索引体系 由多个索引构成的检索工具。可对同一文献或同一文献集合提供多种检索途径。索引项 文献中被索引对象的类称。某一文献所讨论的各个局部主题和科学概念,或文献中所涉及的地区、人物、机构、事件、生物、矿物、产品、设备、方法、工艺、公式、数据、著人和等各种事项,或重要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的字词,或某一文献集合中所包含的各种文献的内容和外部特征,甚至文献间的某种关系或文献的某种功用,只要具有检索意义的,都可以作为索引项。一种文献的内容,或一个文献集合中个别文献的特征,是借助于各种索引项的书面形式而被详细地揭示出来,提供各种检索途径,以供读者方便地查检和利用的。每一种索引项提供一种检索途径,回答某种在。
索引形式 按载体分的索引。如书本式索引、卡片式索引、缩微式索引等。
索引语言 见情报检索语言
索引主体 即索引正文、主干,是相对于索引附属部分而言的称谓。
缩略语表 书本式目录或索引所用缩略语与全称的对照表,是书本式目录或索引的附属结构。
T
特称 见类称,特称,方面
特指词 表达单独概念的词。
题录 只含著录事项而无摘要的文献款目。如果含摘要,则一般称为文摘。
题录检索工具 由文献题录组成的检索工具。
题录检索系统 由题录数据库支持的检索系统。一般可提供多种检索途径。
题名 文献名称,包括书名、刊名、篇名等。
题名倒置 在著录题名款目的标目时,把题名中某一具有重要检索意义的词及其后续部分提到首位,使其成为检索入口的作法,性质类似于题内关键词索引款目,但不多次轮排。多见于外文字典式目录。此法对于书名来说,又可称为书名倒置。
题名关键词 取自文献题名的作为检索标识的关键词。
题名款目 以文献题名(书名、刊名、篇名)作为标目的目录或索引款目。
条目 (1)即文献款目。“条目”一词主要用于档案工作领域;(2)一个索引款目;(3)工具书中的一个词条。
条目格式 即著录格式。
同级词组配 见概念相交组配
同形词 见多义词,同形异义词
同形异义词 见多义词,同形异义词
同姓同译 外国人姓名的规范化处理方法,即对于相同的姓和名采用统一的译名,可使人名检索标识达到唯一性要求。
同义词 又称等义词。意义相同的词。如“电脑”与“电子计算机”就是同义词。
同音词 见同音异义词
同音异义词 简称同音词。语音相同而含义不同的词。在书写形式上,同音异义词有同音同形异义(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异形异义之分。
W
网罗度 见标引网罗范围
微观分析 见宏观分析,微观分析
文献标识 见标识。文献标识
文献标引 简称标引。针对文献的情报内容及某些外表特征,赋于文献检索标识地过程。它是建立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下列各项操作程序:(1)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查明其中所论的有情报价值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概括为若干主题概念;(2)根据检索系统使用者的需要,决定对该文献采取何种标引方式,即对主题概念作出取舍和处理的决定;(3)根据所采用的分类表或词表,按照决定采取的标引方式,将主题概念转换成检索标识――分类号或检索词;(4)按照所给予文献的检索标识,将文献的书目记录组织成检索系统。
文献标引误差 见文献分析标引误差
文献标引质量 见文献分析标引质量标准
文献存贮 以文献为存贮对象的情报存贮,是情报存贮的主要部分。在存贮时可按文献线索(题录)、文摘、全文等不同层次进行。
文献地址 在标识单元方式检索系统和关键词索引以及检索工具所附索引中的文献代号,它一般是题录或文摘的编号,但也可以是文献排架号和文章起始页码的结合。
文献分类标引 简称文献分类,又称图书分类。利用某种分类法及其使用规则,按照文献内容及某些外表特征,赋予文献分类号,以便将文献款目或文献实体排列成与分类法的分类体系一致的系统的过程。对于文献数据库,文献分类标引的目的是赋予文献分类检索标识。
文献分类标引框图 以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使用的框图形式,说明文献分类标引过程的内容和步骤。
文献分析 见主题分析
