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索引选材探略 张贤俭
发布时间:2018-09-27  浏览次数:20

报刊索引选材探略

  

(上海图书馆  200031)

             本文在学习、总结《全国报刊索引》及电子版的基本经验基础上着重对大型报刊索引(报刊数据库)编制中的报刊引用和选材标准的依据和基本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报刊索引  报刊引用  报刊选材  全国报刊索引


      报刊文献比其他文献更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连绵不断地记载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活动与知识,向社会提供极其巨大而丰富的信息(据估计,来自报刊方面的科技信息约占整个情报来源的三分之二左右),是科学研究和各个领域广泛利用的重要信息资源。但报刊文献是一个动态信息系统,其特点表现为:既庞大、多样、新颖,又零散、交叉、重复。研究人员面对这浩瀚无序的信息,要迅速、准确地找到完整系统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则必须借助于能有效控制信息和检索功能完备的索引。可见,影响报刊索引质量的主要因素,除了是否运用先进的编制技术和手段,建立健全的检索系统之外,从报刊源头上,对海量的报刊信息实施有效控制(确定报刊引用和选材)则直接关系到报刊索引(报刊数据库)的规模、质量和水平。本文在学习总结《全国报刊索引》及其电子版的基本经验基础上,着重对大型报刊索引(报刊数据库)编制中的报刊引用、选材标准及其基本模式进行探讨。

1  编制早期报刊索引(报刊数据库)的报刊选用问题

  1.1  结合我国报刊历史特点,正确区分近代报刊

      报纸与期刊这两种连续出版物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考察,关系非常密切,一般具有相互交替、彼此包含的特点。我国早期的报纸和期刊不仅在名称上,而且在出版内容和形式上几乎报刊不分。大量的期刊自称为“报”。如1891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的《中西教会报》,清末改良派康梁创办的《时务报》、《清议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1897年我国著名学者罗振玉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农学期刊《农学报》等等,这些刊名最后一字都称为“报”。我国早期的报纸,如1873年由艾小梅主编的《昭文新报》,用白报纸印刷,装订如期刊状,甚至到民国初年已普遍采用出版单印张的报纸时,还有部分报纸仍保持可供折叠装订成书刊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早期期刊中所刊登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也占有相当篇幅。如《(上海)万国公报》、《时务报》、《知新报》等每期都大量报道了国内外时事新闻和评论。可见,严格区分近代报刊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如果报刊混淆不清,则会扩大或缩小报纸索引或期刊索引收录范围,影响索引的性质和质量。

  1.2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数据库》(1857-1918)的期刊选用标准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数据库》(1857-1918)是上海图书馆编制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总库中的一个回溯性数据库,它在严格甄别近代报纸与期刊的前提下,根据精心遴选出的495种近代主要期刊而编制的。这些期刊是在我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时期出版的,充满着错综复杂的时代特征,它象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近代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面貌,蕴藏着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学习和研究我国近代史的重要文献。据初步统计,我国“五四”以前出版的近代期刊约有1300余种,其中有些期刊目前在国内已经散佚或严重残缺不全。经普查核实权衡得失,确定既要把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早期出版的期刊全面收录,又要从各类刊物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收藏较全的主要期刊。具体  选刊标准如下:

    (1) 省会以上城市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性期刊全收,一般性刊物选收。

    (2) 凡学校刊物中具有学术性或社会影响较大者收录,一般反映校务和仅为纪念性者不收。

    (3) 宗教刊物选收,以宣传宗教教义和一般传教活动为主的宗教刊物不收。

    (4) 只适合儿童阅读的期刊一般不收,仅收录其首创刊物。

    (5) 内容黄色和低级趣味者不收。

    (6) 政府公报和专业公报选收。

      根据以上期刊选用标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数据库》(1857-1918)选用的期刊内容,大致包括各个时期,各派政治势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政论期刊;各种团体和个人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财政经济、学生、妇女、学术、自然技术科学刊物以及外国人在华创办的宗教刊物等。

