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学视野中的乐谱文献工作 景月亲
发布时间:2018-09-27  浏览次数:30

阿索引学视野中的乐谱文献工作

  

(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  710061)

                本文以索引学的视角,审视作为特色音乐文献的乐谱文献工作,如号码索引之于作曲家的作品的整理研究、版本对照索引之于乐谱版本现象与研究、旋律索引之于音乐主题类工具书排检系统的设置以及曲目索引之于馆藏乐谱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指出存在问题,呼吁索引学界关注包括乐谱文献在内的特色文献索引的编制与研究。

      关键词  乐谱文献  号码索引  版本对照索引  旋律索引  曲目索引

      索引学是一门实用科学,各门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都离不开索引的帮助。相应地,索引学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也有赖于索引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各个学科乃至各类型文献领域的应用实践。索引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不会也不应让任何一个学科或文献类型留下空白。在音乐学科领域,作为记录音乐艺术形象的乐谱和音响资料可谓独具特色,被喻为特色音乐文献,其整理既有与普通文献相同的一面,又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普通文献。以索引学的视角审视特色音乐文献并期望引起关注,无论对我国索引学界还是音乐文献学界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乐谱文献的产生先于音响资料。它是记录和保存音乐作品的基本文献形式,是将音乐形象用记谱法记录下来形成的一类音乐文献。在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记谱法的产生和完善对乐谱文献的最终出现至关重要,从而结束了音乐口耳相传的传承传播历史,使音乐的保存利用有了稳定的符号保障。但是,印刷术发明之前,音乐作品主要以手抄的方式缓慢流传,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活字印刷术的改进,乐谱出版业在欧洲各城市相继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作曲家们逐步摆脱了对抄谱手的依靠,其新的作品代之以统一的印刷本乐谱形式在更大范围内快速传播,乐谱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工作随之兴起。由于乐谱文献在音乐作品的保存以及由此展开的研究和作曲家创作思想、分析作品风格、诠释音乐作品方面的划时代性贡献,所以自乐谱文献产生以来,围绕乐谱文献的这一系列工作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以索引学的视角,梳理、分析关于乐谱文献产生至今的几类代表性乐谱文献工作,审视乐谱文献工作已有的成绩、不足及其他相关问题。

1  号码索引与音乐家作品的整理研究

      号码索引是以某一类型文献原有的编号作为标目,并按照号码顺序排列的索引[1]。整理音乐家的作品,“编号”非常重要。早期作曲家们的作品并无编号,编号的起源始于西方[2]。西方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多不胜数,著名且留传后世的音乐作品更是难计其数,加之音乐创作的即兴性及作品体裁的多样性因素,早期一些作曲家个人作品零散无章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围绕某一作曲家作品的演奏、研究、出版而发掘整理其作品显得尤其必要。在这一过程中,最终形成一套或几套相对完整的作曲家作品目录,这个“作品目录”实际上即是基于索引功能的个人作品号码索引,而“号码”则是源于整理者所给出的作品编号。

        音乐作品编号是标识作曲家作品的序号,大体出自作曲家本人、出版商、音乐学家三类人之手,最常见的用OP(拉丁语Opus的缩写,即“作品”)标记。在欧洲18世纪初期,作曲家一般不为自己的作品编号,这时多由出版商为了区别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从方便的角度为作品由小到大编号,通常按其创作次序。但由于不同出版商有不同的“OP编号”,所谓的作品编号并不能完全如实反映作品完成的先后顺序,于是一些作曲家本人开始为自己的作品编号。如贝多芬是最早系统地为自己作品编号的作曲家,我们今天看到的他的重要作品皆出自其本人之手。但即便如此,个人编号仍有许多遗漏。因此,后来越来越多的音乐学家从利于后人对作曲家作品研究出发,对重要作曲家尚无编号的作品系统地进行了编号;或对系统编号者加以重新编号,并标注特定的标记,这些标记通常是提出新作品编号的学者名字的代表字母或者目录、索引名称的缩写(由于整理者不同,有的作曲家会有两个甚至三个作品编号,例如海顿的Hob编号、莫扎特的KKV编号、斯卡拉蒂的LKP编号以及巴赫的BWV编号、肖邦的BI编号,等等。这些都已成为权威的作品编号通行于世,如《巴赫作品目录(Bach-Werke-Verzeichnis)》简称BWV,为现在世界上巴赫作品最为标准的编号。又如肖邦作为即兴作曲大师,其个人作品的手稿之多是音乐史上人所共知的,这同时给肖邦作品手稿研究带来许多困难。英国学者布朗于1960年将肖邦作品重新编号,命名为《布朗索引(Brown Index)》,简称BI编号,被公认为极具学术价值。