文献分析标引误差 简称分析标引误差。文献分析与标引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可分为文献分析误差和文献标引误差两类。文献分析误差包括主题分析不充分、主题分析无控制、主题分析错误等几种情况;文献标引误差包括标引错误、标引所用标识太少(在组配法中)或太泛指、标引不一致、标引中的技术性错误、在传统卡片目录中采用组配而不轮排等几种情况。文献分析标引质量标准 简称标引质量、文献标引质量。衡量文献分析质量的标准可概括为:(1)既不遗漏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又不将无参考价值的内容或文献中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作为分析的结果;(2)正确表述文献的内容,即形成正确的概念;(3)正确判断文献中论述的重点;(4)抓住文献中提出的新东西。衡量文献标引质量的标准可概括为:(1)正确运用情报检索语言,选用确切的标识表达文献分析结果所形成的概念;(2)对文献分析结果的标引既要有所选择取舍,又要不遗漏有价值的情报;(3)对同一概念的标引要前后一致。
文献分析方法 又称主题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是要弄清被分析文献“究竟讲什么”,以便给予检索标识。下列两种步骤都可达到上述目的:(1)先找出文献论述的对象,再进一步查明是论述该对象哪个方面的具体问题;(2)先找出文献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再进一步查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若干完整的主题。文献分析的方法可归纳为:(1)通过浏览文献的篇名、目次、摘要、引言、结论以至正文,对文献内容作调查;(2)对调查所得的情况作分析判断,形成主题概念。从一篇文献分析出的主题数量不受限制,主要决定于该文献的情报内容和价值及所采用的标引方针。
文献分析角度 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的着眼点或出发点。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的角度随下列具体情况而异:(1)随文献的学科性质而异;(2)随各单位的具体需要而有所偏重,有所取舍;(3)受所用情报检索语言的特点所支配。
文献分析水平 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文献分析水平取决于:(1)对文献进行“宏观”的分析还是“微观”的分析,即是以一套、一种、一册文献作为一个单位来进行主题分析,还是以一册中的一篇、一章、一节作为一个单位来进行主题分析;(2)对文献采取概括式的分析(仅指出一个主体事物或整体主题),还是描述式的分析(指出若干相关事物或局部主题);是用简单概念来表达(仅笼统地指出是什么事物),还是用复杂概念来表达(还具体地指出该事物的特征或它的哪一方面、哪一部分问题)。
文献分析提纲 文献主题分析时用的提纲,由一系列提问组成,指示文献标引人员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进行文献主题分析。这种提纲有助于保证文献分析的周密性和一致性,并可减轻文献分析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文献分析提纲的内容随文献的学科、各单位的具体需要和所用检索语言的特点不同而异。
文献分析误差 见文献分析标引误差
文献分析质量 见文献分析标引质量标准
文献工作语言 见情报检索语言
文献描述信息含量 指检索工具款目中所包含的有关文献特征信息的含量。这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指提供文献特征信息的种类有多少,另一方面是指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如文摘比简介的信息含量多,简介比题名的信息含量多。
文献顺序号 检索工具中给予每一文献款目的序号。如文摘号、题录号等。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各种辅助索引的地址。
文献特征信息 表示文献各种特征的信息。文献检索是通过将表示检索要求特征的信息与存贮(记录)在文献数据库中的文献特征信息作相符性比较来实现的。文献特征信息可分为文献内容特征的信息(如分类号、检索词、代码等)和文献外表特征信息(如题名、著者、文献类型、文种、发表时间等)。
文献题名情报性 指文献题名揭示文献情报内容的程度,是文献标引和自然语言检索的一种依据。各种学科和类型文献题名的情报性是有差别的。
文献指南 收录一定范围的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手册、年鉴、指南、名录、词典等工具书加以介绍的指南性工具书。
文献主题 概括文献中关于某一事物的情报内容的概念。文献主题标引 以检索词或自然语言表达文献主题的操作过程。
文献主题分析 见主题分析
文献主题分析提纲 见文献分析提纲
文献主题结构 简称主题结构,又称文献主题层次结构。文献主题概念绝大多数是由若干个概念因素构成的,各个概念因素都按其表达功能处于一定的位置,从而形成一个具体性递增的层次结构。典型的文献主题结构如下:
