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藏书目录》的编撰与思考
宋 雅 范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北京100872)
摘 要 介绍《路易·艾黎藏书目录》的编辑及特点,提出网络环境下建立计算机书目文档、提供网上检索查询并进一步完善书目的建议。
关键词 《路易·艾黎藏书目录》 个人藏书目录
一
1992年12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遵照路易·艾黎的遗愿,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转赠了路易·艾黎的藏书6000余册。这是一批宝贵的文献资料,图书馆接到这批赠书后,怀着对路易·艾黎的崇高敬意,组织人力进行了认真整理、修补、加工,并编制了《路易·艾黎藏书目录》。1997年1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这本书目作为向路易·艾黎诞辰100周年、在华60年敬献的一份厚礼与读者见面了。
路易·艾黎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他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的斯普林菲尔德镇,1927年4月来到中国,198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路易·艾黎在中国生活工作了60年,将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为社会活动家,他加入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第一个国际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不顾个人安危,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斗争;抗日战争期间,他和斯诺夫妇等中外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克服重重困难,有力地支援了抗战;20世纪40年代,他同英国青年乔治·何克一道,在甘肃山丹创办培黎工艺学校,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指导方针,探索在贫困地区实施半工半读教育的途径,为中国培养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海内海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新中国的变化和成就并积极致力于保卫世界和平、争取被压迫人民解放的事业,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作为作家、学者,他广泛搜集中外图书,潜心研究中国文化,勤奋写作、著书立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在文化、教育方面所做出了独特贡献。《路易·艾黎藏书目录》的编制、刊印对于促进中外学者对路易·艾黎生平的研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而且对增进中新两国人民对路易·艾黎的了解和中新两国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路易·艾黎藏书目录》共收录路易·艾黎藏书6800余种,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路易·艾黎赠书和陈列在北京路易·艾黎故居的藏书(类号前标*号者)两部分构成。其中,中文图书(含古籍)1145种;英文图书5352种;其他文种(含日文、德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瑞典文、荷兰文、越南文、朝鲜文等)171种。为方便读者利用,并体现路易·艾黎藏书的特色,我们在编制《路易·艾黎藏书目录》时,着重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 书目的排序
路易·艾黎的藏书不同于一般的个人藏书,他藏书的最大特点是学科广泛,门类齐全,而且藏书语种丰富,这在个人藏书中是不多见的。在我们整理的6800余种图书中,从马列著作到哲学、社会科学、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农业科学技术、综合性图书,无一不有。其中,尤以社会科学、政治、文学艺术、历史类图书收藏最为丰富,几乎占所藏图书的一半。在6800余种图书中,所含语种达10余种之多,在个人藏书中实属罕见。因此,在书目的编排上,为方便使用不同语言的中外学者查阅,书目正文采用按文种排序的方式,依次为:中文、英文、其他文种。
2 书目的分类
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整体建设出发,兼顾当前馆藏图书的组织原则,《路易·艾黎藏书目录》依不同文种,分别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1—17大类顺序排列:
1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 哲学
3 社会科学、政治
4 经济
5 军事
6 法律
7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
8 艺术
9 语言、文字
10 文学
11 历史
12 地理
13 自然科学
14 医药、卫生
15 工程技术
16 农业科学技术
17 综合性科学、综合性图书
3 突出个人作品
在路易·艾黎的藏书中,包括他本人生前的著作、译著78部。这些作品忠实地记录了路易·艾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思想活动和亲身经历以及他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按作品完成的时间划分,他的著作可分为:早期作品(1927-1948)和建国后作品(1949-1987);按作品体裁可分为:诗歌、散文、日记、游记、回忆录等;按作品的学科内容可分为:政治、教育、文学、艺术、历史、经济等;按书籍出版的语种划分,有英文、中文、瑞典文等。
他的藏书中还包括了友人作品,有近代颇有影响的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的《The Long Revolution》、《The Battle for Asia》、《Red Star over China》、《People on Our Side》、《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Red China Today》等,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China's Millions: Revolution in Central China, 1927》、《Tibetan Interviews》、《When Serfs Stood up in Tibet》、《The Ris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Communes》、《Letters from China》等,艾格尼斯·史沫特莱的《China Fights Back: an American Woman with the Eighth Route Army》、《中国的战歌》、《大地的女儿》、《史沫特莱文集》等,韩素音的《A Mortal Flower: China Autobiography, History》、《The Mountain is Young》、《The Morning Deluge: Mao Tsetu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893-1953》、《Han Suyin on China》以及他的好朋友、好战友乔治·何克的《I See a New China》等作品共计80余部。在这些赠书的扉页上都留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现已成为宝贵的遗产。
在《路易·艾黎藏书目录》中,“路易·艾黎著作、译著”与“路易·艾黎友人著作”作为独立章节编排,不仅突出了个人作品和这部分珍贵文献在整个书目中的地位,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对这批珍贵文献的重视。