      确定了作品编号并以此为序逐一编目[包括:编号、曲目(标题)、创作地点、日期(或首演地点、时间)等]形成作品目录或索引。经作品编号有序化的音乐作品,给音乐出版、音乐家作品研究以及广大音乐院校师生、音乐爱好者检索利用特定音乐作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例如,巴赫著名的宗教音乐作品《马太受难曲》,其作品号为BWV244,相应地该作品号唯一代表的作品亦即这首《马太受难曲》。笔者手头有三联书店出版的《爱乐》杂志随刊赠送的《巴赫作品总目录》、《海顿作品总目录》、《莫扎特作品总目录》三份,其标目内容基本一致,每个条目均以“编号”系目;作品大类之下按作品号依次编排。由于作品号与音乐作品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只要知其一,便会得到其他相关信息,方便好用。正是如此,作品号也成为音乐图书馆乐谱著录的一个重要项目,是读者查找音乐家特定音乐作品的重要参考线索。外国音乐史上,一曲多名、同曲异名、异曲同名的现象比较多见[3],这给音乐工作者及音乐爱好者学习欣赏外国乐曲(曲谱/音响资料)带来诸多不便。除了“曲名词典”类工具书可供查找以外,从曲作家作品索引(目录)中给定的作品号入手也可方便解决此类问题。因为一个作品号对应的音乐作品是固定惟一的。如著名的《月光奏鸣曲(Moonlight Sonata)》是人们(而非作曲家自己)对贝多芬《升C小调钢琴幻想曲式奏鸣曲》,OP27no2的称呼,其不同版本的名称就有很多:“Sonata no14”、“Mondschein Sonata”、“Sonata inC Minor”、“Sonata,op27 no2”、“Klavier Sonata nr14”、“Al Chaiarodilnna”等,尽管如此,这些不同题名所代表的都是贝多芬的作品27号的第二乐章。

2  版本对照索引与乐谱版本现象及研究

      版本对照索引是一种用于查找同一文献不同版本而编制的索引[4],版本对照索引之于乐谱研究,有着重要的版本学和文献学意义。

      音乐文献史上,乐谱文献(及音响资料)的版本现象非常普遍[5]。例如我国古代的乐曲(如古琴、古筝曲等),由于历代口传心授用及文字谱(如工尺谱)记谱法的局限性,于是流传中产生了不同演奏家不同的释谱:同一乐曲经不同释谱,作品的风格很可能迥然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流派的不同版本。同样,乐谱作为西方音乐的主要流传方式,不同时期的乐谱版本,反映了西方音乐的流变历程。仅从内容上看,音乐家将西方音乐史上现有的各种乐谱版本分为“学术版本”、“评论版本”、“实用版本”和“演奏版本”四大类[6]。而中外的乐谱文献,由于记谱法的不同、开本大小、记录方式的区别以及出版地区、出版时间、版次、纸墨、装帧等的不同也可以形成乐谱文献的不同版本形式。版本的选择利用对于音乐教学、研究、演奏等领域非常重要。例如,研究、教学或演奏肖邦音乐,不能不涉及到不同版本的肖邦作品。而同其他作曲家相比,肖邦作品的版本是最多的,汇集起来大概有90种之多[7]。