“事物,事物种类(特称)
―事物的部分
―部分的部分
事物的方面
―方面的方面
―地区
―时间
―文献类型
具体的文献主题,一般仅有以上典型结构中的若干个构成因素。同时,各学科、专业文献也有具体的典型主题结构,虽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
文献主题结构类型 按结构类型,文献主题可分为单元主题和复合主题。若一个主题只有一个主题因素,称为单元主题或单因素主题。若一个主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因素,称为复合主题、多元主题、多因素主题或多层次主题。复合主题情况很复杂,可粗略地归纳为:①“事物―方面”型复合主题;②“事物―部分”型复合主题;③“事物―部分―方面”型复合主题;④“事物―比较―对照事物”型复合主题;⑤“事物―影响―受影响事物”型复合主题;⑥“事物―应于(于)―事物”型复合主题;⑦“事物―文献类型”型复合主题。
文献主题内容的索引 指分类索引和主题索引。
文摘 (1)又称摘要。对文献的主要内容所做的简略而确切的叙述,一般不加评论、补充或解释,长度在200~800字之间;(2)附有摘要的检索工具。
文献款目 又称文摘条目。构成文摘类检索工具的最小单元。一般由题录、摘要和补充项目几部分组成。补充项目包括参考文献、插图、表格数量、文摘员署名或代号等。
文摘条目 见文摘款目
文摘性检索工具,文摘刊物 带有文献摘要的各种检索工具称为文摘性检索工具。文摘刊物是文摘性检索工具的主要形式,定期出版。
无标引方式 不标引方式
无标引系统 见单汉字检索
X
西文字顺排列法 各种拉丁字母文字混排的字顺排列方法和规则。有逐字母排列法和逐词排列法两种。逐字母排列法是将标目用词连起来作为一个单元逐个字母进行排比次序,因不符一般习惯且破坏字面成族,故很少被采用;逐词排列法是先以第一人词作为一个单元排比次序,若第一个词相同,则以第二个词排比次序,仍此类推,此法使用最为普遍。西文字顺排列法具体规则主要有:(1)其字符排检顺序是空格、破折号、连字符、斜线、圆点、数字(0/9)、英文字母(A/Z)、非罗马字母。所有字母的变音符号及标点符号一律不予考虑;(2)符号“&”转换成所代表的相应文种的原连接词词形排列;(3)缩写词按其在标目中出现的书写形式排列;(4)首冠词不予排列。但作为地名、人名整体不可缺少的首冠词和作为数词的不定冠词要排列;非英文文种的复合冠词应予排列;(5)地名和人名的前缀作一单词排列,但前缀与地名、人名相连或其间加一省略符号连接者则与其后的词作为一个整词排列;(6)年、月、日依其出现的形式(文字或数字)排列;(7)国名简称,按其全称排列;(8)会议召开的年代、届次,手册或年鉴的年代等,数词一律排在会名、书名后;(9)书名中的数词、年代、版次、卷次等,一律按数词的自然顺序排列;(10)作为书名组成部分的拉丁字母数词,均按拉丁字母排列,不按阿拉伯数字排列。
习惯序列 指分类体中同位类按传统或习惯的序列进行排列。如把有关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的类目按“工农青妇”的次序排列。
先组散组式 又称先组散组式标引。后组式语言当作先组式语言使用,用于组配表达一个主题的文献标识在标引时组配成固定的标识串(但可以轮排)这种标引模式。
先组散组式标识 指后组式语言采用先组散组式标引时,多个检索标识按一定次序联结起来所构成的标识串。
先组式标引 使用先组式语言的文献标引。
显见主题,隐含主题 显见主题是较易进行分析和辨识的主题。隐含主题是文献中未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因而需要认真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才能找出来,是较难进行分析和辨识的主题。
限定标题 见带限定词的标题
限定词 作为标目一部分的、用园括号围起的解释性语词。
相关参照 又称兼互参照。参照系统中表示两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形式。表示两个相关概念的参照项均为“参”参照项(参参照、相关参照、参项),在汉语词表中用“C”符号表示。
相关词 与某一检索词有相关关系的其他检索词。