4 古籍部分的处理
在路易·艾黎丰富的藏书中,不乏有各种珍藏。他收藏的中国古籍,有不少是清代的刻本和石印本,如《山海经》、《西湖佳话》、《古今风谣》、《新疆赋》、《楚辞》、《孟浩然集》、《青藤书屋文集》等。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他时常谈起这些珍藏,其中有由熟知太平军内情的外国人、忠王李秀成的荣誉护卫官LinLe撰写、1866年在伦敦出版的《The TaiPing Revolution》(太平天国),由Arthur Hummel编著、1943年在华盛顿出版的《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清代显赫人物)等书。这些书中,有些已是上百年的老版本,印刷考究、插图精美、材料难得,是他爱不释手、经常翻阅的珍贵文献。
在《路易·艾黎藏书目录》中,中文古籍排在中文图书之后。本书目中文古籍部分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分类方法分类,类号取《人大法》形式,各类顺序为:1经部;2史部;3子部;4集部。
三
《路易·艾黎藏书目录》的整理、编制工作历时4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编目部的有关同志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尽管我们作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书目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尽如人意。另外,随着图书馆技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网络空间的拓展,印刷本的书目如何数字化,为用户提供网上查询服务,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实现。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1 关于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书目文字量较大,加之排版时间仓促,书目出版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书目中有个别的错字、别字;2.中国古籍部分的类号未做特殊说明;3.“路易·艾黎友人著作”中只收录了路易·艾黎外籍和外侨朋友的著作,不能全面反映友人作品。解决以上问题的建议如下:
(1) 针对出版印刷中的问题,编制勘误表
应针对印刷中出现的问题,编制一勘误表,纠正书目中个别的错字、别字。这是处理书籍出版后印刷中的问题的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
(2) 对中国古籍部分的分类号进行补充说明
在书目中,中国古籍部分排在中文图书之后。中文图书采用的是完整的分类号,而中国古籍部分采用的是部分类号,应对此加以补充说明。
(3) 在机读书目中补充完整友人著作
《路易·艾黎藏书目录》中的“路易·艾黎友人著作”应包含路易·艾黎生前友好中的中外友人的著作。在路易·艾黎的藏书中,有许多作品是他的中国朋友赠与的,如宋庆龄撰写的英文本《The Struggle For New China》,艾青赠送的《艾青诗选》,田汉之子赠送的《田汉诗选》,朱子奇赠送的《青鸟集》等。在编制机读目录时,应将这些作品列入“路易·艾黎友人著作”,或在注释字段注明XXX赠。
2 关于今后的发展
(1) 建立机读目录,提供网上查询
经过学校“九·五”和“十·五”规划建设,特别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规划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已全部实现了数字化。《路易·艾黎藏书目录》机读版的编制,不仅为图书馆增加了数字化书目馆藏,而且将为中外学者查询路易·艾黎藏书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2) 建立完整的《路易·艾黎藏书目录》
完全地说,路易·艾黎藏书由三部分组成:(1)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路易·艾黎藏书;(2)北京路易·艾黎故居藏书;(3)甘肃山丹培黎图书馆藏书。限于当时的条件,印刷本的《路易·艾黎藏书目录》只收录了前两部分,不能完整地反映路易·艾黎藏书的全貌,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当前,网络已实现了将本地与外部世界、甚至全球联接起来的可能,建立完整的《路易·艾黎藏书目录》已是指日可待。建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完成机读版的《路易·艾黎藏书目录》,也就是将印刷版的书目数字化,由甘肃山丹培黎图书馆完成馆藏书目的MARC著录,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完成整体书目的整合(注:机读版的书目在馆藏字段体现藏书实体的实际位置)。
四
路易·艾黎的藏书近万册。这些书籍是路易·艾黎在不同时期精心搜集并经过多年辗转而保存下来的,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在今年10月的上海第二届国际图书馆论坛上,我有幸遇见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图书馆亚洲部的学科馆员KAAREN HIYAMA女士,谈到路易·艾黎,她满怀深情地说,“路易·艾黎的名字在新西兰家喻户晓。”谈起路易·艾黎的藏书,她兴奋地在Internet上打开奥克兰大学图书馆的主页,迅速地在馆藏书目中查找有关路易·艾黎藏书的信息,当她得知我馆编制的《路易·艾黎藏书目录》时,立刻表示愿意收藏这本书目。
路易·艾黎的著作和藏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位老人在不同时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不息的经历和做出的无私奉献,他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深刻理解,以及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做出的独特贡献,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饮佩、敬仰和学习。对于他的成就和贡献,新、中两国领导人曾给予过高度评价。新西兰前总理戴维·朗伊这样写到:“许多外国人被中国所吸引,但只有极少数人将其一生献给这个国家和人民。路易·艾黎就是这极少数人当中的一个,也是他们当中唯一的新西兰人。他的大量而内容丰富的著作向外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路易·艾黎以其独有的方式象征着各国人民和社会发展关系中友谊和人类的价值。我们和中国及其人民得以顺利地发展热烈而密切的关系,正是获益于此。”他的一生,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评价,称他是中国人民的一位“老战士、老朋友、老同志”。因此,管好、用好这些书,对于继承和发扬路易·艾黎同志的精神,增进中新人民之间的友谊具有重要意义。相信,数字化的《路易·艾黎书目录》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的一倍分,将对实现这一目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路易·艾黎藏书目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1997
2 宋雅范.精神财富,宝贵的遗产——路易·艾黎藏书评介.图书馆论坛,2004(2)
3 马海德.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北京:纪念路易·艾黎文集,1997
4 Rewi Alley. Rewi Alley: An Autobiography. Beijing: New World Press, 1997
宋雅范 (1952—),女,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