2  把握报刊特征,选准引用报刊是提高报刊索引质量的前提

  2.1  现代期刊的主要特征

      报刊是报刊索引编制的物质基础,也是唯一的工作对象和信息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报刊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报刊信息量与日俱增,而且报刊文献特征也发生明显变化: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相关性,引起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现象正在加剧,文献内容从事物分门别类的研究转向相互联系的研究,传统的社会科学与自然技术科学世袭领域日益呈现融合、交替和开放的发展趋势。导致期刊的学科内容发生“异化”与兼容,相关学科、边缘学科以及新技术应用的内容不断增幅,部分期刊在多种学科中频频亮相,使得本学科论文相当分散。有数据表明,许多学科几乎有半数论文散落在相关学科的刊物上。这就要求索引的报刊引用范围、种类和数量,必须与时俱进,保持与时代同步、与新文献保持平衡发展。这股变化和发展的态势,我们可以从近年《全国报刊索引》中取得印证,仅以2004年第4期《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为例,该月共选收新近报刊954种,其中引用自然、技术科学期刊高达226种之多,占引用报刊总量的237%

  2.2  重视报刊引用中的几个关系

      大型综合性报刊索引的用户,大都定位在中级以上科研、教学及管理人员,发行重点是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包括公司、工矿企业)、有关主管机关、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和咨询公司等。为满足全国各类用户文献检索、课题咨询(查新、开发研究)、学术研究的不同层次需要,则要求报刊引用在遵循“核心期刊全收、非核心期刊选收”这个原则的同时,还必须保持数量充足、学科门类齐全和专业跨度开阔的合理结构。因此在选择引用报刊时须着重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 在强调政治思想性、学术专业性、参考性和兼顾地区及民族特点的原则,确保全国各类主要报刊全面系统配套之外,侧重把注意力放在搜集有关新兴学科、相关学科、横断学科的学术期刊上。

    (2) 在保持引用报刊稳定性、连续性的前提下,强化专业期刊质量,尤其对数量较大的同类专业期刊,通过排比、分析、鉴别,择优引用能及时报道我国各行各业的专业文章,论文密切结合实际,在某专业领域内起到总结、推广、探索与交流作用的专业期刊。

    (3) 在重视引用各类正式公开出版的期刊同时,关注内部刊物的搜集,对保障引用期刊完整性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渠道。内部刊物往往是某些刊物公开出版前的试刊或过渡形态,就其内容与形式看,所刊文章通常主题新颖,内容专深,并具有大量原始数据,不受篇幅限制,论述比较充分、自由。内刊一般出版量稀少,流通渠道狭小,是用户十分需要的一种文献类型。

      总之,要使引用报刊聚集在对我国方针、政策带有指导性、探索性的论述,能基本反映我国各个领域最新动态、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论文质量较高,文献寿命较长的各类政论、学术型和专业技术型的报刊上,从而从根本上保障文献的整体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报刊索引》历年引用的报刊结构,大致保持在:政论、学术型报刊约占25-30%,专业技术型期刊约占60%左右。摸清这类报刊的发展规律,对开辟重点报刊源是至关重要的。

  2.3  《全国报刊索引》引用报刊标准

    (1) 中央及省、市、自治区级党政报纸全收,地县级报纸一般不收。

    (2) 全国性学术、专业技术报刊全收,高等院校学报全收。

    (3) 地方性学会、协会和研究院所等学术团体及科研机构出版的学术、专业技术报刊,凡公开发行的全收,内部刊物选收。

    (4) 科普、休闲刊物以及不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一般报刊选收。

    (5) 对于公司、企业出版的,仅供内部对口交流的非正式出版物或出版周期过长且不稳定的内部刊物不收。

    (6) 通俗性画刊、少儿报刊以及检索性刊物不收。

3  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献选材标准是确保报刊索引质量的关键

      当引用报刊范围确定之后,报刊文献选材标准便成为构筑报刊索引主体的关键,也是对报刊文献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环节。报刊文献的选材质量与幅度受制于报刊引用范围,但报刊文献选材标准又支配着引用报刊范围,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它们都是以适应特定用户群的需求为准绳。