相关关系 又称联想关系、类缘关系、非等级关系。指类目之间或检索词之间除等同关系和等级关系以外的其他各种关系。在词表中,相关关系包括:(1)交叉概念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2)对立统一概念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3)因果概念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4)并列概念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其中关系比较密切者);(5)反对概念或矛盾概念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6)某些反义词之间的关系(当两个反义词都作为检索词时);(7)某些近义词之间的关系(当两个近义词都作为检索词时);(8)某种学科与研究对象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9)某种原理或方法与以其为基础的某种装置、设备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10)某种原理或方法与其某个应用方面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11)某种材料或设备与其个应用方面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12)某种事物与其性质或特征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13)某一学科、学说、学派、团体、事件与有关人物,或某一事件与有关团体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14)某种行为与其受体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等等。
相关主题 见专业主题,相关主题
详尽标引 见标引深度,深度标引
新学科新主题文献标引方法 指对于新出现的学科或主题的文献,由于在分类表或词表中还没有相应的类目或检索词,而所采取的一些特殊的标引方法和标引规则。
形工标目 又称形式款目。同表达文献类型特征的词或词组构成的标目。例如,由表示文献体裁的“小说”、“诗歌”或表示文献出版形式的“期刊”、“报纸”等构成的标目。这些标目虽不表示文献的内容,但在目录中可集中特定类型的文献,方便检索者从某些文献类型特征检索文献。
形式特征 与内容特征相对而言,指文献的外部特征,如著者、著作方式、体裁、编辑出版方式以及出版时间、地点等。
形位法 见汉字形位排检法
形序排检法 简称形序法。按汉字形体结构特征进行字顺排列的方法和规则。它以汉字的结构特征为依据,或以汉字的某种结构为标识,或将某种结构特征编号,并规定其排列次序。有部首排检法、四角号码排检法、笔画笔形排检法等。
叙词标引 又称主题词标引。使用叙词法的文献标引。
叙词标引优先顺序 为保证叙词标引质量,在标引选词时应遵循的优先顺序,具体如下:(1)当叙词表中有专指词时,必须用专指词标引;(2)当无专指词时,可用两个或三个泛指词组配标引,不得只用某一个上位词标引;(3)对不适合组配标引的主题,或过于专深的主题,可用上位词标引;(4)当无适当叙词直接标引或组配标引,也不适合用上位词标引时,可用“靠题标引”法,即用较适合的相关词标引;(5)对用上述方法标引都不适合的主题,可增补新词予以标引;(6)叙词表中未收的各种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机构名、产品名、文件名等,如有必要,可采用自然语言加以规范化使用,一般不得用普通叙词组配表示。
叙词参照系统 叙词法中显示叙词之间语义关系的主要方法。通过参照系统可以显示被字顺排列分散的叙词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叙词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叙词参照包括:“用”参照、“代”参照、“组代”参照、“属”参照、“分”参照、“族”参照、“参”参照。
叙词词间关系符号 我国国家标准GB 13190规定使用下列汉语拼音字母作叙词词间关系符号:
Y――叙词指引符。只在非叙词下使用,其后所列的词与款目词等同的叙词。
D――非叙词指引符。只在叙词下使用,其后所列的词是款目词所代替的非叙词。
S――上位叙词指引符。其后所列的叙词是款目词的上位叙词。
F――下位叙词指引符。其后所列的叙词是款目词的下位叙词。
Z――族首词指引符。其后所列的叙词是款目词所属词族的族首词。
C――要关叙词指引符。其后所列的叙词是款目词的相关叙词。
叙词词序 各种叙词表对叙词一般都规定采用自然词序(正装词序),只有个别叙词表也少量地采用倒置词序。
叙词组配标引规则 可概括为:(1)叙词组配必须是概念组配,相组配的几个叙词之间应具有概念交叉关系或概念限定关系;(2)必须选用与文献主题最密切、最邻近的叙词进行组配;(3)优先选用具有概念交叉关系的叙词组配,组配符号用“:”号。当无概念交叉关系的叙词时,可选用具有概念限定关系的叙词组配,组配符号用“―”号;(4)组配的结果要求概念清楚、确切,避免各种组配标引错误。叙词组配检索时也应遵守此规则。
