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与时代同行——关于索引发展沿革的宏观思考 葛永庆
发布时间:2018-09-27  浏览次数:29

索引,与时代同行

——关于索引发展沿革的宏观思考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200336)

      摘    本文就我国索引事业发展轨迹,探讨现阶段索引事业特点及其经验教训,以及如何推进我国的索引建设诸问题。

      关键词  索引发展  索引特点  索引建设

        索引作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工具,其发展演变有它自己的规律。考察中外索引事业发展沿革,从中发现不同国家情况迥异,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从我国索引事业走过的道路看也不例外。20世纪50年代初,笔者接受新闻专业教育,之后又长期从事出版工作40余年,本文拟就一个老出版人角度,来回顾探讨一下我国索引事业的发展轨迹,以期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1  我国索引事业的发展轨迹

        我国索引事业虽有悠久历史,但发展缓慢。后经几代学人的艰苦努力,索引这颗明珠终于拂去尘埃,逐渐透出光芒,获得部分先知先觉者的赏识。然其范围毕竟有限,它就象珍藏在文物商店里的古董,只供少数人欣赏、把玩,极大多数人却对它感到十分陌生。这绝非夸大之词,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曾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位著名学者兴致勃勃地来沪参加索引工作研讨会,他的友人竟以为他对“摄影工作”(“索引”、“摄影”音近似之故)发生兴趣改行了。这岂不说明索引的知名度远不如摄影。还是在那个时期,笔者曾在高校和一些业务培训中心开设工具书索引编纂课程,参与听讲的不少是出版社负责人或某些工具书(如年鉴、方志之类)的编委、主编,但他们对索引也普遍感到生疏,遑论其他人了。鉴于这种现象,我国索引之普及和发展更是步履维艰,任重道远。

      近10余年来,我国索引事业有了较大改观和进展,不仅成立了专业机构,团结了大部分索引工作者,还与国外索引团体建立联系进行广泛交流,并努力推动索引工作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索引工作开始向现代化大步迈进。纵观这一时期我国的索引工作,我认为它正经历了如下三大变革:(1) 从手动到电动;(2) 从个体到群体;(3) 从封闭到开放。应该说,这些变革是十分令人鼓舞的。它说明我国的索引事业正在不断创新,并紧扣时代脉搏大踏步前进。

2  我国索引事业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现阶段我国索引事业大致具有如下特点:(1) 索引的学科覆盖面扩大,质量逐步提高。索引是开发、利用文献资源的一种重要工具。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较强。目前其服务领域已不限于辅助学术研究,而是广泛涉及其他学科甚至生活领域(如交通、电信等);由于采用先进信息技术,索引的编制质量和效率也不断有所提高。(2) 加强与国外交流,不再故步自封,囿于一己之得。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正式加入因特网以来,我国研制的各种数据库纷纷上网,国外的先进信息技术也陆续传入我国,这些都促使我国索引的学术含量和应用价值不断有所增强。(3) 索引编纂工作由个体行为逐步向大协作形式转变,这既保证了质量,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中国丛书综录》的编纂,有全国40余所图书馆通力协作,从草创到定稿,仅一年又三个月;又如林仲湘先生主持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索引》,经过从油印本、印刷版到电子版的艰苦历程,集思广益终于取得丰硕成果。这些都是编制高质量索引的范例。

      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对索引的认知仍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还未真正做到广为人知,这就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宣传,唤醒人们的索引意识。据了解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索引课程的至今尚属凤毛麟角;索引学科建设也十分薄弱,许多索引和数据库工作者没能及时将自己的成果上升到理论上来加以研究,因此索引论著相对较少,还未形成浓厚的研究探讨风气。这些对索引事业和学科建设都是很不利的。由此,每当想起上世纪20年代初在不少著名文人和学者推动下而蓬勃兴起的“索引运动”,不禁心向往之。80多年过去了,如今索引的知名度到底提高多少?有多少人在使用索引?还是很值得怀疑的。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利益;为了让索引真正走向社会,走进人们的生活,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权威人士和政府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不妨在新时期再兴起一场更大规模并具有全新意义的“索引运动”!

3  如何推进我国的索引建设

    (1) 充分发挥索引专业机构作用。中国索引学会作为索引学科的带头人和全国索引工作者的旗帜,应充分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努力增强职能,使之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学会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鼓励各种人才的出现。总之,要多些参与性、包容性,少些官办色彩。

    (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索引工作者队伍。

    (3) 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关系。既要维护传统,又要实践创新,真正做到与时代同行。    (4) 继续呼吁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索引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重视推广索引工作。

    (5) 坚持开展国内外索引学术交流,及时做好国外先进信息技术引进工作。

4    

        1929年陈垣先生在燕京大学讲演时,曾感叹我国“有长远的历史,丰富的史料,而无详细的索引”,认为这是“中国的四大怪事”之一;到21世纪初潘树广先生在《二十世纪的索引研究与编纂》一文中说:“当我们欢庆人类在本世纪的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不能忘记索引所起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索引,人类在本世纪不可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说明我国索引事业已经走过漫长、曲折甚至崎岖的道路。今天我们在大力推进索引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更要认真处理好索引的普及与提高,以及传统与创新关系。传统的索引是不容抹煞和低估的。北师大董乃强先生说:“中国索引虽然不如西方书目那样客观、理性,但其中充满的编制者对人类知识价值判断的主体精神、编制者的个性和编制者对读者阅读动机及行为方向的关注,更能让人们感到它所蕴含着的人文关怀。”我认为这段话还是值得我们细细体味的。如能正确处理好这两者关系,相信在新世纪曙光照耀下,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代同行的我国索引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葛永庆  中国索引学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