  3.1  精选是报刊索引编制的理性选择

      有人认为,“全”是检索刊物的基本要求,是所有质量标准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标准。这个论断无疑具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任何一宗残缺不全的资料是达不到为研究和实践部门服务的目的。但如果不区别各种检索工具的性质、内容、任务和使用对象,脱离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客观可能,一味求“全”贪多,则往往会收不到预期效应。从报刊索引发展史看,这一论断也从未支配过中外报刊索引的实践活动。严格地说,各类报刊索引,甚至包括单种报纸或期刊索引几乎都采用“选收”方式。如我国早期出版的诸如《时报索引》(1925)、《最新杂志要目索引》(月刊,1930)、《中文杂志索引》(1935),直至当前国内出版的《人民日报》社新闻中心研制的《中国报刊资料库》、《全国科技报索引》、《内部(期刊)资料索引》等,都以收录有关专题、学科、技术论文和综述资料为选收对象。苏联1926年出版的《杂志论文索引》(周刊)1936年出版的《报纸论文索引》(月刊,1977年起改为周刊)前者选材内容侧重人文科学,后者着眼一般论文和文艺作品。即使属于单元性的美国《〈纽约时报〉索引》,也不采取熔所有信息于一炉的办法,只是把每天刊登在版角上的分组要闻,定期编制分类索引。我国《解放军报索引》则规定,凡新闻简报、短讯、以及“半月国内外大事”、“点将台”、“报刊文萃”等专栏文章均不予标引收录。这是由于报刊文献固有的特点所决定的,尤其随着各类动态信息和专业技术文献的骤增,文献内容重复、信息雷同的现象日益增多,文献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明确“选收”原则,制定合理的选材标准,科学地筛选信息,强化信息密度,讲究信息的适用性,做到精中求全、精而不漏,是提高报刊索引质量的必由之路。

      由此可见,综合性报刊索引并不意味着对所有报刊信息进行全面登记和有条必录,而是要求具有广泛的专题和学科并经过选择提供全面系统的足资参考的资料,偏离专题与学科提出对所有报刊信息包罗万象详尽无遗的记录,既非必要,也不可能达到。必须有一个精选的过程。所谓精选就是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用户的特定需求(包括潜在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加强对报刊文献针对性、系统性和适用性的严格筛选的过程。也就是全面占有报刊文献(包括对相关文献进行理性的扬弃,即不断进行去粗取精、舍劣选优、去伪存真的精细梳理过程)。它既立足于当前需要,又放眼于长远发展,做到有主次、有选择,准确无误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服务。因此,精虽然是总体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不是一般的一部分,而是其中最重要最有参考价值的一部分,从数量和形式上看,它不是全部,从实质和作用上看,它却真正代表了全部。

  3.2  制定选材标准的主要依据和基本模式

      制定报刊选材标准目的在于谋求解决海量的报刊文献与各类用户群特定需要的矛盾。选材标准是一种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报刊的内容属性,有针对性地对各类报刊文献进行有效筛选的统一规定。因而,在周而复始的选材工作中,不断总结、研究报刊和用户是制定或修订选材标准的关键。

      从报刊的主要内容看:报纸以报道时事新闻及发表与此相关的报纸言论(社论、专论、时评、短评、述评、评论员文章等)为主要内容,期刊以发表有关专题、专业和学术论文为主要内容。从报刊文献的类别分,可分为动态资料和理论资料两个大类。而动态资料一般由报道型和文献型资料组成。理论资料一般由专题、政论型、专业技术型和学术型资料组成的。从报刊文献的知识属性分,它基本包括两类知识,一类是经验知识(即动态资料),另一类是理论知识(即理论资料)。人类知识是沿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系统的深化过程。从发生学角度考察,经验知识偏重于对事物特征、现象、形式、条件的认识,往往是个别的、侧面的、表面的描述。理论知识则偏重于对事物的规律、本质、内容、根据的认识,把握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是系统化的知识。可见,它们间的关系是,报刊文献的类别是根据报刊文献的内容来划分的,而报刊文献类别又是对应知识属性的。因此,正确区分报刊文献的主要内容、类别和知识属性是制定报刊索引选材标准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用户研究,建立用户信息反馈系统,经常测定用户信息需求的满意程度,了解分析用户需求变化及动向,综合用户需求,及时研究选材策略,以便最大限度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这是制定选材标准的根本依据。