选词 选定标引-检索用词:(1)指词表编表过程的选词;(2)指文献标引过程的选词;(3)指文献检索过程的选词。
Y
一般参照 又称普通参照、说明参照、总括参照、说明片。表示对一系列款目的注释或说明编制款目的某条规则的参照。其内容为简要的说明性文字,常附有实例。如
地理
查 国名、地名
注:“地理”一词仅作为副标题,
不作为主标题。
这种参照可代替许多单纯参照或相关参照,起到压缩目录体积的作用。
一贯排列法 见逐字母排列法
一维标引 又称一元标引、单观点标引。对一文献仅用一个分类号或检索词(或词串)从整体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标引。这种标引方法只能使文献按其主要方面集中,只能按其主要内容或属性进行检索,因而在处理含有复合主题或内容复杂的文献时效果不理想。
以粗代细,以细代粗 两种标引误差。以粗代细是指未使用词表或分类表中存在的专指标识来标引;以细代粗是指使用比文献主题的专指度更高的标识来标引。
易读性 指主题标目和关键词索引款目是否容易阅读、浏览和理解。
意义失真 某些表达复杂概念的专指词被分解为两个泛指词,可能会出现:(1)分解出来的某个泛指词有别的涵义;(2)将分解出来的词重新组配起来时有不只一种意义或不是原来的意义了。义序排检法简称义序法。按汉字字义特征进行字顺排序的方法和规则。中国古代的一些字书采用这种方法,目前仅有极少数辞书采用。
音节本位排列法 汉语拼音字顺排列法的一种。此法纯粹按汉语拼音逐个音节排比次序,一般不分音调,也不区分同音汉字。
音序排检法 简称音序法。按汉字字音特征进行字顺排序的方法和规则。如汉语拼音排检法、注音字母排检法,声部排检法、韵部排检法等。
引得深度 见标引深度,深度标引
引见 见参照
引用出版物一览表 见资料来源目录
引用次序 指:(1)先组散组式文献主题标识的词序;(2)主标题与各级子标题的次序;(3)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4)分面公式中规定的各分面的次序。
隐含主题 见显见主题,隐含主题
用参照项(用参照) 见用代关系,用参照项,代参照项
用说明语标引 当一个概念在词表中只存在上位词时,可用加说明语的方法使其达到所需的专指度。如“坦克兵在核武器条件下的作战”可标引为“坦克兵―作战,在核武器条件下”;“第九届亚运会”可标引为“亚洲运动会,第9届”。
语词 见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情报检索语言语词
语词标识 即检索词,是主题检索语言的语词。语词标识利用自然语言的语词经过规范化处理后构成。语词标识一般只能按字顺排列,因此必然是以语词所表达的事物为中心集中情报,具有很好的直观性。
预告性检索工具 在文献正式出版前向用户报道在出版中的文献的检索工具,如《社科新书目》和《科技新书目》等。
预先组配 指列举式情报检索语言中的语词(分类号或检索词)。此词表达概念不太确切。
元词 见单元词
元词标题 见单级标题
元词法 见单元词检索语言
超级组配 在叙词组配标引中,未用某个主题的直接上位概念词组配标引,而是用了比直接上位概念词更泛指的词组配标引,称为越级组配。
韵部排检法 在古代,汉字按韵部进行字顺排列的方法和规则。汉字读音为单音节,每个音节都由声、韵、调组成,把同竭字集中排列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韵部。各个朝代采用的韵部数量不等,其中以“平水韵”最为流行。平水韵共分106韵。
Z
再次子标题 见子标题,次子标题,再次子标题
在版标引 在文献出版或发表过程中,对文献进行标引,将分类号和检索词直接印在文献上。这是集中标引的一种方式。
增词标引 如果所要表达的概念在词表中不存在专指词,也不能用组配标引、上位词标引和靠词标引,或虽可用靠词标引及其他标引法但不够理想时,可增补新词予以标引。如“北京学”虽可转意标引为“政治―中国”,但增一新词“北京学”标引更为明确;“合资企业”虽可标引为“企业,合资经营”,但这一概念经常出现,增一新词直接标引更为合理。
增意标引 即对文献中的隐含主题或隐含主题因素予以标引。
摘要 见文摘
摘贮率 又称摘引率、覆盖率。在一特定时间阶段中,某一检索工具或文献数据库所收录的某一领域的文献数量与该人实有的文献数量之比。是衡量检索工具或文献数据库完备程度的指标。摘贮率越高,检索工具或文献数据库所能提供的信息越丰富,遗漏的可能性就越小。整体标引 见标引方式
整体主题,局部主题 整体主题是指能概括表示某一文献全部内容或至少是基本内容的主题。局部主题是指只能概括表示某一文献部分内容的主题。一文献只能有一个整体主题,但是可能有多个局部主题。
正式标题词 标题词语言中的标引-检索用词。
正式叙词 叙词语言中的标引-检索用词。
正式主题词 是正式叙词
正装标题 相对于倒置标题而言,词组词序不倒置的标题形式。又称正写形式。