        乐谱版本现象如此丰富,为乐谱版本对照索引提供了相当大的实践和学术研究空间。版本对照索引专门针对文献版本众多而编制,此类索引会引导文献需求者检索到所需特定的版本类型,是版本选择的参考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扩大对外交流,各国学者来华进行音乐学术活动日益频繁,学术讲座、专题音乐会屡屡举办;同时各音乐院校纷纷聘请外教执教;国际国内各种音乐比赛频频举办,音乐教学、表演中乐谱版本的选择问题日益凸现出来,版本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图书馆乐谱采访也加强了对版本的甄别与选择,以保证馆藏版本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乐谱版本对照索引的编制和研究无疑应相应地跟上。据笔者了解,目前在我国音乐文献领域尚未有专门的乐谱版本对照索引编制,对于索引学界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我国,由于受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对于乐谱版本尤其是西方音乐版本重视不够,缺乏“版本”意识,所以即使乐谱收藏最为权威的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从版本意义上看可供研究、判断和选择的版本余地也相当有限[8]。这种局面使得索引学视野中的乐谱文献版本问题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其突破显然不仅仅是索引学界的问题。但是在民族音乐学领域,随着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和深入研究,一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不同流派、不同版本的古曲如古琴、古筝、琵琶曲等受到专业人员的普遍关注,在这一领域,以索引人的“索引精神”[9]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还是有可能做到的,也是很有价值的。

3  旋律索引与音乐主题类工具书检索途径的设置

      旋律索引[10]是音乐文献领域特有的一种索引,这种索引以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为检索点,通过人们尚能记起的乐曲主旋律查找曲名、曲作者等相关内容。如1938年佩恩编的《巴赫作品旋律索引》等;一些以“主题词典”、“旋律词典”称谓的此类工具书,也是基于作品主题旋律为主要检索途径而编排的,如美国的《器乐主题词典》、《歌剧主题词典》,日本的《音乐主题词典》(分管弦乐、室内乐、声乐三卷);我国出版的《外国名曲旋律辞典》(孙维权、姚方正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中国音乐主题辞典》(庄永平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等等。

      音乐主题,又称旋律主题,《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中解释为:乐曲的音乐实体(由若干音符组成,通常具有旋律性),是乐曲的主要乐思或几个主要乐思之一,特别是器乐曲中,主题是铺叙、展开或变奏的基础。《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国大百全书出版社,1990)认为:作为乐曲的基本乐思,并用作全曲或乐曲一部分的发展基础的音乐素材称为主题。《中国音乐主题辞典》就此总结道:音乐主题是指那些具有主要乐思、并有一定旋律性的核心旋律部分。音乐主题常被作曲家为塑造主要音乐形象或表达作曲家本人的主要感受而设计、被用作全曲或乐曲一部分发展基础的音乐素材。从以上解释中可以看出,“音乐主题”在本质上与情报语言学中的“主题”是相一致的,文章、图书的“主题”可以用关键词、主题词来概括,而“音乐的主题”思想只能来自于乐曲旋律本身。因此,“就音乐主题的旋律而言,它必然是一首乐曲(或歌曲)中最精彩、最辉煌的部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1]。因而以主题旋律作为标目标引音乐作品,也最能体现该部作品。基于主要旋律编制的专门索引、词典,也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检索音乐作品的特殊需求,所以主题旋律也是音乐作品特有的一个检索点。

      相对于其他索引,主题旋律索引涉及到“音乐”及作品本身,对于一般的文献工作者来说有更多专业上的制约,所以,主要由专业人员参与编制,其排检法除了曲名排检法以外,固定唱名排检法、首调音名排检法、旋律走向排检法等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4  曲目索引与乐谱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曲目索引是针对乐谱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而编制的一种内部使用索引,多由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行编制而成。一般来说,音乐专业图书馆是系统、全面收集保存乐谱文献并提供使用的部门,为了满足用户对特定音乐作品的需求,图书馆非常有必要编制这种深度揭示馆藏的曲目索引。