      总之,科学合理的选材标准只有在不断总结和探索报刊文献选材实践活动和及时分析研究信息供需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从报刊索引实践表明,编制一部大型综合性报刊索引选材广泛、精当、完整、系统是一个理想的基本模式。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广泛性与准确性、系统性与综合性、连续性与跟踪性尽可能完美的结合。所谓广泛性是指选材范围和内容上不片面,把握信息总体的分布与流向,遍涉各个专业与学科,囊括古今中外主要信息;准确性是指按各类用户的需求,从大量有关信息中筛选出对口资料,使收集的信息为人所参考,力求做到提供与利用相统一;系统性是指对各类专题、专业与学科信息的收集,既有一定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又连贯、有序和完备;综合性是指与系统性相配合,尽量收集新兴、相关、交叉学科的信息,强化各类信息的覆盖面;连续性是指关注报刊动态信息的延续性特征,对各种事物、人物、事件等信息,在时空上顺其轨迹,注意始末;跟踪性是指重视生产、管理、科学文化发展中的社会热点及重大课题,及时收集最新研究成果。但必须指出,上述多种结合是彼此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整体。

  3.3  《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选材标准

    (1) 专题、政论型资料:报刊社论、专论、评论和评论员文章全收;马、恩、列、斯、毛、邓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和传记全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言论,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的讲话和文章全收;学习革命导师和老一辈革命家著作的心得体会文章选收。

    (2) 学术技术型资料:国内外各种学术、技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全收,各学科、各部门一般研究成果选收。

    (3) 专业型资料:各行各业系统的调查报告和专题总结全收,一般工作通讯、短讯不收;各种专门问题讨论总结和综述全收;对我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著名作家的作品和研究资料全收;文艺理论全收,文艺评论和文艺作品选收;编、导、演经验介绍和影剧评论选收,一般性的内容简介和观后感不收。

    (4) 报道型资料:党和民主党派中央会议和活动资料全收,省市、自治区党政军会议和活动资料选收;全国人代会、政协会议和活动资料全收,文代会、科代会和先代会只收开幕词、闭幕词、工作报告、总结和重要发言;各种纪念活动、庆功活动、评选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的报道资料选收;各个领域著名的英模劳模和先进人物的典型报道资料全收,一般人物通讯不收。国际问题和外事活动资料,凡新华社讯全收,其余选收,一般新闻报道不收;各种体育比赛、运动会资料,只收开幕词、闭幕词、重要讲话和运动项目打破世界纪录和全国记录的报道资料;介绍国内外名胜古迹和地方风俗文物等资料,内容详细或有特殊价值的全收,一般性风貌介绍和通讯不收;反映国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国内当前与未来所关心的科技动态全收。

    (5) 文献型资料:中央及省市、自治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制定的各项法令、法规、方针、政策、指示、决议等全收;对追悼会资料,只收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等,简讯不收;人物传记与评论资料全收。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以上有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统计资料全收。


参考文献

1  张贤俭.把报刊文献工作推向新的高度——纪念《全国报刊索引》创刊三十二周年.图书馆杂志,1987(5)

2  张贤俭,李文,夏祖德.《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的编纂.社会科学(上海)1984(2)

3  张琪玉.报纸文献是一种极为丰富而未被充分开发的信息源——关于发展报刊文献索引和数据库的思考.索引研究论丛:报纸索引和新闻数据库.中国索引学会,1999

4  高沁.新闻数据库在人民日报社的开发与应用.索引研究论丛:报纸索引和新闻数据库.中国索引学会,1999

5         宋明亮.《解放军报》自由标引经验总结.索引研究论丛:索引技术和索引标准,1997  

 张贤俭  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