直接标引,间接标引 直接标引是指用词表或分类表中与文献主题概念相符的专指词或专指类目进行标引。间接标引是指采用除直接标引以外的其他方法(如组配标引、上位标引、靠词或靠类标引等)进行标引。
直接参照 见单纯参照
直接款目,间接款目 词组检索词或检索词词串以自然词序为标目的,如“高等学校图书馆”,称为直接款目;以倒置词序为标目的,如“图书馆,高等学校”,称为间接款目。
指示性参照 标题参照系统中的一种说明性的参照。如:“振动参见各种构件下的振动”。指引卡 又称指导片、导片、导卡。卡片目录中安插的带突起部分的,用以表示类目或字顺区段,指引读者查目的硬卡片。
中心主题 见主要主题,次要主题
终止符 题内关键词索引中使用的表示文献题名到此结束的符号。
重点标引 见标引方式
逐词排列法 外语的一种字顺排列法。其规则是:以词为单位,逐个词排比次序,当两个词完全相同时,再比第二个词的次序,以此类推。这种排列法有字面成族的效果,比逐字母排列法科学。
逐字母排列法 指一种汉语拼音排列法,又称字母本位排列法;或指一种外语字顺排列法,又称一贯排列法。其规则是:以字母为单位,逐个字母排比次序,不考虑字面成族的要求。例如:
jiao ju 教具
jiao kan 校勘
jiao ke shu 教科书
jiao li 角力
jiao pai 教派
jiao qiu 角球
jiao shi 样释
jiao shi 教师
这种排列法由于有破坏字面成族的缺点,故很少被采用。
主标目 即标目,是相当于副标目而言的称谓。
主标题 多级标题的主要部分。主标题揭示检索对象,并处于检索入口位置。在单级标题系统中,所有的标题实质上都是主标题。
主题 (1)指文献主题;(2)指对检索课题进行概括而形成的代表情报需要的概念。
主题标引 用检索词或自由标引词表达文献主题的处理过程,可细分为标题词标引、叙词标引、单元词标引、关键词标引、自由标引等。
主题标引规则 文献主题标引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性准则。内容包括:文献主题标引的基本规则、各种主题文献的主题标引规则、各种类型文献的主题标引规则、各种学科文献的主题标引规则、文献主题标引的工作程序、文献主题标引的质量管理等。各种主题检索语言的主题标引规则有较大差异。
主题参照卡片 主题目录中揭示主题与主题之间某种关系的卡片。
主题词 见叙词
主题词标引 见叙词标引
主题分类目录 见分类主题目录,分类主题索引
主题分面公式 用以确定不同主题因素在组配标引时排列次序的结构模式。可供主题标引人员进行主题分析、确定组配次序、建立主题款目标题之用。我国通行的主题分面公式为“主体面(主体因素) 通用面(通用因素) 位置面(位置因素) 时间面(时间因素) 文献类型面(文献类型因素)”。
主题分析 又称文献分析。文献标引过程的组成部分。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查明文献中实际含有哪些有参考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主题分析过程形成文献主题概念,故又称“概念标引”,而将文献主题概念转换成文献标识的过程,则又称“符号标引”。准确的主题分析是准确的标引的前提。
主题分析不充分 析出的文献主题概念少于文献实含的有参考价值的内容,会引起标引遗漏,造成漏检。
主题分析错误 析出的文献主题概念与文献的实际内容不符,会引起标引错误,造成漏检和误检。
主题分析方法 见文献分析方法
主题分析无控制 将无关重要的内容作为文献主题概念析出,会引起标引过度,造成误检。主题分析误差 包括主题分析不充分、主题分析无控制和主题分析错误三种情况。
主题概念 又称待标概念。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的结果,是概括文献中关于某一事物的情报内容的概念。
主题检索工具 主题目录和主题索引的统称。
主题结构 见文献主题结构
主题款目 以检索词(标题词、叙词)为标目的文献款目。
主题图解法 用图示方法进行文献主题分析或表达文献主题分析的结果。
主题因素 指文献主题的构成因素。单元主题只有一个构成因素,如“俄罗斯族”;复合主题则有多个构成因素,如“俄罗斯族―民族特点―新疆”。
主题指南 检索工具所附关于主题标引和检索的注释性指南,内容大部分为入口词,也包括一些关于主题标引和检索规则的指示。
主题中心 又称主体面。文献主题中的主体部分或核心部分,是反映文献主题的关键性概念,它可由一个或多个主题因素组成,具有独立的检索意义。
主要主题,次要主题 主要主题一般是指著者在文献中作为重点来论述的主题内容,也可称为中心主题。次要主题则是文献中可以作为一个主题析出,但不是著者重点论述的主题。一文献一般只有一个主要主题,但有的文献也可能有两个或多个主要主题。
注音字母排检法 按汉字国语注音字母进行字顺排列的方法和规则。国语注音字母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通行的一套汉主音音标。1913年公布,共40个注音字母。