      与普通图书馆有所不同,音乐专业图书馆读者的需求更多是以“音乐作品”为单元,读者需求呈现出明显的针对性和特定性,也就是说读者对乐谱文献的需求往往是非常具体的:或者是某一作曲家的某一具体作品,或者是某一种记谱法(线谱或简谱)的具体作品,或者是某一开本(如乐队总谱或袖珍总谱),或者是某一谱别(如总谱、分谱或钢琴缩谱)的作品等等。但是乐谱文献的出版形式却是,一部分大型作品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大部分音乐作品(尤其歌曲类)则采取或按曲作家、或按专题、或按某一演奏形式等结集成册的形式出版。这种曲集类形式的乐谱文献的大量存在造成了传统手工著录工作中的困惑,如果为每一曲集中的每首作品一一作分析著录,必然使工作量成倍增加且卡片堆积如山。所以专业图书馆通常采取一般的书名著录方法。但这样又给读者检索特定音乐作品造成极大不便,进而读者又将这种不便推向了一线的工作人员,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业务娴熟,但一遍遍反复查找,费时费力有时也难以保证效果。另据调查,目前全国音乐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普遍滞后,文献检索基本停留在手工检索阶段。随着近些年招生量扩大,乐谱文献的用户量骤增,上述矛盾更加突出。

      如何在现阶段缓解上述矛盾?编制曲目索引不失为当前情况下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曲目索引既可以深层次揭示乐谱文献、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也可以为计算机检索音乐作品作好基本的积累准备工作。较早从事曲谱索引编制工作的是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该馆编制的《中国钢琴曲目索引》(黄纯娟编,1987)虽是针对他们的馆藏,但由于专业藏书的共性,该索引对其他专业馆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近年来,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的几位老师以索引人难得的“索引精神”从事着这项繁琐而有意义的索引工作,他们结合师生需求选题,日积月累,一部部专题索引在其辛勤工作中诞生,使用效果非常好。同时,他们结合索引工作实践,在理论上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索引编制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古今中外,无数索引人的艰苦付出,才有了索引学的发展和索引事业的进步。目前我们的曲谱索引编制仍然是手工作业的方式,但是从选题到编制不能囿于传统,同时应注意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探讨,使之能与计算机技术顺利接轨,在以专业院校为主的范围推广使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5  结语

      乐谱文献是音乐文献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它极强的专业性,不仅使其使用范围局限于专业院校和艺术团体,而且它的整理、开发、研究也局限在一个有限的小范围之内。加之乐谱文献处理过程中在专业方面的特殊性要求,使得专业以外的学术力量、技术力量较难或较少介入这一领域。从分类、编目到文献深度加工等,乐谱文献(包括音响资料)都明显滞后于其他专业文献。索引学视野中的乐谱文献工作亦是如此,乐谱索引在编制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目前仍留有许多空白,如乐谱版本对照索引编制的困惑、旋律索引体系的探讨、曲目索引检索途径的的设置研究等,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也是今后工作中亟须解决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如何突破并获得发展,使作为索引大家族一员的乐谱文献索引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提高一个层次,对促进和繁荣我国的索引事业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借本文的论题,呼吁索引学界的专家同仁们,为特色音乐文献投来一瞥,关注包括乐谱文献在内的各类特色文献!


参考文献

1 4  张琪玉.索引名词简释(1)索引类型中国索引,2003(2)57-60

2  王格关于几位重要作曲家的键盘作品编号溯源.音乐生活,2003(3)30-32

3  钱仁康.《外国音乐曲名词典》序二.郑显全编.外国音乐曲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5  景月亲.乐谱与音响资料版本现象探微.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1)60-64

6 7 8  杨婕.从分析肖邦《玛祖卡舞曲》看选择乐谱版本的重要性.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1)95-104

9  葛永庆.《现藏日本皇宫的唐鸿胪井刻石归探讨》序.索引通讯(25)

10  郭小林,胡扬吉编著.音乐文献学与音乐文献检索.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6

11  庄永平.《中国音乐主题辞典》前言.庄永平主编.中国音乐主题辞典.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景月亲  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