专题检索工具 围绕某一专题编制的检索工具。专题性检索工具包括专题目录、专题索引、专题文摘等,可以认为是专业性检索工具的一部分。
专业性检索工具 见综合性检索工具,专业性检索工具
专业主题,相关主题 专业主题是指与文献检索系统的专业范围一致的主题。相关主题是指与文献检索系统的专业范围不一致但有相关性的主题。
专有名词 人名、地名、机构名、书刊名、事件名、民族名、语言名等表达单独概念的名词。
专指标识 (1)与某一概念专指度一致的标识;(2)专指度高的标识。
专指词,泛指词 两者相对而言,专指词是表达专指概念的词,泛指词是表达泛指概念的词。
专指词标引 用与文献主题概念专指度一致的检索词进行标引。
专指度 指标识与文献主题概念的相符程度。泛指词(如图书馆)比专指词(如公共图书馆)的专指度低,专指词比泛指词的专指度高。专指度可分为词表(或分类表)专指度和标引专指度。
专指度过高的词 主题检索语言的词表都要求把词汇的专指度控制在适当程度,对于专指度过高的词,或作为其上位词的入口词,或不列入词表,必要时作为自由词进行补充。
专指度控制 见词汇控制
专指概念,泛指概念 两者相对而言,专指概念的外延较泛指概念窄,泛指概念的外延较专指概念广。
专指性规则 指必须选用词表或分类表范围内最确切的词或分类号进行标引,使文献标识对文献主题来说具有尽可能高的专指度。
转意标引 见靠词标引
准同义词 情报检索语言中把可以作为等同关系来进行规范化处理的近义词、某些反义词、某些否定词、某些专指度过高的词称为准同义词。它不是语言学术语。
资料来源目录 又称引用出版物一览表。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所收录一次文献的一览表。可供用户了解该检索工具的收录范围和据此索取原文。
子标题,次子标题,再次子标题 在多级标题系统中,对主标题进一步细分的词。按其级别可分为子标题、次子标题、再次子标题,三者统称为副标题。即:第一级标题为主标题,第二级标题为子标题,第三级标题为次子标题,第四级标题为再次子标题。
子标题词 又称副标题词。子标题表中的词。用于对主标题进行复分,一般不能独立标引文献。
自动标引 又称机器标引。利用计算机,从文献题名或正文中自动抽取语词,或再将所抽取的语词转换成情报检索语言的语词来表达文献内容的标引方法。
自动抽词 从文本(文献题名或正文)中自动抽出关键词。
自动抽词标引 自动标引方法的一种。即利用计算机借助于抽词软件从文本(一般是文献题名)中抽出关键词作为检索标识赋于文献。
自动分类 属于自动标引。用计算机系统代替人工对文献进行分类。可分为自动聚类和自动赋号(自动归类)两种方式。
自动赋词 自动标引的一种方式。将自动抽词结果再通过对应表自动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词进行标引。
自动赋号 又称自动归类。自动分类的一种方式。将自动抽词结果再通过对应表自动转换成某种分类体系的分类号进行标引。
自动生成轮排款目 许多索引,如挂接主题索引、嵌套短语索引、保留上下文索引等,都是轮排索引。这些索引,只须为每一文献主题编制一条基本款目,输入计算机后,由专用软件生成全部所需的轮排款目,并完成其他索引编制工作。
自拟标题词 在自由标引中,由标引人员按照标题法规则自己拟定检索词。
自然词序 词组检索词的词序与自然语言的词序一致。自然词序与倒置词序相对。
自由标引 不依据词表的一种主题标引法,标引人员在对文献的情报内容进行分析之后,按一定规则自拟标引用词来表达文献主题。就其实质而言,这是一种在文献检索中利用自然语言的方法。
自由标引词 在自由标引过程中由标引人员按照一定规则自拟的表达文献主题的词。自由标引词与自由词近似,但这两个概念的适用场合不同,不能混淆。
自由词,自由词补充标引 自由词是词表未收,可随需要增补,不作为正式标引-检索用词,但用于标引和检索的词,多半是专指词。标引自由词应采取补充标引法,即首先用泛指词对文献主题因素进行标引,再用自由词对该主题因素作重复标引。
自由词表 见开放式词表
自由词补充标引 见自由词,自由词补充标引
自由组配 指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的组配检索,即组配分类法和组配主题法的后组式使用。
字和词的写法、拼法上歧异的统一 检索词规范化处理的方法之一。当一个汉字有简体、繁体和异体几种形体时,以及当一个语词有几种写法时选择通行的一种形体或写法作正式检索词,其他形体或写法必要时可作入口词。
字面成族 语词标识在字顺排列中,由于构词法的原因,使一部分表达相关主题概念的语词自然地集中在一起,从而起到显示概念之间关系的作用,也就是使相关的主题概念成族(聚类)。
字面组配 见概念组配,字面组配
字母本位排列法 见逐字母排列法
字顺分类目录 指将带有分类标识(类名)的文献款目逐级按字顺排列的目录。即先将大类按类名字顺排列,一个大类下的二级类目也按照类名字顺排列,一个二级类下的三级类名还是按类名字顺排列。这种目录或索引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分类目录或分类索引。例如,《美国政府报告通报》和《宇宙航行科技报告》等文摘的正文即具有字顺分类目录的性质。
字顺目录 按字顺排列的文献目录。如题名目录、责任者目录等。主题目录虽然也按字顺排列,但一般不包括在字顺目录类型中。
字顺排列法 又称组织化方法。将对象(文献记录、藏书、工具书条目等)按其文字标识(如所赋予的检索词、题名、著者名、词条名称)的字音或字形或字母(在外语中)进行排比次序的方法。各种文字有自己的字顺排列规则。汉字的字顺排列法种类繁多,除按汉语拼音的排列法(有多种)外,还有按笔画、笔顺、部首、四角号码等的排列法。
字顺主题目录 一般主题目录都按字顺排列,故无必要冠以“字顺”二字。使用“字顺主题目录”一词是相对于分类主题目录而言。
字素 汉字字素。组成汉字的元素,包括点、横、竖、撇、捺、折、提等基本笔画,以及一些共用性强、使用频率高、组字效果好的偏旁部首和一些笔形结构。
综合标引 对用分册形式出版且各册都有独立题名或分册题名的成套文献(如丛书、多卷书、论文集、会议录等),以整套作为一个标引单位进行标引。
综合性检索工具,专业性检索工具 以收录文献的学科或专业范围分的检索工具类型。如果收录文献的学科或专业范围广泛,则称为综合性检索工具;如果以一个或大或小的学科或专业为收录文献的范围,则称为专业性检索工具。
总括参照 见一般参照
组配 在文献标引和检索中,将两个或更多个语词(表达简单概念的非专指标识)组合成句子(表达复杂概念的专指标识)的一种操作。这是情报检索语言中最基本的造句方法,几乎每一种情报检索语言都或多或少地采用组配。
组配标识 (1)组配分类法或组配主题法的标识;(2)用组配标引法构成的文献标识串。
组配标识的后组式使用 组配分类法或组配主题法的标识在标引过程中不构成标识串。
组配标识的先组散组式使用 组配分类法或组配主题法的标识在标引过程中构成标识串。
组配标识系统 指组配分类法和组配主题法(单元词法和叙词法)。
组配标引 使用组配法进行标引。将两个或多个标识进行组合,以表达一个分类表或词表中所未列出的专指概念的标引方法。例如,当词表中不存在“关节肿瘤”专指词时,用’关节疾病:肿瘤”表达。
组配标引错误 简称组配错误。一般指叙词的组配标引错误,是由于组配方法的不正确使用而造成的。如:用字面组配代替概念组配、不合理的组配、以粗代细或以细代粗、可用组配标引又可用上位词标引时未优先用组配标引、已有专指词时仍用组配标引、一文献多个主题未作分别处理、遇有多种组配方案时未选用最确切的组配方案、组配标识缺乏唯一性、单独概念(专有名词)用普通叙词组配标引等。
组配操作 在标引或检索过程中,按一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组配。
组配次序 在叙词的先组散组式使用时,文献标引要遵循合理的组配次序,使构成的叙词串具有逻辑性。
组配符号 组配符号如同自然语言中的虚词和标点符号,是情报检索语言语词组合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意义的外部标志,是造句的重要手段。组配符号大体可分为四种:(1)手工检索的文献单元方式系统中使用的一般组配符号,如体系分类法中的-、:、+、/、0等符号,标题法中的―、,等符号,在组配起来的文献标识(句子)中主要起分隔作用(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是什么组配);(2)分面组配符号,如《冒号分类法》中的分面符号以及“相”符号和《国际十进分类法》中的许多辅助符号;(3)计算机检索系统及手工检索的标识单元方式系统中使用的关联符号和职能符号;(4)机编主题索引用的各种标题构造符。
组配公式 见分面公式
组配规则 组配标引或组配检索所应遵循的规则。如叙词组配标引规则。各种情报检索语言的组配规则不尽相同。
组配级数 指后组式语言在先组散组式使用情况下,使用多少个标识构造标引语句(标识串)。
组配型标识,组配型文献标识 组配型标识指标引时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将若干个单元标识组合起来才能表达一个文献主题概念的那些标识系统所采用的标识类型,如组配分类法的分类号、叙词和单元词等。组配型文献标识指由组配型标识构成的文献标识。
组配型文献标识 见组配型标识,组配型文献标识
组配造句 用组配方法构造标引语句或检索语句。
(辑自张琪玉编著《情报语言学词典》,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略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